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人文
  3. 正文

史海钩沉|两个县名 多个谜题

——新平为唐代“宗居石塔二县地”考辨

□ 赵宏武

唐代,云南的宗居、石塔两个县名,读者一定都比较陌生,它们仅见于一些地方史志中。

据《民国新平县志》(癸酉版)“沿革”记载:“唐为宗居、石塔二县地。”1993年三联版《新平县志》“大事记”则表述为:“唐代(公元618年至904年),今桂山、平甸、扬武一带属黎州地,其余区域,先后属宗居、石塔二县地。”此说,在《民国新平县志》(癸酉版)“大事记”中的表述为:“新平于周、秦为西南荒裔,汉为嶍猊蛮所居,唐为宗居、石塔二县地,宋为阿僰蛮所据,代远事略,无从详载。”但“唐属宗居、石塔二县”的说法,最早源于何时呢?

清代新平志书的“失载”

笔者在清代志书中查寻,发现《道光新平县志》(李诚纂辑、罗宗琏总校,民国三年重印本)“建置”叙述为:“汉为嶍猊蛮所居,唐为阿僰蛮所居……至元中以马龙等甸管民官并于他郎置司,东于司东南设平甸县属嶍峨州……”“建置沿革表”亦如此表述。《康熙新平县志》“沿革”记载:“汉,嶍猊蛮所居;唐,阿僰土蛮所有;元,初内附,立千户所,至元中设平甸县,属嶍峨州”。均无“唐属宗居、石塔二县”之说。

查阅《民国新平县志》(癸酉版)所记“宗居、石塔”事,所据的《道光云南通志稿》,按通名应为“道光十五年刻本”。与李诚同时代的学者王崧《道光云南志钞》对新平沿革的表述是:“元江直隶州,州北一百五十里为新平县,汉为嶍猊蛮所居,唐为阿僰蛮所居。元初,置平甸县,属嶍峨州,又置马笼部,属元江路。”后期总纂由李诚完成的《道光云南通志稿》卷三十四记载的“新平沿革”为:“元江北境新平,以北为汉双柏县地,唐宗州地。若新平以南,则无考也。”“至元十三年,改嶍峨千户为州,领邛川、平甸二县。二十六年,改州为县,并二县为乡。”“马笼部,因马笼山立寨,在元江路之北,所居蛮阿僰。元初,立为千户,属宁州万户。”此处李诚提到“唐时北部属宗州地”,也未见提到宗居、石塔与新平的关联。

元代河西非唐代河西

澄江学者詹剑波发表在《玉溪日报》2022年6月27日上的文章《云南河西县与唐代西宗州》认为:“元代河西非唐代河西”,明代修的《元史》及其后的文献,因名称相同而把宗州附会于“西宗”,使得“西宗”成了河西县的别名,《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册)“唐·剑南道南部”部分,即不再沿袭旧说,而将宗州及河西县标注在今祥云县东部之地,1992年出版的《通海县志》也没将河西标注为“西宗州之地”。可能有学者将今河西当唐代河西,把河西当西宗州或宗州附郭,把南部相接的部分当作唐时宗居、石塔二县,才推导出“新平唐属宗居石塔二县地”的结论。

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据道光《云南通志稿》卷三十二记载:“河西县,唐,河西县属西宗州;嶍峨县,唐宗州宗居、石塔二县地。”书中关于河西县的记载还有两处:

河西县(谨案:河西,汉时当为胜休县地,后没于蛮),《唐书·地理志》:宗州,河西(谨案:河西之名自此始)。《元史·地理志》:唐天宝后没于蛮,为步雄部,后阿僰蛮易渠夺而居之,名其地曰休腊……

嶍峨县(谨案:汉为俞元、双柏两县地。旧志以为汉属牂牁郡,三国汉属兴古郡,非是,牂牁兴古不能越境西至此也。唐宗州北接姚州,有河西县,即今河西,则所领宗居、石塔二县,其为今嶍峨并楚雄之南安州、元江之新平无疑),《元史·地理志》:昔嶍猊居之,后阿僰酋逐嶍猊,据其地。至其孙阿次内附,以其部立千户。至元十三年,改为州,领邛州、平甸二县……

由此可见,新平的历史沿革在唐代这段时期,地志的记载经历了“阿僰人所居”到“宗州宗居县石塔县”,再到“分属黎州的宗居县石塔县”的发展变化。学术界主流观点也有过两次转折:一是《道光云南通志稿》将唐代河西与元代河西联系起来;二是20世纪下半叶学者对西南史地盘点认为宗州在祥云一带,代表学者是方国瑜。他在《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认为:“宗居县在今祥云县以西,石塔县无考。”于新平在唐代时期的建置表述而言,笔者倾向于回到“阿僰人所居”的认识,在今后关于新平的历史中删去“宗居、石塔二县地”的表述。

读志用志,专项深入研究和拓宽视野思考,二者缺一不可。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刘玉霞   审核:张志云   终审:马儒文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