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亩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 筑牢发展基石
发布时间:2021-06-10

优美的村庄环境
优美的村庄环境

芒种时节,在江川区九溪镇六十亩村的2000余亩百合花田中,到处是农户忙碌的身影,乡村沃野一派生机盎然,党建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这片土地。六十亩村有一枚村标,形似一朵盛放的百合花,也颇似党旗指引下滚滚向前的车轮,这枚小小的村标,浓缩着六十亩村乡村振兴的幸福图景。

建强组织,锻造“主心骨”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党员。”这是六十亩村党总支书记蒋培湖常说的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时刻鞭策着全村94名党员,在创新的“1455”工作思路引领下,以“党员积分制”和“群众积分制”为核心,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坚强堡垒。

自2010年实行党员积分制以来,六十亩村党总支始终坚持制度先行,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外延,在10余年积分制实践中绽放出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党员积分制采取“1+X”模式(“1”即基础分,“X”即加减分),以年为单位,对党员实行“先进、合格、不合格”的动态考评。通过发挥考评指挥棒作用,党员从外在要求内化为行动自觉,逐步成为群众心目中有担当、能做事、有号召力的人。

针对六十亩村车辆来往频繁、村民交通安全意识薄弱、交通隐患突出的问题,村党总支创新开展党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积分制,设立党员劝导站,通过宣传、示范和劝导进行积分,分值较高的授予“交通卫士”称号。在党员示范带动下,村民树立起较强的交通安全意识,2019年六十亩村被评为全省文明交通示范村。

去年6月,村党总支将积分制延伸到全体村民,实行群众积分制管理。在文化广场设置群众积分角,村民通过参与村内大小事务进行积分,由群众自主记分,支部书记审核把关,年度积分排名靠前的家庭授予“星级家庭”称号,可凭高于基础分的积分到爱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排名靠后的家庭在村内通报批评。“以前我们村每年解决群众纠纷30起以上,现在几乎没有,酒驾、安全事故也为零。”蒋培湖说。

在广场的积分角,常有群众聚在此处讨论谁家加了分、谁家扣了分,在比学赶超中乡村文明蔚然成风。2020年,六十亩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做活产业,培育“新引擎”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20世纪80年代以前,六十亩村主要以烤烟和水稻种植为主,村民家庭收入普遍不高。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六十亩村党总支多次探讨研究引领群众致富的新路子,在对村庄土壤酸碱度、气候和水文条件进行测量后,最终作出了一个改变全村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面貌的决定:种植百合花。

说干就干,六十亩村党总支引进专门种植百合花的公司,与公司签订协议:优先让六十亩村的党员群众到公司打工,以“边干边学”的方式让村民掌握种植技术、积累管理经验。但是村民始终持观望态度,为了打消群众顾虑,六十亩村党员干部率先种起了百合花。

从几名党总支委员率先示范,到十几名党员陆续参与,再到党员群众共同投产,百合花种植在六十亩村初显规模。然而,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种植户不断增多,产值不理想、销售途径制约、部分农户无资金投入、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逐步突显。面对问题,六十亩村党总支坚持问题导向,通过“龙头引、支部帮、党员带、信贷助”等举措,扎扎实实解决百合花种植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产值不理想”问题,村党总支从栽培技术上找原因,积极协调引进3家花卉公司,为村民提供优质种苗并无偿开展技术指导;成立“六十亩花卉专业技术协会”,设立花卉协会党小组,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和培训;培育党员花卉种植示范户,新技术先在党员中示范应用,新品种先在党员中示范种植,产值提高后再在群众中推广,普遍提高了种植技术和抗市场风险能力。针对“销售途径制约”问题,村党总支与区科技局、电信局协调设立了新农村信息服务站,提供农业市场信息,拓宽销售渠道。针对“部分农户无资金投入”问题,村党总支与信用社协调办理集体诚信信用户,向妇联、共青团等部门争取扶持资金,获得信贷资金400余万元,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目前,六十亩村花卉产业持续增收,百合花种植户达568户、2100亩,村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16000元,百合花产业总收入超1亿元。村党总支真正念好了“花”字经,用“一朵百合花”种出了一个亿元村,围绕“花样经济”为六十亩村打造了一条百合花铺就的乡村振兴路。

抓实民生,增强“获得感”

村集体经济的日益壮大,使六十亩村摆脱了以往“有心干事、没钱办事”的困境。占地3600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建成,学前路打通了,2个停车场投入使用,2个三星级公厕建成,美丽宜居新农村建设一期工程顺利完工,绿地花园随处可见……美丽乡村跃然眼前。

在中心广场入口处开小卖部的村民龚莉敏说:“广场这里以前是个烂鱼塘,现在环境好了,都是水泥地,还种了花花草草。广场上有那么多人在聊天健身,说明大家的日子好过啦。”朴实的话语承载着村民们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村集体经济富了,人居环境美了,乡风文明也焕发出新活力。

为解决村中空巢老人、残疾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照护问题,六十亩村通过党建凝聚各方力量,先后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儿童之家、微型科技馆等民生项目。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所有困难老人提供统一用餐服务,每人每餐只需花3元钱,不足部分由村党总支承担。在儿童之家,党员带头组建“爱心妈妈”志愿队,轮流当好42名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围绕立德树人,以“小课堂、小活动、小公益、小文艺、小智慧”五类红色主题活动引领童心向党;与玉溪师范学院联合开展云南省儿童保护与发展资源分中心实训项目,为留守儿童带来科技、书法、绘画、舞蹈等文体课程。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六十亩村联合矣文、阳山庄两个少数民族聚居村,组建了“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首开了玉溪市组建村一级创建联盟的先河,通过“党建引领、文化共融、互观互学、共建共享”四项重点,推动形成各民族团结务实奋进、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记者  何蕾  文/图 )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