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近年来,玉溪以开放包容的精神、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吸引了200多户农民从湖北来到大营街、高仓等地租地种花,成立了平缘合作社,个个干得风生水起,成为红塔区一道跨地区实现农民共同致富和乡村振兴的亮丽风景线。到2023年底,平缘合作社为当地群众提供了260个稳定的就业岗位,人均务工年收入在3.6万元左右,每年为当地群众和周边群众带来1000余万元的收入。同时,合作社还带动当地30多户农户种植玫瑰致富。
“早就听说玉溪是个种花的好地方。我与曾德安大哥是同乡,因为有他在玉溪,到玉溪种花我便有了勇气、信心和安全感。去年7月,我们一家人终于鼓足勇气带着在深圳、厦门等地打工挣的钱,从老家来到赵桅社区租了12亩地种植玫瑰,到今年7月刚好一年,一切都很顺利。”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乘马岗镇得胜寨村村民胡宗波说。
近年来,玉溪以开放包容的精神、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吸引了200多户农民从湖北来到大营街、高仓等地租地种花,个个干得风生水起,成为红塔区一道跨地区实现农民共同致富和乡村振兴的亮丽风景线。
曾德安到玉溪种花的故事,诠释了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身上必备的品质:就是有一股闯劲、干劲和不断学习的上进心,能与时俱进,在致富和乡村振兴的路上阔步前行。
今年,曾德安家玫瑰种植面积达48亩。
闯:卖掉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到云南种花
新冠疫情发生后,2020年情人节前,玉溪的在园花卉滞销率达90%以上,玫瑰价格下跌70%,花农损失惨重。
为解决花卉滞销问题,在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由玉溪市农业农村局牵线搭桥,2020年6月17日举办了京东等电商平台帮助玉溪花企、花农销售花卉的活动。活动当天,京东、京喜两个直播间就为玉溪市平缘花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平缘合作社”)的花农售花6万枝,该合作社大多数农户就是从湖北到红塔区种花的农民。
曾德安向记者提起在玉溪种花的日子,他感恩地说:“疫情期间,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不仅来看望我们、鼓励我们,还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帮我们卖花渡过难关,并用真金白银扶持我们发展花卉产业。可以说,在云南种花最难的日子就是疫情期间了,而这段最艰难的日子就是在玉溪人的帮助下平安度过的,玉溪既是我种花的福地,也是我的第二故乡。”
记者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认识曾德安的,他当时已年过半百,中等个子,面容憨厚,身材敦实,晒黑的面庞和饱经风霜的眼神里,透着一股庄稼人的韧劲和精明。
只要向人介绍自己,曾德安总是一脸自豪地说:“我是得胜寨村的人。”他的老家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将军第一乡”——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乘马岗镇。乘马岗镇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气候冬冷夏热,受各种条件限制,当地农村想大规模发展高效农业产业有难度,于是当地农民很早就开始风风火火闯九州了。
“2000年前后,我们得胜寨村就有人来云南种花,我是村里第三波来云南种花的人。”曾德安说,种花对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来说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租地、购买种苗和农资以及在外的生活费,都需要一大笔钱,但不管怎样,为了致富梦想,我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卖掉,然后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些钱,2004年与妻子从得胜寨村来到昆明市晋宁区种花,租了5亩地种植玫瑰,品种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卡罗拉。刚来那两年,由于市场行情不好,再加上自己才开始学种花,技术也不行,连续亏钱,后来随着市场转好,自己种花的水平也大幅提高,才赚到了在云南种花的第一桶金。
曾德安在晋宁种了7年玫瑰后,正想扩大规模大干一场时,晋宁的地租受当时各种因素影响大涨。正在发愁之际,在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卖花时,他偶然发现来自玉溪的几家花卉企业的花卉在市场上售价高居榜首,一打听,才知道北京奥运会颁奖用的玫瑰花就来自玉溪,于是曾德安来红塔区考察后,决定到玉溪大干一场。
曾德安指导合作社社员种植玫瑰。
干:成立合作社种玫瑰干得风生水起
2011年,曾德安从晋宁到红塔区开启了种花事业的第二段航程。他先在春和街道刘总旗社区租了8亩地种玫瑰,由于种植技术不错,加之市场行情也好,几年下来他又赚到了在云南种花的第二桶金。有了这笔积蓄,曾德安有了更大的打算,2015年他到大营街街道赵桅社区租了13亩地种玫瑰,开启了他人生的第三次事业高峰。
到赵桅种玫瑰时,曾德安的种花技术已经非常娴熟,他除了把自己的花种好外,还乐于帮助别人,但凡谁向他讨教种植玫瑰的技术,他总是竭尽所能帮助。
曾德安说:“来玉溪种玫瑰多年,我发现玉溪的气候可以说是云南最适宜种玫瑰的,光照条件特别好,种出的玫瑰颜色特别鲜艳。红塔区区位优势好,交通便利,离昆明斗南花卉市场近,加之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花卉产业发展,可以说在红塔区种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回老家时,曾德安向同乡多次谈起在玉溪种花顺风顺水,许多同乡都产生了到玉溪种花的念头,但又担心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种花有许多问题要解决,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租地问题,去哪里租地?谁租给你?如果一年半载都租不到地,仅生活费就要开支一大笔钱。这些想法和担心,曾德安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2015年,受拆大棚和其他一些因素影响,红塔区农村的地租价格大幅下滑。曾德安瞅准时机在赵桅租下250亩地,约了19户同乡来赵桅种花。2018年,曾德安又在赵桅租了165亩地,又约了11户同乡过来种花。“从2015年至今,我已经约了102户同乡过来种花。”曾德安说。
随着过来种花的同乡多起来,大家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许多同乡租地、租房后,买种苗和农资的钱就很难周转了。同时,为解决同乡种玫瑰组织松散、生产经营不规范、销售困难、难打响品牌等问题,2019年,在曾德安等人推动下,成立了玉溪市平缘花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曾德安任合作社理事长,主要负责玫瑰种植生产技术指导。
特别是2019年红塔区成为省级“一县一业”花卉产业示范县后,借着红塔区大力扶持发展花卉产业的东风,合作社响应政府号召,不断提升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档次,推动花卉产业转型升级发展。2020年平缘合作社得到红塔区政府76.31万元的建大棚补助,2022年又得到红塔区政府11.26万元建冷库补助。
在曾德安等合作社主要骨干力量的带动下,到2023年底,合作社社员已经发展到102户,其成员70%来自曾德安的家乡。该合作社先后在赵桅社区流转1350亩地种玫瑰,为当地60岁左右的群众提供了260个稳定的就业岗位,人均务工年收入在3.6万元左右,加上付给临时打工群众的工资,合作社每年为当地群众和周边群众带来1000余万元的收入。同时,合作社还带动当地30多户农户种植玫瑰致富。
赵桅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向士亮坦言:“花卉产业是我们社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平缘合作社种植花卉的面积占整个社区花卉种植面积的60%左右,该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让社区部分农户有了一笔稳定的地租收入,最重要的是为当地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在家门口就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工资不低。”
基于湖北籍种花农民对当地花卉产业的带动和联农带农促增收的贡献,赵桅社区专门向大营街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请示批准,以平缘合作社湖北农民为主体以及赵桅社区其他湖北籍种花农民为成员,成立了该社区第15居民小组,曾德安任小组组长。“我们在赵桅社区租地种花,赵桅社区没把我们当外人,批准我们成立了第15居民小组,这是我们湖北人在外感到最温暖的地方,这是当地党委、政府给我们的政治待遇,党的方针和惠农政策都会在第一时间向我们传达,我们在赵桅真的有种回家的感觉!”曾德安说。
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平缘合作社仅有20%的花卉拉到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售卖。
学:我在玉溪圆了一个农民的致富梦
“走出家乡,就是把自己逼上一条不断学习的路,学习是我走向成功之路的开始,学习是圆我致富梦的根基。”曾德安说,“从湖北到云南种花,我是从零开始,种花比我在家乡种稻谷和油菜需要更多的知识,出来种花把家底都搭进去了,不努力不行,不学习更不行,在晋宁种花那几年是一边学一边种,种花期间会遇到许多想都想不到的问题,好在云南这边种花高手多,人也好,谦逊一点,总有人会教你,花种好了还要学会卖,这又需要学着闯市场,学会在市场上跟花商打交道,一路走来都离不开一个‘学’字。”
因为学习的重要性,曾德安在培养孩子时,从小就向他们灌输读书的重要性,他的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这是他觉得自己最成功的地方。
谈到成功之路,曾德安认为,一个农民要成长,最重要的就是要走出第一步,到外面的世界去闯闯,挣不挣得到钱是另一回事,首先得开阔眼界,只有开阔了眼界,思想观念才会改变,人的变化是从思想的变化开始的。当然,吃苦是做成事业必须具备的品质,只有在艰难的环境下、在困境中才能锻打自己,人都是被逼出来的,本事也是逼出来的,只有在求生存、求发展中,人的潜力和学习的激情才会迸发出来。“同时,成熟的心态对于一个新型职业农民来说也非常重要,我对职业二字的理解,除了专业技能过硬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敬畏市场,要经得起市场的‘颠簸’,简单点说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赚与赔都是正常的,要有一个比较理智和平稳的心态对待市场的得失。”曾德安坦言。
在玉溪种花的日子里,曾德安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当代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怎样才算成功?现在他有了答案,“敢闯、实干和有不断学习的上进心以及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算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农民。如果通过自己的技能致富,还能帮助和带动更多的人致富,算是一个新时代成功的农民。我在玉溪种花最大的亮点就是与同乡一道成立了合作社,并通过合作社这个平台带出了一批种花能手,为红塔区花卉产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曾德安说。
向士亮这样评价曾德安:“他是个好学上进的种花能手,带着老乡一起种花致富,是个好人。他作为平缘合作社理事长和第15居民小组组长,能依法依规办事,有担当,大家都比较认可他。”
经过在玉溪13年的奋斗,曾德安自己的事业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到今年上半年,他家种植的玫瑰面积已发展到48亩,仅去年他家种花的毛收入就过百万元。曾德安说:“现在,我算是致富路上的成功农民,后半生养老的钱都挣够了,老家盖了新房,该有的都有了。而且,我的小儿子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来跟着我种花,当然他们年轻人的理想就更远大一些,我就助他一臂之力,在有生之年看到一个真正的现代花卉企业在下一代手里成长起来,这就是我的愿望。”
现在,玉溪市正以工业化理念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突破发展,大抓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新型职业农民正赶上搞农业的黄金时代,正是新型职业农民大显身手、大干一场的时候。(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佳 文/图)
短 评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
敢闯实干好学的新型职业农民
□ 闻墨
“三农”问题,核心还是农民的问题。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型,时代需要更多敢闯、实干和好学上进的新型职业农民。近年来,我市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突破发展,这为广大农民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和广阔舞台。
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他们身上有四大特征:一是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二是有文化,专业技术过硬。三是具有创业者敢闯、实干和好学上进的特质。四是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较高收入等特点。
目前,随着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关键。近年来,我市聚焦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全产业链重塑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深入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倍增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多渠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持续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支持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兴业,着力培养一批懂经济、善经营和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总之,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希望政府、社会各界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支持力度,相信在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努力下,乡村振兴会取得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