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新平县被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美丽县城”,成为云南首批20家获此殊荣的县。围绕省政府提出的“干净、宜居、特色、智慧”目标和要求,新平县如何建设“美丽县城”?又是如何以“美丽县城”建设为抓手,激活县域经济这盘棋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新平县委书记邓皓。
发展遇瓶颈 建设是契机
近年,新平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相对滞后,短板突出,与新平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比如,入城道路弯多路窄、交通拥堵,路面坑坑洼洼、缝缝补补,安全隐患多;城内道路通达条件差,断头路多,交通拥堵;排水管网老化,雨污分流率低,老旧小区多,农贸市场供给不足、垃圾收集处理不达标,在许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与现代化城镇存在短板和差距。
“建设‘美丽县城’是践行‘美丽中国’战略部署,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把云南建成中国最美丽省份以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要求的生动实践;是新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是加快县城改造提升,补齐县城基础设施短板的现实需要;更是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需要、最急切问题的发展需求。”邓皓说。
认真谋项目 快速抓建设
新平县于2019年2月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启动了“美丽县城”实施方案编制,认真谋划项目,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快速推进项目建设。“结合县城实际,我们聚焦‘干净、宜居、特色、智慧’,对照21项考核指标,缺什么补什么,把建设内容项目化、清单化。”邓皓说,如何把政策变成思路,思路变成规划,规划变成计划,计划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新平县采取“创建+推进”的方式,领导干部带头转变工作作风,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主动谋划,主动对接企业、服务企业,着力提升发展软实力和营商环境,“美丽县城”建设初见成效,入城口从4车道拓宽为6车道,新平大道以外立面改造为突破口,打造彝族特色建筑,三中、二幼、一小、县城运动场等项目完成改扩建,县城的美化、绿化、亮化,医院、停车场、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
“美丽县城”建设为期3年,从2019年至2021年,计划投资31.6亿元,围绕“干净、宜居、特色”三大要素,实施干净家园、宜居环境、特色风貌三大项目,细化为建设城市公厕、污水处理设施、农贸市场、小区改造、净化空间环境;建设城市路网、停车设施、供水设施、信息基础设施、教育基础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县城绿化美化、城市公园;建筑外立面改造、打造主题街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修缮等项目。建设资金如何来?邓皓说:“通过认真研究政策,新平县整合了18个专项、28个渠道的资金补助来弥补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的同时,创新资金筹措方式,采取PPP项目融资建设、县属国有企业融资建设、EPC模式建设、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等多渠道筹措资金。”
当前,行走在新平县城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全县建设“美丽县城”的火热氛围,全民配合、人人参与的建设新格局正在形成。
激活县域经济 建好大美新平
“‘美丽县城’建设是新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和切入点。”邓皓说,依托“美丽县城”建设,新平县将认真做好“四化”文章,即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群化、城镇特色化、服务业专业化。依托以柑橘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业、以德康为代表的70万头生猪养殖生态循环产业等一批项目,通过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形成标志性产业,抓好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工作。在工业集群上,围绕仙湖钢铁、大红山铜矿、大红山铁矿上下游做好集群化发展,延伸产业链,发展好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产业支撑的美丽城镇。
“面对新机遇、新变化,我们要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建设城市,以经营城市的方式管理城市,以经营城市的谋略推销城市。”邓皓说,“美丽县城”建设,大大提升了新平土地资源的价值,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进一步为“美丽县城”建设奠定了基础。
“新型城镇化说到底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背后需要的是产业支撑。”邓皓说,在“美丽县城”建设中,新平将聚焦“干净、宜居、特色、智慧”的总体要求,围绕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转变为“前沿、生态、和谐、美丽”的发展方向,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发展条件,变边疆为前沿,变末梢为枢纽;利用新平丰富的自然资源,抓好生态建设,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形成产业带动“美丽县城”建设,“美丽县城”建设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绘好“美丽新平”新画卷,把新平建设成为凸显民族特色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燕 刘黎)
编辑:刘燕 审核:杨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