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网首页>>专题>>2016>>记者下基层>>新闻

美丽乡村建设展现乡村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0-07-08

亚尼社区位于新平县城东面,辖6个居民小组,共205户937人,是桂山街道典型的农业社区。近年来,亚尼社区抓紧抓实推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彰显乡村美态,打造“生态宜居”社区,于2019年被评为“云南省美丽乡村”。

昔日“脏乱差”

如今美如画

亚尼社区岔河小组是以哈尼族为主的民族特色村寨,共有居民50余户200余人。走进村庄,水泥道路宽阔整洁,轿车、拖拉机等整齐划一地停放在路边,村内房屋错落有致,外墙统一刷成白色,并画有“四弦”等传统民族文化图案,整个村庄呈现出一幅干净、整齐、美丽的画面。正午时分,村民正在村里的休闲文化凉亭里乘凉。居民李院书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的路是土路或者狭窄开裂的水泥路,加之村民使用的都是户外的旱厕,鸡、鸭、鹅、猪等畜禽就在房屋不远处饲养,一下雨污水就漫到路上,一到夏天蚊蝇肆虐,空气中总是弥漫着各种污浊的气味。李院书说:“以前房屋布局规划不合理,不少居民房前屋后堆放杂物,使得原本就狭窄的道路更显局促,有时候三轮车都难以通行。”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村庄带来了改变,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不少居民拆了土房,建了砖房,外墙统一样式,由原来屋外的旱厕变为室内的冲水厕所,环境更加宜居;道路重新拓宽硬化,方便人员车辆进出,同时路边也可容纳车辆停放,通行条件得到提升;配备保洁员,定时清理垃圾,推行“门前三包”,定期公示评比,推进雨污分流、人畜分离,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传承保护哈尼文化

打造美丽新村

窝尼新村是亚尼社区勒达、双龙桥两个小组居民自2016年地质灾害搬迁工程后统一搬迁安置的新址,新村目前共入住有两个小组50余户居民。当记者走进村口,一幢幢青瓦白墙的砖混建筑群映入眼帘,成排的民居从山脚一直排列到半山腰。村庄主干道是6米宽的柏油路面,宽约5米的岔路还延伸到了每排房屋前后,不少村民把车停在自家门口,道路也不显拥挤。村庄四周青山环绕、绿树成荫,道路两旁是错落有致的绿化树以及新安装的路灯,不时有工人正在为绿植浇水。据亚尼社区党总支书记白雪伟介绍,未搬迁前,勒达、双龙桥两个小组以砖瓦房为主,有山体滑坡隐患,人畜未分离,道路未硬化,房前屋后就是猪圈和旱厕、沼气厕,鸡、鸭、鹅散养,卫生条件和居住条件不理想。搬迁后,新村每家每户实现了厨房、厕所在室内,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新村建设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用于开展哈尼文化节庆活动的戏台,建盖了2座公厕,安装了安防摄像头,此外,还专门规划土地用以养殖牲畜。

窝尼新村是哈尼族群众聚居村,在保障新村基础设施配套的同时,与哈尼文化的传承结合起来,对新建房屋进行了立面彩绘装饰,把各种具有哈尼族特色的文字、图案彩绘上墙,彰显民族风情。同时,建设了哈尼窝尼文化传习馆,保护传承亚尼社区哈尼族窝尼支系的服饰和民族银饰制品文化,打造具有美丽哈尼族特色的民族村寨。如今的窝尼新村,已经建设成为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良好、民族文化传承较好的哈尼特色村寨,极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亚尼社区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打造美丽乡村的同时,以“产业兴旺”为核心,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乡风文明”为主题,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治理有效”为保障,推进农村综合治理;以“生活富裕”为根本,激活发展动力。一幅田园生态、乡村美态、特色业态的美丽乡村图景正在亚尼社区徐徐展开。(记者  刘黎  李瑞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