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市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启动以来,红塔区通过一系列行动措施,有效解决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红塔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四治三改一拆一增”提升市容市貌
为切实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红塔区在城区大力开展治脏治乱、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改造老旧住宅小区、旧厂区及保障性住房,拆除违规建筑,增加生态环境绿色成效的“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工作,城区环境明显改善,市容市貌显著提升。
结合志愿者日、学雷锋日、卫生城市复审、文明城市创建等行动,积极开展治脏治乱工作。全区开展各类市容环境专项综合整治百余次,出动人员8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出动车辆1万余辆,清理乱粘乱贴乱挂的非法小广告6万余条(张),清除卫生死角5000余处,清理各种垃圾7万余吨。
建立公安、环保、城管、街道等部门配合的联动机制,治理城市环境污染。加大黄标车淘汰整治工作力度;把农村污水、垃圾、公厕、饮用水治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的重点;对12条河道进行生态整治;推行河长制信息化管理统筹融合;全力推进红塔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PPP项目;全面推行免费公厕制度,实现免费入厕。
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打通“丁字路、断头路”等城市交通梗阻,充分利用电视和报纸播报各类预警信息、交管动态,让广大交通参与者全面了解交通秩序情况。结合道路通行秩序集中整治,严厉查处酒后驾驶、无证驾驶、强超抢会等违法交通行为。
积极推进老旧住宅小区、旧厂区及保障性住房改造和拆除违规建筑普查清理工作,稳步推进大营街片区及老五街片区老旧住宅改造工作,累计改造旧厂区27.23万平方米,建成保障性住房1127套,配建商铺17套和限价商品房387套,累计拆除违规建筑面积209.01万平方米。
全力推进“花城”项目建设,提升城区园林绿化品质。积极做好中心城区范围内城市水景、行道树和绿地乔木的管护保洁工作,共计栽种乔木37674株、灌木3608株、草本花卉52203平方米,总计绿化面积302581平方米,完成投资8316万元。积极推进乡村绿化项目实施,对集镇出入口进行景观改造,充分利用农村公共空间整治腾出的闲置地块,种植乡土树种营造乡村景观。
“七改三清”美化农村环境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红塔区积极推进农村“七改三清”工作,实施农村道路、民房、饮水工程、用电、牲畜养殖圈舍、厕所、炉灶改造,借助“七改”补齐农村短板;着力开展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三清”工作,农村环境进一步优化,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实施农村道路改造,全区11个乡(街道)104个村(社区)道路硬化率达100%,通车里程达695.49公里;实施农村民房改造,截至2019年1月底,全区15000户农危改住房开工12787户,占总任务量85.25%;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改造,投资约1500万元完成洛河乡、小石桥乡、李棋街道、研和街道等乡(街道)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并投入使用;实施农村用电改造,结合实际编制农村电网改造规划,新建和改造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配电变压器及农村低压线路,实行一户一表改造;实施农村牲畜养殖圈舍改造,红塔区村庄民房规划、拆临拆违、统规联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逐年推进,农村养殖户大幅缩减,畜禽粪污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现象得到遏制;实施农村厕所改造,农村公厕建设实现每个乡政府(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建成2座以上,每个建制村村委会(社区居委会)所在地建成1座以上,每个自然村建成1座以上,村镇公厕覆盖率达100%;实施农村炉灶改造,随着清洁能源天然气的推广利用及电力资源的充沛保障,红塔区居民基本实现了“以电代柴”“以气代柴”的生产生活方式。
抓好河段长责任制,开展清洁水源工作。制定下发《红塔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区、乡(街道)两级分别成立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河段长责任制。
开展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作。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水肥一体化喷滴灌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四种清洁生产实用技术。建立“门前三包、日产日清、巡查检查、考核奖惩、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每个乡(街道)配备1支保洁队伍,每个自然村配备1名党员义务监督员。
下一步,红塔区将大力开展以拆临拆违、“两污”治理、公厕建设、绿化亮化、危房改造、村庄道路硬化等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确保2020年红塔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全市率先实现“有新房、有新村、有新貌”。(玉溪日报记者 郭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