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建设幸福彝乡——寻访中共元江县委员会旧址所在地
发布时间:2021-05-27

0

旧址保存完好

1

 经过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变得更干净。

3

元江县委旧址里张贴了相关历史资料

2

工作人员整理革命期间的老物件

立夏时节,记者驱车从元江县城出发,前往洼垤乡寻访中共元江县委员会旧址。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向目的地行进,透过车窗,群众正在农田里辛勤劳作,公路两旁的村庄在青山的掩映下显得别具一格,前行的路上总能看到路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的标语。

在洼垤社区洼垤村,中共元江县委员会旧址仍旧屹立村中,虽年代久远,但老宅保存完整,而这里的村庄,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道路干净整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民们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发展产业、建设乡村,摆脱了贫困,正大步迈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那么,战争年代的洼垤乡是什么模样?在这里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这还得从中共元江县委员会旧址说起。

县委旧址的红色记忆

元江是山区县,山高坡陡,河流纵横,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新中国成立前,这里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国民党在元江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主要依靠地方封建势力维护其统治。那时,封建势力林立,大多有私人武装,他们占山为王,各霸一方。其中一些人与国民党各级官吏相勾结,用钱买官,操纵着对劳动人民生杀予夺的大权,残酷剥削压榨人民。地方封建势力之间争权夺利,长期争斗不休,动辄兵戎相见,而受害的仍是劳动人民。新中国成立前的元江县,又是有名的烟瘴地区,瘟疫流行。天灾加人祸,各族劳动人民贫病交加,朝不保夕。人民群众热切盼望能拨开云雾见青天,结束悲惨的岁月。

1947年,中共云南省工委根据中央的指示,决定在全省开展以农村为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并派人对全省各地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经调查分析后决定把元江作为党在滇南(昆河线以西)发展地方武装力量的策源地、根据地和主战场。同时,滇南地下党也加强了元江的工作。1947年5月,中共元江地下县委成立,同年12月,省工委根据元江的有利条件,确定以元江为滇南武装斗争的发动点。此后,省工委和滇南地下党不断从各地将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输送到元江,与本县的同志结合,把元江的革命斗争不断推向前进。

1948年4月,中共元江地下县委根据滇南党组织的指示,在撮科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滇南反蒋武装斗争的第一枪。1948年7月,中共滇南工委在元江朋程建立了云南人民自卫军。1948年8月,中共滇南工委和自卫军领导在朋程开会,对元江封建势力进行分析研究,决定自卫军的首战目标为洼垤杨怀麟。

当时的洼垤是元江16个乡镇之一,为元江封建反动派杨怀麟所统治,其依靠国民党的势力,横行乡里、欺压百姓,杨怀麟反共、反人民的政治态度十分顽固,当地群众对其恨之入骨。中共滇南工委认为,必须消灭杨怀麟这股恶势力,才能发动群众,扩大部队,站稳脚跟。

1948年8月,自卫军按照作战方案对杨怀麟发起突袭,仅用了半小时就结束战斗。洼垤突袭战,赶跑了杨怀麟,洼垤一带的各族人民扬眉吐气。之后,自卫军撤出洼垤,转移到牛尾巴冲休整。

1949年6月中旬,省工委根据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指示,为加强党对滇南广大地区的领导,决定将滇南划分为滇南和思普两个地区,并分别建立党的地区委员会。中共滇南地区委员会在洼垤建立,元江县属滇南地区。7月中旬,中共滇南地委决定接管国民党元江县政权,并从部队中抽调一部分人专门学习建政的方针、政策,为建立人民政府做好准备。同时,成立了中共元江县委员会。8月1日,中共元江县委员会和县临时人民政府在县城召开群众大会,宣告元江县人民政权成立。当时,中共元江县委员会在洼垤的办公地点就设在杨怀麟的大宅子里。

革命旧址保存完好

跟随洼垤社区工作人员,从洼垤社区行走五六分钟便到了元江县委旧址,旧址保存完好。1948年至1949年8月,这里是中共滇南地委驻地,也是滇桂黔边区纵队第十支队成立整训的地方,1949年7月至8月中共元江县委员会、县人民政府在此成立。1986年4月,元江县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4月30日被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在元江县委旧址依然能看到老宅子墙上的枪眼,在老宅不远处有一眼龙潭,潭水干净清澈,常年不断流,围绕老宅的是干净整洁的青石板路,通往村子各个方向。史料记载,元江县委旧址所在的宅院原为号称“坐地通天”的杨怀麟所建,取名“舍藏庐”,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动工,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竣工,建筑面积434.71平方米。宅子坐南朝北,为飞檐翘角、三重檐六耳三天井四合大院,属台梁式木结构,通高12.41米,四围基石高达3米。所用木材都是深山里的上等木材,用50多头壮牛拉回,四个石柱脚是从迆席山上抬回来雕刻打磨而成。大门头装饰着“麟吐玉书”的浮雕,左右两侧的圆形图案分别是由青松、白鹤构成的“白鹤含松”,由吊钟、马鹿构成的“鹿望金钟”,以象征宅子“吉善”“余庆”,整座建筑精美华丽,牢固坚实,墙体以白色为主,无石雕。

踏入大门,宅院极为大气,青石地面、数不清的柱子、精美的房檐雕花,还有硕大的天井,无不显示出昔日的奢华。如今的老宅新添置了不少东西。天井四周添置了几口大水缸,以前农村里闲置的石磨也收集放置到了老宅中;一楼的展柜里收集了革命期间的书籍资料等,墙上挂着摄影家在洼垤拍摄的作品,还有不少传统农耕用具;老宅二楼挂满了历史资料展板,绕二楼走一圈,可以看到桌椅、板凳、柜子等历史老物件和革命期间自卫军用的背包、医疗器械等物品。

“1990年洼垤乡政府搬到现在的办公地点后,村委会于1990年4月搬到县委旧址办公,一直到2008年3月才搬到现在的办公地点。”原洼垤村委会党总支书记赵关桃告诉记者,当时的样子跟现在差不多,县委旧址所在的老宅子以前很好,“破四旧”的时候柱子上的雕刻都被破坏了,现在阳台上的护栏都是按照原来的样式重新修复的。

洼垤乡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杨国梅表示,在保护和利用革命旧址上,洼垤乡制定了相关方案,准备分区域打造,一楼打造成自卫军生活展厅和农耕文化展厅,二楼打造成革命历史展厅,三楼打造成青铜、撒摩阿哩文化展厅。“目前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收集了农耕用具、革命历史物件,定期检查房屋、打扫卫生和做好相关维护工作,不断收集补充历史资料。”杨国梅说,外面的人来洼垤参观,都会带他们到元江县委旧址,洼垤乡的一些党建活动也会在这里开展。

美丽彝乡绘出新画卷

洼垤曾经是省级贫困乡,“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十年九干旱”,道路和水利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是制约洼垤乡经济发展和贫困面广的主要原因。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洼垤乡立足“基础好、产业优、村庄美、保障全、组织强、百姓富、彝乡新”的工作目标,发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的精神,全乡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兴建基础、兴修水利、发展产业,一步步摆脱贫困。

“贫在产业、阻在山路、困在缺水。”针对洼垤乡贫困的主要原因,洼垤乡结合乡情,因地制宜,采取强有力措施,在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重点围绕基础交通、基本人饮、基本农田、基本素质、基层党建,改善脱贫攻坚的基础条件。以洼垤特色集镇建设为中心,辐射坡垤传统村落和邑慈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31个村落整治,打造特色宜居美丽乡村。在海拔1400米以上规模发展核桃产业,在海拔1100米以下规模发展芒果产业;大力发展烤烟、菜豌豆、辣椒种植,生猪、牛、黑山羊、山地鸡养殖,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多箭齐发,建强产业增添群众内生动力,群策群力把洼垤建成生态核桃之乡、民族团结之乡、撒摩阿哩文化之乡。

洼垤乡彝族文化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孕育了独特的撒摩阿哩文化。洼垤乡一直坚持“文化和乡”发展战略,通过建设传习所、挖掘和培养文化传承人等举措,把彝族文化发扬光大。同时,积极向上申报特色村落、美丽乡村、县委旧址修缮等项目,打造具有洼垤特色的绿色生态、民族文化、红色旅游,洼垤彝族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这几年洼垤社区经过产业结构调整,村里的产业发展丰富多样,社区还通过引进种植大户,流转土地发展油辣、番茄等蔬菜产业和中药材产业。”洼垤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杨美雄告诉记者,现在产业多起来了,村庄建设持续推进,项目很多,收入渠道也越来越多,村民或是忙着搞自家的产业,或是就近务工增加收入,现在洼垤社区年人均纯收入达1万多元。

“在乡村振兴中,洼垤社区将配强班子,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把有文化、有能力、能致富的人选为村民小组长、支部书记,继续抓好产业发展,传承好彝族文化,带领群众一起干,一起朝着致富路上走。”杨美雄表示,洼垤社区有美味的洼垤豆腐、元江县委旧址,社区将依托这些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增加群众收入。

“家里主要种植烤烟、养殖生猪,媳妇还在集镇打零工,去年种烤烟8亩、苞谷10多亩,养殖生猪收入三四万元,今年我又养了10多头生猪。”村民杨志雄说,“现在经济条件好转了,家里添置了1辆面包车、1辆三轮车、1辆摩托车,几项收入加起来,一年有七八万元。国家越来越强大,惠民政策越来越多,日子越来越有盼头,这是老百姓幸福的来源。”

此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经过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村子变得更干净,村民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每家每户都会利用空地种树、栽花、种草,就连外面的人来了都会夸赞村庄环境卫生好。“这些年,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收入渠道也越来越多,最明显的感受是生态环境变好了,山上的树木又开始慢慢多起来。”赵关桃说。

新时代如何在革命老区书写新篇章?洼垤乡党委书记白永德表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和乡村振兴的起点,洼垤乡党委、政府将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按照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乡、烟畜富乡、基础强乡、文化和乡”发展战略,持续巩固烤烟、生猪、蔬菜、林果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着力在调结构、做项目、建生态、促文化、保稳定上下功夫,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随着时间的流逝,革命旧址的年龄愈来愈老,而革命旧址所在地的群众则沐浴着党的各项好政策,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的洼垤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彝文化走出了深山、村庄建得越来越美,正大步朝着乡村振兴迈进,一幅美丽的彝乡画卷徐徐展开。

记者手记

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让革命文物焕发时代光彩

□  季永鹏

寻访中共元江县委员会旧址,记者看到老宅保存完好,当地党委、政府还对其进行了修缮,并安排了工作人员进行管护。同时,新添了很多历史物件、传统农耕用具、脱贫攻坚摄影作品,置身老宅,能够感受到历史和现实在这里交汇。而元江县委旧址所在的洼垤村,村内道路干净整洁,具有彝族特色的房屋与村内四通八达的青石板路相映成趣,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革命文物凝结着党的光荣历史,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革命文物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要载体,利用好革命文物的前提是要保护好它,没有保护、保存、保有,革命文物的利用和传承自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定期检查老房屋、打扫卫生、做好相关维护工作,不断收集补充历史资料。”在寻访元江县委旧址时,令人欣慰的是从洼垤乡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介绍中,我们得知当地党委、政府对革命旧址的保护一直都在进行中。

革命文物不可再生,甚至不可复制,利用好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遍访革命故地、红色热土,反复叮嘱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好革命文物,不仅能够有效解决革命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还可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可以通过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红色旅游、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包容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促进革命老区振兴。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革命旧址,传承红色精神,洼垤乡制定了相关方案,准备分区域打造,一楼打造成革命自卫军生活展厅和农耕文化展厅,二楼打造成革命历史展厅,三楼打造成青铜、撒摩阿哩文化展厅。相信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不久的将来元江县委旧址将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记者  熊长青  季永鹏  文/图)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