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霄洪家的阶梯龙窑兴建于20世纪90年代
一个秋日的早晨,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滇中小城华宁。在县城北面华盖山脚下碗窑村一个绿树掩映的院落里,汪霄洪放下手中的活计,带记者参观了他家的阶梯龙窑,讲述他的制陶人生。纵观他家这条阶梯龙窑,盘踞在山坡之上,气势十足。多年来,汪霄洪坚守阶梯龙窑烧陶,窑壁上的红砖被火烧得黑乎乎的便是最好的见证。
华宁阶梯龙窑历史
据相关文献记述,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江西人车鹏等人来到华宁,在城北华盖山麓原有窑口的基础上修窑制陶,将景德镇的制陶工艺带到华宁,以碗、缸、罐等生活用陶为主,故取名碗窑村。清康熙《宁州志》有记载:“车鹏,明洪武年间迁居华宁,于城北华盖山麓建窑制陶,华宁陶业由此兴焉。”
据当地老人讲:车鹏最初建的窑叫车家窑,窑比较短小,容量小,限制了陶器生产的发展。汪氏祖先到碗窑村以后,通过多年的摸索,把窑子改大,改进煅烧技术。到了民国时期,窑子在明清的基础上规模和空间扩大了。20世纪40年代至解放初期,一条阶梯龙窑大约长100米至110米,隔成14格(又叫14砖),一格大窑带上一格小窑,最大的一格大约长8至9米,高和宽大约5至6米,叫10幢大窑。六户人家烧一条阶梯龙窑,轮流点火(碗窑村人叫烘火),主要燃料是木柴。1958年以后改烧褐煤,窑子又改小了。20世纪70年代后建了推板窑,逐渐又用起了电烧窑。
记者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得知,当初汪氏祖先把窑进行了改建,建成七寸窑,窑很小,装烧一次需用七天时间,缩短了烧制的时间,而且提高了陶器的质量。到了乾隆道光年间,窑改得更大了,改成了阶梯窑,五家陶户合烧一条窑。
据了解,民国末年华宁碗窑村保存有14条阶梯龙窑,分别为:车家窑、向家窑、张家窑、高家窑、范家窑、龚家窑、顾家窑、(慈云)寺(背)后窑、旱(泥)塘窑、大地窑、小地窑(汪家窑)、大岭(圪)窑、沙滩窑、仲家窑,可见当时华宁制陶业的繁荣。到新中国成立前,华宁碗窑村还有13条窑,方圆千里的陶制品都由华宁生产。新中国成立后,村子里的窑由合作社统一管理,全村只留下4条窑。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华宁陶几经波折,无论是窑厂,还是生产制作环节等有历史价值的遗产都受到了破坏性冲击,直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得以恢复。到80年代初,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华宁七彩釉陶复烧,并由过去传统手工生产逐渐改为现代工业生产模式。
守住祖传的手艺
汪霄洪作为华宁县现存为数不多的阶梯龙窑传承人,秉承着祖祖辈辈做华宁陶的传统。他告诉记者,他家的阶梯龙窑兴建于20世纪90年代,后荒废多年才重新起火,窑温可达1400摄氏度。
据汪霄洪介绍,他十五六岁进美陶厂做拉坯工,四十四岁遭遇下岗后,先后干过交通协管员、保安。直到2013年,为振兴文化产业,传承华宁陶文化,在相关部门的动员下,五十三岁的他才回到他家这条老龙窑上。“这条窑是传承传统工艺的窑,这毕竟是一门手艺,如果失传了,真的很可惜。所以我这些年没有再出去打工,专心做华宁陶。”汪霄洪说道。
汪霄洪告诉记者,烧窑不会全部成功,特别是老龙窑,一般烧制的产品合格率为70%至80%左右。他说:“在烧窑时,有经验的师傅可以根据窑火的颜色变化,去感知窑内的温度,从而适当增减柴火保证烧窑的成品率。”每次烧窑,从选取燃料,到掌握火候,再到夜间值守,汪霄洪都亲力亲为,保证窑内必需的温度。
在汪霄洪看来,传统手工制陶虽然不及机械制作陶的速度,也比不上机械制作的“完美”,但传统工艺有着它无可替代的优势。“老窑烧出的陶器难免会有些小瑕疵,但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我觉得不完美正是手工艺独有的‘味道’。”汪霄洪说。
从小的接触和父亲的言传身教,汪霄洪熟练掌握了制陶的整个过程,并在陶艺制作方面有着敏锐的感知力,他能够将日常生活和制陶紧密地结合,不断丰富作品的种类。从过去的咸菜罐、花盆等日用陶到现在的花瓶、茶具等工艺陶,汪霄洪都可以信手拈来,如今他做的陶器品种已经超过40余种。记者在他家的陈列室看到,坛坛罐罐摆满了柜台。这其中,他的代表性作品《凤凰笔挂》制作精湛、惟妙惟肖,让人忍不住惊叹。记者得知,早在2016年,汪霄洪的这件作品就荣获了“玉溪陶瓷工艺作品大赛”一等奖。
汪霄洪坚守传统的制陶技艺,制作的陶器因为造型古朴厚重、釉色清新自然,颇具华宁古陶韵味而备受市场欢迎。他告诉记者,无论作品如何,有人喜欢的作品才是好作品。一直以来,他根据客户的需求,制作的陶器从饭碗到花瓶,种类不一。对他而言,客户有喜欢的图案或者造型,只要把图传给他,他都能“依葫芦画瓢”做出来。“这几年,政府大力推广华宁陶,认识华宁陶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做了。”汪霄洪说道。(玉溪日报记者 李艾丽)
编辑:王德有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