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新化村的普氏一族在当地居住了700多年,是新化比较古老的家族之一。从史志中可以看到,普氏一族的祖先是乌撒部的普必蒙。
乌撒之名,始于人名。彝族六祖分支,第五支系即“布”(毕)之祖慕克克,他的第二十四世孙默遮俄索率其族人迁徙至滇东北地区定居,后人为纪念他,便以其名命名居住地为乌撒。“默遮俄索”汉语音译为“物叙、乌撒、五叔”等。《元史·地理志》记载:“乌撒者,蛮名也,旧名巴凡兀姑,今曰巴的甸,所辖乌撒乌蒙等六部,后乌蛮之裔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至元十年始附,十三年立乌撒路。”乌撒路,即今云南镇雄县、贵州威宁县一带。
元朝初年,普必蒙随忽必烈大军征讨大理国,因战功卓著,封为马龙他郎甸长官司(新化州的前身)副长官。普必蒙有三个儿子,分任元江总管、临安宣慰、马龙长官。到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第七代土司官名叫普正。明军讨平云南,普正率众归附,跟随明军东征西讨,屡建战功。朱元璋为表彰他忠诚勇敢,下诏让普氏世袭镇守马龙他郎甸。
洪武十七年(1384年),普正去世,其子普赐继任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副长官。朱元璋曾给普赐下过一道圣旨《太祖皇帝赐承务郎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副长官普赐勅》:“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古西南诸彝土俗世官,然必皆上奉朝命,下安小民,始能父子相承,长守富贵也。故马龙他郎甸土官普正,当朕平云南之初,输诚纳款,屡著勤劳,即已殒逝,特命其子普赐为承务郎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副长官。欲其绍父忠诚,永康彝甸。尔吏曹速为施行。洪武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
宣德八年(1433年),普赐亲自朝贡京师,献上良马,皇帝赐他金银。当年8月,漠沙万夫长刀瓮率兵攻陷马龙他郎甸长官司衙门,放肆残杀无辜。黔国公沐晟奏请皇帝发兵征讨,帝命人招抚,刀瓮暂停扰民。不久,刀瓮又不服招抚,朝廷决定设州镇之,授予普赐后裔普润土巡捕一职。这一职位传给普照,最后传到普大漠,普氏的世袭官职才被终止。
嘉靖壬子年(1552年),普正第六代孙普照,自号马龙山人,因为其祠堂离居住地过远,他便重新修建普氏祠堂。新祠堂四围墙壁高耸庄严,室内装饰华丽,焕然一新。祠堂竣工后,普照请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四川巡抚张素撰写《重修土官普氏宗祠碑记》。
从珍存下来的《重修土官普氏宗祠碑记》中可以看出,普氏世袭土官中,多有审时度势、保土安民、业绩卓著之人士。碑记追溯了普氏土司的源流,说普氏土司知道顺应时代潮流,率先带领众多彝族首领归附明朝,从此,跟随明朝大军东征西讨,屡建战功。普氏安抚百姓,彝族诚服,一方水土从此得到安宁,朱元璋为表彰他家的忠诚勇敢,于是下诏,让普氏世世代代守护新化这片乡土。
从碑记中,还可以看到“马龙山人”普照光彩照人的形象。他有勇有谋,九次立功,七次荣膺奖赏,勇于担当重任,百姓也钦佩叹服,是一位“器宇不凡,谋猷克壮”的大丈夫、奇男子。张素在文中感叹道:“夫以普氏之本深末茂,繁衍流昌,先世之丰功伟绩,不暇备述,谨记此以著其肇有,茅土克开,厥后而衍普氏之传,因以表马龙山人善继善述以光前人。噫!普氏可谓祖孙同德,后先媲美,诚一方之巨室世家。”故而,勒石成碑,传之后世,永世不忘。
普氏居新化州辖地漠沙的另一个支系,史籍上从土巡检普宁起有记载,洪武年间他也率众归附明朝,得以沿袭世职,依次下传普荣、普从化、普治、普天晓、普承勋。清朝平定滇南,普天晓的弟弟普承勋投诚,从而依旧世袭漠沙土巡检一职。康熙四年(1665年),土司王耀祖、禄益起兵反清,牵连到普承勋。普承勋悄悄跑掉,不知所终,土巡检一职从此革除。也就在这一年,裁州入县,新化古州历史就此结束。(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饶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