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福生
在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我随课题调研组一行走进曾经被誉为滇中革命摇篮的峨山中学,探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峨山中学贯彻执行民族政策的情况。寻着历史的足迹,我们来到了原峨山中学旧址(现为峨山县双江小学)。这里曾经是峨山文庙,经历岁月风吹雨打,如今仅剩下泮池、西门、大成殿和大柏树还能让人寻到一点文庙的痕迹,原峨山中学就办在文庙内。此时,正值双江小学课间休息时间,校园内忽然响起了一首高亢激昂的歌曲《解放区的天》:
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飘进我们的耳鼓,也把我们带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风云中。
峨山,地处滇中腹地南沿,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居住着彝族、哈尼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以及地方势力的封建割据,国民党统治基础较为薄弱。
1938年春,峨山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改为峨山县立初级中学。在国民党的统治下,20世纪40年代初期的峨山中学,犹如一潭封闭的死水。学校办得死气沉沉,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趋向了解甚少,大部分学生出身于贫苦的各族农民和小城镇居民家庭,他们普遍的苦恼是衣食温饱和前途问题。很多学生常常为家庭交不起各种苛捐杂税而苦闷,也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学生,则是为躲避国民党“抓壮丁”而上学的。
1944年3月,中共云南省工委派共产党员王以中到峨山中学隐蔽开展革命工作。自1946年6月起,又先后派董治安、董子健、温宗姜等一批批共产党员、“民青”成员和进步学生到峨山,并在峨山中学组建了中共峨山县工作委员会,领导和开展这一地区的革命工作。由于县工委在峨山中学认真贯彻和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峨山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为革命斗争指明方向
在旧社会,各族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尤其是在峨山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占多数的县份,还遭受着深重的民族压迫,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
这就是各民族苦难的根源,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政党来组织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才能求得共同的解放,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在这个关键时期,1944年3月,中共云南省工委委员侯方岳按照省工委的意图,乘峨山中学委托昆华中学校长徐天祥(峨山人)在昆明代聘教员之机,派曾在云大附中和呈贡两地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共党员王以中到峨山中学任教。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国民党统治区实行“隐蔽精干、积蓄力量、长期埋伏、以待时机”的方针,以及中共中央南方局“勤业、勤学、勤交友”的指示,省工委向王以中布置了开展革命工作的任务。王以中到达峨山中学后,以教好书,先站住脚;广交朋友,搞好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宣传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党抗日救亡的主张;进行调查研究,逐步摸清当地社会基本情况,在峨山积极开展工作。之后,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迅速在学校团结各族师生、各族人民在“反蒋”的共同目标下,以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革命感情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的基础,保证了“反蒋”斗争的胜利。
不折不扣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凝聚民族力量
1944年至1949年,先后到峨山中学任教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如王以中、董子健、温宗姜、董治安等人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在全校师生中深入开展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团结起来推翻“三座大山”的教育。在开展民族工作中,他们始终坚持身教重于言教。一方面着重教育汉族学生尊重和主动接近少数民族学生;另一方面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发扬勤奋好学的精神,学好知识,与汉族学生搞好团结。通过反复耐心的宣传教育,全校师生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动上都有了明显转变,整个学校都呈现出一片各族学生互相尊重、平等对待、互相关心、共同奋进的新气象。各族学生同在学校同坐一张课桌,在读书小组里,大家共同切磋讨论革命真理;在宿舍内、校园中促膝谈心,肝胆相照;在助耕劳作中,彝族学生争干重活,并主动帮助汉族学生;在球场上,自由欢快地共同锻炼身体。学校领导和教师一腔热血铸造学生灵魂,在积极培养汉族学生的同时,特别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有意识地多亲近爱护少数民族学生,经常与他们促膝谈心,细心倾听他们的苦难家史,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实际困难。如老师亲自为学生理发,冷天送棉絮、毛衣给学生,资助伙食给学生,使一些学生能够渡过难关,坚持在峨山读书。由于党员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广大师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潜移默化地凝聚起民族力量。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校师生进行革命思想教育和开展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将大批学生派往农村,发动和组织群众,建立“农抗会”“贫农团”“镰刀队”等组织,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反对“三征”(征兵、征粮、征税)暴政。县工委通过各种革命活动,大力锻炼和培养干部,发展党员和“民青”组织,建立起人民武装和基层政权。
运用党的统战政策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作为峨山的民族上层人士,他们一方面和劳动人民有矛盾,另一方面又往往是民族利益的代表人物,在本民族群众中有相当的威望和影响,而且也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排挤和打压。因此,团结和争取他们不同程度地加入“反蒋”统一战线,是党的统战政策的必然要求。峨山中学师生深入到民族乡镇村寨宣传发动群众,首先走访民族上层人士,讲革命胜利的形势,晓以大义,说明各族人民团结“反蒋”的政策,解除顾虑,得到上层人士的支持,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如派少数民族学生做其亲属的工作:通过赵桂馨配合县工委做其姨父玉屏乡乡长赵申的工作,促使赵申携带机枪、步枪来投靠游击队。赵桂馨还利用彝族同乡的关系,配合其他同志在峨山县常备队中进行策反工作,鼓动峨山县常备队两个分队参加了武装起义。小河乡的开明士绅施光庭,率部起义后,虽年近六旬,还亲自带领队伍上山参加革命,并亲自写信劝说施长勇、陈希凯等其他上层人士投靠共产党。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培养民族干部为党的建设输送大批民族骨干
少数民族干部最大的优势是:不但懂得本地民族语言,而且还和当地民族群众有着各种密切的联系,又熟悉情况,通过团结民族群众,能迅速地打开工作局面。因此,他们在革命斗争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汉族与少数民族在革命斗争中的团结互助,是历史上民族起义中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乃至改革开放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历史渊源。峨山中学在平等对待各族学生,普遍进行教育培养的同时,特别重视少数民族学生,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骨干。据统计,峨山中学自1944年3月至1949年底,在峨山中学地下党的培养教育下,绝大多数学生把追求革命真理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毕业后就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在420多名学生中,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的就有240人。之后,在党的长期教育和培养下,峨山中学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高级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当中不乏少数民族。如被称为“彝族之鹰”的中国第一颗氢弹投掷者——空军英雄杨国祥、“云岭女杰”李桂英等,他们为峨山中学这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母校增添了光彩。
遥望峨山中学遗址,历史仿佛在告诫我们:这里只是峨山中学地下党组织在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成功走出的第一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的长征路,还得靠后人沿着先辈踏过的足迹奋勇前行。
此时,我们的耳际再次响起较为熟悉的那首歌曲《解放区的天》……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