今年6月初,元江县的文友组织了一次采摘大树荔枝、考察上千年古荔枝树的活动,让外界很多人认识、了解了这座驿道古村落——元江县甘庄街道路通村委会三家村。
从玉溪出发,沿昆曼公路到甘庄出口驶出,再行18公里山路便到了三家村。村子不大,不到百户人家,进村就看到笔直的红椿树、树冠巨大的高山榕。查阅资料得知,旧时由元江府城通往石屏、建水、蒙自、个旧等地的驿道(今又称茶马古道)第一站就是三家村。村中曾有9座寺庙,现多已毁弃,只剩文昌宫。村中古木参天,风景秀丽,以荔枝、桑树、红河榕、红椿最为有名,其中千年荔枝树有两株,桑树、红河榕、红椿也是有近千年树龄的古树。
1200多年树龄的荔枝树高16.2米。摄于2021年9月5日。
三家村村东有一株古荔枝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果实累累、色泽红艳,这是村里98岁的老人张琼美亲手栽的。这个老品种荔枝别名丹荔、火山荔,从树上现摘一颗入口,酸甜爽口。三家村人喜欢在庭院和村边种植这样的荔枝树,这是一种经济林果,冬季不落叶,四季都可观赏。据了解,三家村有近50棵古荔枝树,实属罕见,足以说明其先人生存发展的智慧。
98岁的张琼美老人。
兴也马帮,衰也马帮。三家村自然条件优越,旧时南来北往各行各业的人们在此休整,补充给养,交换物资,吸引外地人来此做买卖。因为生意顺当,有的人就留下在此谋生,安家落户变成当地村民,三家村也慢慢演变为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杂居的古村落。
村民在有近千年树龄的桑树下乘凉。摄于2021年9月5日。
三家村村口的两株荔枝树生机勃勃。
三家村的先人们有很强的生态环保理念。几年前,元江县学者李伟生在三家村发现了《禁伐树碑》,此碑立于清代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碑上说,自古以来,官府和当地乡绅均重视保护环境。水是生命之源,水源需要森林涵养。雍正年间,有人来到三家村开采铁矿,办铁厂,大量砍伐树木,附近村民也伐木烧炭,导致当地沟渠水量减少。乾隆年间村民制定村规民约,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允许刀耕火种、伐木烧炭。三家村人遵循先人的生存发展之道,既保护古木,又新植果树,才让今天的三家村古意悠然、林木葱茏。据悉,此碑是目前元江县发现的一块较为少见的环保类村规民约古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值得今人铭记。
村子里有600年树龄的高山榕。
采摘大树荔枝的村民。
据《云南通志》记载:“元江,古西南夷地,汉以前不通声教,唐为蒙氏所据,属银生节度,徙白蛮苏、张、周、段等十姓戍之。”唐代,南诏国曾在甘庄建立宣城。根据千年荔枝王树龄推测,三家村在唐代即南诏时期就有先民安家落户,或许荔枝就是官方或民间从两广、安南地区引入种植。
袁光武新种植的三株荔枝树已长成大树。
这个品种的荔枝别名丹荔、火山荔,色泽红艳,口味香甜微酸。
在村里教过书的袁光武告诉记者,他家祖上是从石屏县迁徙而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父亲在当地做生意,别人欠债难还,就用荔枝树抵债,树龄1250年的荔枝树就归他家所有。据悉,这是全国同海拔地区胸径最大的荔枝树,见证了古村落的兴衰,成为三家村宝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袁光武说,1990年前后,千年荔枝树仍然枝繁叶茂,是结果最多的时候,每到周末他家就摘荔枝去元江县城售卖,一年收入3000多元。尝到卖荔枝的甜头后,除了精心管护好古荔枝树外,袁光武在村边又种植了三株荔枝树,现已长成大树,郁郁葱葱,经济效益很好。
树上摘果果,树下歌舞乐。
如今,城乡发生巨变,经停甘庄的中老铁路通达老挝,袁光武的儿子在老挝工作,回家非常便捷。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元江县已初步确定,将对村子进行整体改造提升,一度被冷落的驿道古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崔永红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