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寺内的庭院
如今,说起华宁陶,总是有无数新鲜的话题:碗窑村的龙窑、民间手造陶塑作品、“网红”玛瑙入釉等。无论有多少新鲜的话题,说起华宁陶的历史,碗窑村人都会众口一词地提起一个叫“车朋”的人和一个叫“慈云寺”的地方。
在华宁陶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中,有过辉煌,也曾衰落,这个历程,在华宁县宁州街道碗窑村的慈云寺(村里人称三圣宫)中都有呈现。据碗窑村的老人汪兴云介绍,无论是曾经的镇寺之宝——屋脊上的飞龙宝鼎和正殿上的大香炉,抑或是现在每年在寺中举行一次的祭窑神仪式,都与华宁陶的发展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慈云寺与华宁陶的兴起
7月的一天,记者走进慈云寺。这座坐东朝西的古老寺院,按占地面积来说,并不算大,但因为有雕梁画栋的建筑和金碧辉煌的装饰,所以整体显得气势恢宏。
关于华宁陶的源头,在慈云寺内也能找到记载。慈云寺内观音殿旁的墙壁上,嵌有两块青石碑,其中一块是“重建慈云寺功德碑”,刻有碑文:“治北里许,华盖山下,大明洪武年间,有车姓者,由江西锦(景)德镇来滇,卜陶厂于此,为生活计,继则汪氏、张氏、彭氏、高氏、伸氏以及范、刘、柯、杨诸姓因亲及亲,因友及友接踵而至,遂萃处焉……”这段碑文,清楚地记载了华宁制陶业是因景德镇的车姓陶工迁居于碗窑村建窑才逐渐兴起的。
如今,为了传承和发扬华宁陶的悠久历史文化,碗窑村的“窑上人”每年都会在碗窑村举行祭窑神仪式,在弘扬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对外展示华宁陶的无穷魅力。
据汪兴云介绍,每年的祭窑神仪式在农历二月初八至二月十五举行,届时全县窑户、窑工都聚于慈云寺内祭窑神,期盼来年陶器丰产。祭窑神的时候,由碗窑村汪氏后人和制陶老工人按照礼仪上香、焚表。祭完窑神之后,参加祭祀的人员便到碗窑村的龙窑所在地献礼,献礼后由窑主打开窑门,逐一取出窑内已经冷却的陶器,整个祭祀仪式便完成了。“这个仪式不仅是祈盼陶器丰产,更寄托了碗窑村人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汪兴云说。
由于错过了祭窑神的日子,记者没有亲眼看到这个古老、庄重并富有现代美好寓意的祭祀活动。但在寺内,记者见到了窑神殿供奉的窑神,供桌上的祭品、蜡烛等一应俱全,殿内干净整洁,这足以看出碗窑村的“窑上人”对窑神的敬重。
镇寺之宝
现如今置于慈云寺内的宝鼎是一个“仿品”。
在慈云寺的正殿前,有一个硕大的紫红色陶制香炉,炉口刻有回字纹,炉身刻有几条栩栩如生的龙,做成虎爪形状的三足上还刻有惟妙惟肖的狮头。在正午的阳光中,硕大的香炉显得壮观又神圣。但汪兴云告诉记者,这个大香炉只是“仿品”,“正品”在“文革”时期便被毁了。
听汪兴云说,曾经的那个“正品”大香炉大约有1.5米高,由村里的窑户共同烧制,且由碗窑村制陶史上第一个印坯师傅汪义珍印坯,所以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大香炉是华宁陶历史上第一个运用了唐三彩釉色的陶器,整个炉身呈古铜色,是碗窑村烧制陶器以来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佳品,在‘窑上人’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汪兴云说。
“正品”被毁后,1993年,碗窑村重制了一个大香炉置于慈云寺内相同的位置。当然,这个“仿品”在烧制的时候也是非常不易的,为了做出与“正品”几无差别的香炉,村民们按照老人的描述,把香炉的耳朵、三足、炉身分开来做,做好后再黏合起来。烧制的时候更是困难,因炉身太大太高进不了窑洞,村民们只能把窑门拆了,把香炉放进去后再把窑门封起来,待香炉烧制好后又把窑门拆开,把香炉搬运出来。虽然过程不易,但是烧制出来的“仿品”逼真得几乎可以媲美“正品”。
慈云寺的第二宝就是镶嵌于寺院屋脊上的飞龙宝鼎了。据汪兴云介绍,近1米高的宝鼎,有着紫色的鼎身和栩栩如生的龙头,嵌于慈云寺正殿的屋脊两端,象征了碗窑村如飞龙一样蒸蒸日上的制陶业。
在采访最后,汪兴云告诉记者,慈云寺的两件镇寺之宝,不仅仅有奇特的形状、独特的釉色,对碗窑村来说,更是华宁陶世代发展与传承的具体呈现,因而这座寺院也成了探寻华宁陶发展史不可忽略的一个地方。(玉溪日报记者 何超)
编辑:何蕾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