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时政
  3. 正文

打好慢性病“防、治、管、康”组合拳

玉溪市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推进健康县城建设

近年来,玉溪将“管慢病”列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项目,合力打好慢性病“防、治、管、康”组合拳,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推进健康县城建设。

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

我市紧紧抓住“防牢”这一根本,持续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3个县(市、区)建成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红塔区被评为国家“十佳特色示范区”。现已建成各类健康支持性环境829个,其中健康主题公园21个、健康单位82个、健康步道34条。

统筹各类资源,组建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积极主动实施健康科普行动,根据不同群体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开设健康大讲堂160场次,开展各类慢病管理活动3800余次,覆盖人群97万余人次。通过采取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内容新颖、群众接受的宣传教育活动,正确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逐步实现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的转变,树牢“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营造良好环境,筑牢全民参与健康管理的社会防线。

摸清辖区主要慢病底数,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动态掌握分布流行趋势。开展18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首诊测血糖及40岁以上人群肺功能检查等慢病早期高危因素筛查,实施早诊早治,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推进重大慢性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及干预近20万人,2020年以来累计完成宫颈癌、乳腺癌筛查22万人。实施HPV2疫苗“健康惠民工程”,为全国首个实施9至30岁全年龄覆盖惠民的城市。

提升慢病诊治服务水平

以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为契机,紧紧抓住“治好”这一关键,不断提升慢病诊治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初步建成市县肿瘤服务体系,建成市级肿瘤中心和9个分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县级医院全覆盖,建成乡镇心脑血管救治站52个,推进市县乡村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建设,建成急救站点77个,拥有救护车137辆,649个村级急救点按照“五个一”要求配备了多功能一体机、AED、软担架、急救包等急救设备。

发挥中医诊治慢性病的优势,建成国家级中医特色重点专科2个、省级33个、市级51个,二级以上综合医院100%开设老年医学科。2023年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28万余人次,服务率达83.3%。

推动慢病防治关口前移

紧紧抓住“管住”这一核心,全面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县乡村慢病一体化融合共管模式,推动慢病防治关口前移。以县域医共体为平台,建立县乡村一体化慢病管理服务体系,县乡慢病管理中心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市、县下沉医生设立慢病便民门诊。整合公改项目资金在649个村(社区)建设智慧健康小屋。

优化慢病分级诊疗体系,严格落实基层首诊、畅通双向转诊、推进急慢分治,发挥家庭医生在分级诊疗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群众树立“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诊意识,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今年上半年,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36%,县域内就诊率达98.43%。

强化规范随访管理服务,整合县、乡、村医疗资源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1451个,今年1到6月中旬,全市101.8万人签约家庭医生,签约率45.3%,同比增长3.6%。全市在管高血压患者21万人、糖尿病患者5.5万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24万人,规范管理率均在90%以上。

提升慢病管理服务能力

玉溪紧紧抓住“康复”这一保障,强化康复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康复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玉溪市中医医院和5个县(市、区)中医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各县(市、区)综合医院均设置康复科,乡镇卫生院100%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推动中医康复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防、治、管、康”组合拳强化慢病管理、提升服务能力,推进我市慢性病防控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健康县城建设取得实效。统计数字显示,全市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从2019年的11.8%下降至2023年的10.8%,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从2019年的83.0%下降至2023年的78.8%。各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全市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至78.81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22年的24.2%提高到2023年的27.8%。(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黎)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高倩   审核:刘燕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