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非遗传承
  3. 正文

元江: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发展

元江县境内居住着哈尼族、彝族、傣族、白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民族自治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艺术、民俗、传说等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璀璨夺目。目前,全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92项、非遗传承人184名。

近年来,元江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护机制,积极培养传承人队伍,取得了显著成效。

3

元江在中老铁路沿线开展非遗宣传活动。

非遗进校 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让校园成为非遗传承体系的重要场所,元江县编排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课间操,把民族文化引进校园,在元江民族中学、元江第二小学、羊街中学、羊街乡中心小学、元江县机关幼儿园等学校广泛开展,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在寓教于乐中向孩子们传递民族文化与精神,让民族情怀在校园落地开花。同时,推荐传承人到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等高等院校进行授课传承,支持和鼓励全县各级传承人在本地区域内开展进校园活动。

元江第二小学有1524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86%,是一所多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学校。2015年10月,该校通过与元江县文化馆、澧江街道文化事务中心联系合作,把“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引进校园,经过多年实践,已经打造成文化传承品牌并长期开展。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室,开设傣族狮子舞、哈尼族棕扇舞、彝族烟盒舞、彝族四弦、哈尼族铓鼓舞5个传习班,开展“让非遗不遗”“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校园”等专题活动……元江第二小学将民族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让更多学生感知传统艺术的魅力,为不断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

“从2015年学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以来,傣族狮子舞社团通过细心挑选,精心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小小传承人。这段独特的学习经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种下了民族文化传播的种子,适时将破土而出,蓬勃发展。”元江第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白建江表示,传承班每年都会毕业和吸引一批小小传承人,实现了非遗文化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民族文化后继有人的良好发展态势。

活态传承 非遗文化生生不息

传承是非遗发展的根基,对非遗的传承保护,常见的有三种方式——家族式、师徒式、社会化传承。随着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悄然改变,部分依靠口传心授方式加以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为恢复传统民俗活动,元江县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态传承机制,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消费潜力,不断探索“非遗传承+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结合当地民俗传统,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的主题节日。

“阿批突”是元江县咪哩乡哈尼族普遍盛行的一种民间祭祀习俗,主要祭祀仪式由“摩批”和“阿窝”完成,为期两天,祭祀活动以祭寨神“阿批”为中心,祈祷寨神“阿批”护佑全村人畜群体无疾病、无自然灾害、人畜兴旺和五谷丰登。

由于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阿批突”传统祭祀文化活动已失传30余年。2018年,咪哩乡哈罗村委会孟鹏小组恢复“阿批突”传统祭祀文化活动并开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四年的努力,于2022年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恢复“阿批突”传统祭祀文化过程中,咪哩乡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祭祀“寨神树”、少数民族趣味比赛、哈尼长街宴、棕扇舞巡演等活动,全面展现了当地哈尼族梯田农耕稻作的礼仪、禁忌等内容,以节为媒,让非遗文化得到更强有力的普及和传承,打造良好的非遗传承保护空间。

“元江县对传统节庆的保护、传承、开发做得很好,这些民俗活动让我拍到许多有意义的照片。”摄影师尹远宏说,希望他的作品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哈尼族文化,参与到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中来,促进文化交流,推进文化繁荣。

打造产品 非遗技艺历久弥新

元江县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歌舞、服饰、饮食、民间工艺以及民俗风情等异常丰富,独具特色。文化产业新业态在元江的悄然兴起,孕育出一批非遗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传统产业和创意设计相融合的文化新产品。

元江民族众多,服饰纷繁庞杂,各民族服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该民族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元江县把传承弘扬手工技艺与文旅融合为一体,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培养民族民间服饰艺人,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创业,各民族服饰传承人及服装设计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把传承弘扬手工技艺与文旅融合为一体,使当地妇女添技增收,实现就近就业,让“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助乡村振兴促民族团结进步。

如今,元江通过研发非遗文创产品、进行惠民非遗演出等来打造“非遗+文创”“非遗+民宿”“非遗+演艺”等产业链条,打造文旅融合多重业态模式。2023年,哈尼族刺绣“吉祥棕扇”入选云南省第二届“非遗伴手礼”名单、傣族织锦“元江傣族”等文创产品获评玉溪市首届“非遗伴手礼”,元江积极打造洼垤乡坡垤客栈为集民间艺术、民俗风情、民居建筑为一体的等级民宿,让游客近距离体验非遗之美。(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乾恒 文/图)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曾梦琪   审核:陶晓兰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