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市海口镇永和村是个“怪”地方:临江(南盘江)不临湖(抚仙湖);赶街不在家门口,却要跑到江对岸的徐家渡。与永和村隔江相望的昆明市宜良县徐家渡,是滇越铁路上的一个站,也是南盘江的渡口之一,曾经舟车辐辏、商贾云集。永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志超感慨,“百千工程”实施前,江两岸差距明显,对面(徐家渡)是“欧洲”,永和村外浪塘小组是“非洲”。2015年以来,永和村大力实施“百千工程”,基础设施得到改造提升,为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打下良好基础。
建强党组织增强脱贫攻坚力量
2014年,永和村委会被列为贫困行政村,当时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6户580人,人均耕地不到一亩,村民大多外出务工。2016年村“两委”、小组换届时,部分村干部放弃村内职务,谋求外出发展。随后,按照组织程序,补选、配齐、配强干部,党组织力量得到加强。随着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入驻,增强了永和村委会的脱贫攻坚力量,在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时,驻村工作队员一度增至5人。
永和并不是闭锁山间的小村,在徐家渡的街子上,开店的、摆摊的,不少是永和人。虽然离澄江市区较远,但地处澄江、宜良、华宁交界处,曾经繁忙的滇越铁路带来的不只是丰富的物资和客流,更有新的思想和文化。每个永和人心中都有一个致富梦,只是时移事异,火车的汽笛逐渐成为远去的记忆,曾经的繁荣也随南盘江水逝去。
仅靠全村1600多人的力量,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脱贫致富梦。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2015年以来,随着“百千工程”的实施、罗碧小组地质灾害易地搬迁、澄江首条“四好农村公路”示范路澄徐路的打造等,永和村基础设施得到改造提升,为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瞄准好产业打造澄江“后花园”
各级财政的投入及挂包联系单位、部门的帮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永和脱贫致富问题,没有产业支撑,脱贫致富奔小康也只是一个梦。
在石灰石丛生的红土陡坡上刨食,谈何容易?虽然条件艰苦,但永和人没有放弃,不断摸索,大胆尝试。多年前,他们发现了“育苗”的商机。于是,有人试种景观树苗,一棵就能卖几百元。随后,景观树育苗产业迅速发展。此后,为了永和的长远发展,在推进地质灾害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中,需要占用部分育苗用地。村干部带头并动员村民将苗圃里约60万株苗木迁移或出售。从这以后,景观树育苗产业逐步衰落。
近年来,抚仙湖径流区土地流转及畜禽、水产规模养殖“禁养令”实施后,部分种植、养殖业向山区转移。永和村不在抚仙湖径流区内,在村“两委”及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引导下,于2016年借助扶贫资金,开始第一期种植、养殖产业扶持。几年来下,韭菜种植成为最成功的产业,收入远远超过抗浪鱼养殖。2019年,仅韭菜种植一项就实现收入3120万元,人均收入1.9万元,如果加上烤烟、菜豌豆和抗浪鱼养殖的收入,永和村人均收入已达2.7万元。
2017年永和村退出贫困村,2018年全部脱贫。截至2019年底,该村在档79户260人,无新识别贫困户,无一例返贫。
今年4月,乡村振兴工作队入驻永和村,预示着永和村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李志超眼里,永和村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海拔低,气温偏高,水资源丰富,有山有水,有梯田景观,还有历史、有故事,适合发展乡村旅游。永和距离“欢乐大世界”不过15分钟车程,未来有可能打造成澄江的“后花园”。
(记者 蒋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