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品质幸福家园——玉溪市美丽乡村建设记
发布时间:2021-06-22

近年来,我市围绕建成“产业生态化、居住城镇化、风貌特色化、特征民族化、环境卫生化”的美丽宜居村庄目标,高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美丽乡村累计达137个,其中:省级美丽村庄16个、州(市)级64个、县级57个。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加快推进,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  本报记者  李文雯

规划引领 做美乡村

青砖、灰瓦、白墙,道路整洁、绿树成荫、鲜花绽放,6月的朱家山居民小组呈现出宜居乡村的美好模样。

“重新规划后,整个村子的环境都变好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是澄江市龙街街道高西社区朱家山居民最直观的感受。曾经的朱家山村庄布局散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差。自2015年起,随着美丽乡村和“百千工程”等项目的相继落地,朱家山居民小组改造了民居,铺设了进村道路,新建科技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垃圾房,安装路灯,种植景观苗木,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梳理玉溪美丽乡村建设历程,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的玉溪经验可圈可点。正是重高位、重特色、重长远的科学规划才让“既要建得美,又能有发展”的美丽乡村由梦想变为现实。

记者从玉溪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为了强化规划引领,我市在2012年基本实现全市村庄简易规划全覆盖的基础上,提升完善村庄规划2200个,重点实施了138个省级示范村、151个易地扶贫搬迁村和28个中国传统村落规划编制,73个涉农乡(镇、街道)全部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覆盖率达100%;现有村庄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742名,行政村覆盖率达100%。目前,我市正在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全市需要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的行政村556个,计划今年底编制完成,做到应编尽编。

综合整治 提升“颜值”

碧绿的荷叶、苍翠的小叶榕、诱人的葡萄,红塔区春和街道孙井社区居民朱云鹏家的小花园一派生机。“原来这里是猪圈,夏天蚊虫乱飞、臭气熏天,根本就不敢开窗,改造成花园后,可以在这喝茶、聊天,相当舒适。”朱云鹏说。猪圈变身小花园,这是孙井社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大亮点,通过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孙井社区获评云南省2020年度省级美丽村庄。

2018年以来,玉溪市相继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办法、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等重要政策性、指导性文件,明确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在全省首家制定了《玉溪市农村人居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增强了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高位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2018年至2020年玉溪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公厕改建计划任务863座,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计划任务175220座。全市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改造提升完成872座,完成率101.04%,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新建改建177899座,完成率101.52%。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明显。全市100%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村民卫生习惯逐步改善,生活品质有了较大提高。全市61个乡镇(非城关镇)镇区都有必要的公共垃圾收运设施,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全市701个行政村和5619个自然村(非城关镇)都建立了保洁员制度和垃圾收费制度,实现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均达100%。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农村生活垃圾就近分类、源头减量试点方案(试行)》,在73个涉农乡镇、153个行政村、365个自然村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试点。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玉溪市及时启动黑臭水体排查工作,重点对河、塘、沟渠和村民反映的黑臭水体开展全面排查,建立黑臭水体名录;截至2020年底,2258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有效管控率为36.55%。

玉溪市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爱国卫生运动等抓示范、树标杆,实施100个贫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项目,各县(市、区)每年创建2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和全市村庄的村容村貌,全市6131个涉农自然村(村民小组)进村道路通畅、环境卫生整洁,全部达到一档标准8条要求。截至目前,全市美丽乡村累计达137个,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加快推进。

长效机制 建立共治共享格局

为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守护美丽宜居乡村,玉溪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建章立制,构建长效管护机制。全市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建立了党建带妇建、小手拉大手、“5·20”美丽家园活动日、网格化、红黑榜、土地规划专管员、保洁员、“门前三包”、垃圾清运收费、公厕“三净两无一明”管护等规章制度,同时将农村公厕管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倡导建立农村人居环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从过去垃圾遍地的落后小村到如今节假日游客爆满的“网红”村,华宁县华溪镇甫甸社区下拖卓村的蜕变源于美丽乡村、“百千工程”“四位一体”、民族特色示范村等项目的实施,更得益于长效管护机制的构建。

2014年,华溪镇以下拖卓村作为试点,探索“双促双推中国梦”公民道德积分制,每季度末围绕居民履行义务、遵守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爱护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考评,并按照年度积分排名情况进行相应奖惩,教育引导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其后,下拖卓村又探索开展了以“布局美、绿化美、居室美、家风美”为标准的“最美庭院”评选活动,由镇级网格员、党员、村民代表组成评审组对参评庭院进行打分,获得“最美庭院”称号的颁发流动荣誉牌,通过“最美庭院”评选,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激励更多的家庭积极参与到“最美庭院”评选活动中,形成凝心聚力共建美丽乡村的良好氛围。

当建设美丽家园已成为共识,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提升人居环境已从政府作为转变为村民的自觉行动。“现在社区的巷道畅通了,绿化更好了,公共区域有专人打扫,垃圾也有专人清运,我们要做的就是搞好家里和房前屋后的卫生,让我们的社区更美。”红塔区大营街街道师旗社区居民任有成说。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