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社会
  3. 正文

在玉溪|螺蛳收集爱好者向泓铨:让濒临灭绝的螺蛳得以继续存活

9

向泓铨正在观察螺蛳。

现年20岁的向泓铨是一名螺蛳爱好者。多年来,他跑遍云南大大小小的湖泊、江河与水库,收集各类螺蛳4000余个,其中大部分螺蛳处于濒临灭绝状态。为让更多人了解这个美丽而又脆弱的物种,向泓铨成功培育繁殖出多个极度濒危的螺蛳种类,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童年首次接触螺蛳

6

光肋环螺蛳。

“最近,螺蛳爱好者向泓铨意外地发现,星云湖中少数区域的光肋环螺蛳形态个体相比去年有所增大,逐渐向古光肋环螺蛳恢复。这表明,有着‘水下大熊猫’之称的光肋环螺蛳生境状况进一步改善……”今年6月8日,新华网的一篇报道如是说。文中提到的螺蛳爱好者向泓铨,毕业于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谈起与螺蛳结缘的故事,还得从向泓铨小学时说起。

向泓铨告诉记者,他第一次接触螺蛳是小学一年级,当时在江川星云湖周边的田埂上看到很多白色的螺蛳壳,好奇的他问父亲:“这是什么螺蛳?怎么长得跟海螺一样?”父亲告诉他:“这是以前星云湖里的老螺蛳,现在已经灭绝了,这些都是化石。”听完父亲的回答后,向泓铨默默地捡起了几颗螺蛳,并将其珍藏起来。

上小学六年级时,向泓铨在查阅资料时发现,自己珍藏的老螺蛳正是星云湖的光肋环螺蛳。“正是这次查阅资料,让我感到很惊讶,原来这个东西长得如此特别,像海螺一样有棱有角,它身上的特殊纹路深深吸引了我。”向泓铨介绍,后来在与贝类研究学者的交流中得知,光肋环螺蛳是云南高原湖泊里的特有物种,曾经在云南的很多湖泊中广泛分布,它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需要优良的水质和一定的深度才能存活,属于濒危物种。

在对光肋环螺蛳进行深入研究后,向泓铨了解到,当地渔民把光肋环螺蛳称为铁壳螺蛳,二十多年前,大家都喜欢捡回来喂鸭子或者日常食用,但现在这种铁壳螺蛳几乎不见了。直到2016年,向泓铨到江川区江城镇海门村时,从渔民口中得知,在星云湖水域偶尔还能捕捞到活的铁壳螺蛳。正是这次走访,让向泓铨知道原来光肋环螺蛳并没有灭绝,它只是生活在湖的某一区域,这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走近它们、了解它们的想法。

收集各类螺蛳4000余个

2019年,向泓铨进入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院老师得知他对云南螺蛳感兴趣,便积极支持他开展螺蛳研究,并为其提供研究的资源和平台。

7

二肋环螺蛳。

为了收集螺蛳,向泓铨不仅跑遍了云南九大高原湖泊,还走遍了省内大大小小的河流、水库。“印象最深的是我在滇池徒步找螺蛳,当时网上说滇池的螺蛳已经灭绝,为了找到活体螺蛳,我耗时一周走完了滇池沿岸,全程120公里。”向泓铨说,最终他在呈贡、晋宁一带找到了新鲜死掉的螺蛳,这说明滇池的螺蛳并没有灭绝。

在向泓铨收集的螺蛳中,一部分是自己沿湖捡的或捕捞的,一部分是向当地渔民购买的。截至目前,向泓铨累计收集活体螺蛳1000余个、螺蛳壳3000余个,螺蛳种类涉及光肋环螺蛳、牟氏螺蛳、玺螺蛳等,每年在收集螺蛳上的花销就达10多万元。

8

玺螺蛳。

向泓铨告诉记者,玺螺蛳是一种生活在阳宗海的特有水下生物,几乎处于灭绝状态。为了繁殖出活体玺螺蛳,他耗时3年从当地人手中收购了40多个阳宗海玺螺蛳,并将这些玺螺蛳放养在与朋友一起搭建的小池子里。但令向泓铨感到痛心的是,2019年,与养殖池仅一墙之隔的村民拆老房子,墙体倒塌后,刚好砸中养殖阳宗海玺螺蛳的池子,40多个阳宗海玺螺蛳仅存活2个,存活的2个玺螺蛳也因年老不会繁殖,于2021年死去。从那以后,向泓铨再也没有在阳宗海内找到活体玺螺蛳。

人工繁殖濒危螺蛳

为了让濒临灭绝的螺蛳得以继续存活,向泓铨开启了螺蛳人工培育繁殖之路。在长达6年的螺蛳试养中,向泓铨把云南高原湖泊的湖底世界搬到了试验基地,通过模拟湖底螺蛳的生存环境,成功在池子中繁殖出螺蛳的第二代种群,多个极度濒危的螺蛳种类已经可以做到实验性稳定繁殖。

2020年,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向泓铨和团队调研的实际,选取向泓铨养殖的一个种类——牟氏螺蛳,作为研究重点进行初步研究,并以《牟氏螺蛳摄食特性研究》为题,成功申报了2021年云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向泓铨告诉记者,螺蛳喜欢吃含钙高的植物,所以他会把南瓜等食物磨成粉烘干,给螺蛳当食物。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他现在培育繁殖的螺蛳成体存活率达90%,幼体成活率达60%,从幼体到成体的繁殖时间由最初的4年缩短到现在的两年半,比正常野外生长还提前了半年。

近年来,向泓铨撰写的涉及螺蛳演化历史、螺蛳分类学、螺蛳物种保护、螺蛳养殖技术和形态等方面的科普文章,发表在多个国内外学术期刊。截至目前,向泓铨与南昌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学者合作,累计发表19个淡水贝类新物种,后续将会有数个新物种见刊。向泓铨还计划出版一本关于云南特有螺类的图鉴,让大家能够系统、完整地认识这些美丽而又脆弱的物种。同时,为感谢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对自己兴趣爱好的支持与培养,向泓铨将发现于曲靖市师宗县的华蜷属新物种命名为玉农华蜷。

“对一个物种最好的保护,就是进行规模化培育繁殖,并最终投入市场。”向泓铨介绍,玉溪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宜螺蛳培育繁殖,未来,他将继续深耕云南螺蛳种群培育繁殖这一领域,积极争取螺蛳保育项目等,通过规模化培育繁殖,让这一物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也让更多人了解云南高原湖泊的生物多样性。(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黄思敏 文/图)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高倩   审核:刘燕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