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3年的1360亩砂仁已经挂果,从农民手里流转的土地种上了芒果、橙子、水稻、甘蔗、蔬菜,错落有致的民俗客栈已经开始营业接待游客……八月的元江县洼垤乡它才吉村委会坡垤村,集农业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生态田园综合体绘制出一幅“产聚园中、人居画中”的乡村田园美景。三年来,坡垤村通过公司带动打造田园综合体示范点,全村176户568名村民成了公司股东,村里兴起了砂仁产业、养殖产业,文旅产业发展初见端倪。
高海拔、低纬度、光照足、温差大、红土沃,坡垤村有着优越的自然优势,并因保留有滇南彝族传统民居土掌房,2013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多年来,村民们以种植烤烟、苞谷等为主要经济来源,基本是靠天吃饭。种地难以维持生计,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只剩老人、儿童留守在家。
转机出现在2017年2月,通过招商引资,通力企业董事长普仕林回乡创业,围绕坡垤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截至目前,公司投入2000万元对项目地内的基础设施、道路等进行改造,融合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形式,展现传统农耕和农村风情。通过土地流转,对土地经营进行中长期规划,让流转土地后的村民入股公司,通过股权、租金获得收益。”普仕林说。
昔日空落落的村子热闹起来了,古老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返乡创业的人也多了起来。“这次回来,就不打算再出去折腾了。流转土地的租金、公司打工的收入、产业发展的分红,每年收入不少于五六万元,日子肯定能过得红红火火。”正在打理田园的李发三说。
昔日的古村落,如今添了新颜值:村间石板铺路,黄色的土掌房装饰一新,治水种树,循环农业的打造,让4000余亩山坡披上了绿装,硕果累累的砂仁即将进入丰收期。今年40岁出头的杨小珍住进了民俗客栈,当起了“管家”,每月可领近3000元工资。
“乡村产业发展,目的是让广大农民受益,不仅要让村里人留在村里,还要让出去的人回到村里。田园综合体既让农业有了延伸发展的新空间,也给想到乡村干事创业的人提供了新机遇。”普仕林透露,公司将立足本地优势,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大力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记者 陆合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