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文给养殖在林间的土鸡喂食
和往常一样,在玉米地里忙碌了一天,57岁的李忠文回到自家林地,扛起一袋玉米面倒进鸡食槽里。数千只土鸡扑棱着翅膀从林中蹿出,迅速围上来争相啄食,玉米面混合着飞扬的尘土落到李忠文身上,把他的衣裤“染”成了灰黄色……
峨山县小街街道大维堵村是贫困行政村,村里像李忠文一样的建档立卡户有69户256人。为帮助大维堵村早日摘下贫困的帽子,2017年起,小街街道开始探索带动建档立卡户进行林下养殖增收脱贫。
同时,针对其他非贫困村的“插花式”建档立卡户,多年来,小街街道不断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走出一条从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迈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企业带农户 共奔致富路
“再过10多天,就有300多只鸡可以出栏了……”喂食的间隙,李忠文给记者算起了账,一只土鸡按50元计算,300多只鸡可以卖1.5万余元。“去年,我家靠土鸡养殖的纯收入就有10多万呢……”话语间,李忠文的喜悦溢于言表。
李忠文夫妻俩患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残疾,2013年,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全家每年的人均收入仅在2000元左右,还要供2个孩子上学,一家人日子过得拮据。通过勤劳苦干,2016年,李忠文家实现了脱贫摘帽。心怀小康梦的一家人,又把增收致富的希望放在了林下养殖上。
近年来,大维堵村依托云南民逸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林下散养土鸡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帮扶发展林下放养土鸡产业项目,养殖基地与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产业扶贫协议,通过投入产业扶贫资金60万元,建设占地约230亩的生态养鸡场。2017年11月,该企业统一向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700余只,通过出租场地及产业资金折价入股,以分散养殖、鸡场集中销售的形式帮助贫困户拓宽增收渠道,走出一条“产供销”一体化的路子。
“我们以公司+农户、大户带小户、小户带散户的模式,带动周边贫困户共同养殖土鸡,公司提供鸡苗、技术,并进行销售,帮助农户创收。”云南民逸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诗罕波说。
大维堵村委会主任李云峰告诉记者,全村出栏规模上千只的大户已经有4家,有的今年内出栏规模可以达到上万只。
现在,李忠文家的养殖技术大幅提升,鸡苗成活率更高,收入也不断增加。家里盖了新房子,两个儿子在县城打工,懂电焊、会安装的兄弟俩月收入最高时一个人就能超万元。“现在日子慢慢好起来了,我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不断提升养殖技能,在好政策的扶持下,我们一定可以依靠勤劳早日致富奔小康。”李忠文说。
“依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对农户进行一定的补助,把他们扶上马,让农户更好地发展。同时,引进公司把销路、技术问题解决了,促进小街扶贫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小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施勋说。
生态养殖前景看好
为了保证土鸡的品质,李忠文一直坚持谷物喂养。“五六亩苞谷主要是栽了喂鸡,苞谷喂出来的鸡比喂饲料的品质好,也好卖。”李忠文告诉记者,由于土鸡养殖在天然林场之中,自由采食林间虫草,他林地里的黑乌鸡所产的绿壳土鸡蛋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特别适宜于儿童、孕妇和老人等食用。同时,苞谷喂养的土鸡肉质鲜嫩,比起一般的饲料鸡,口感和鲜香程度更胜一筹。
多年来,小街街道把生态养殖发展成富民增收、精准扶贫的特色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引导农民参与生态家禽养殖,多渠道助农增收致富。同时,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强化畜产品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覆盖畜牧业生产、运输和兽药饲料、动物检疫、病死畜禽处理等环节的专项整治行动。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户)肉猪进行瘦肉精检测,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此外,街道建立了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体制机制,对养殖废弃物进行发酵加工处理,制成有机生态肥销售,实现养殖粪污的集中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建立良性生态循环系统,保障生态环境和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夕阳西下,土鸡回归林子,李忠文家也升起了袅袅炊烟。“我们的脱贫致富一方面靠政府帮扶,另一方面靠自己努力。我们边学边干,指导小孩好好学好好干,为这个家庭带来更好的发展。”李忠文的妻子普云珍笑着对记者说,找准了增收路子,如今一家人干劲十足,在好政策的扶持下,一定能依靠勤劳早日致富奔小康。(记者 李冉/文 曾永洪/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