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红色档案|革命烈士张盾个人日记入藏市档案馆
发布时间:2021-06-23

翻看父亲的遗物,张征的眼角泛起了泪花。
翻看父亲的遗物,张征的眼角泛起了泪花。

这本日记是张盾在战斗岁月中的真实记录
这本日记是张盾在战斗岁月中的真实记录

6月18日,革命烈士张盾珍贵档案捐赠仪式在玉溪市档案馆举行。张征女士代表家人将父亲张盾烈士遗留下的一本个人日记和一张父母亲的合影照片亲手交到市档案馆馆长杨长利手中,杨长利为张征颁发了捐赠荣誉证书。

据悉,此次捐赠的张盾烈士的个人日记,是市档案馆近年来收到的文字信息量最大的一份红色档案。

父亲遗物最好的归宿

捐赠仪式上,张征女士小心翼翼地打开随身携带的包裹,一本保存完整、封面泛黄的日记本和一张黑白合影照片显露出来。张征拿起这张父母最后的合影照片看了看,用手轻轻抚拭了一下日记本的封面,随后将它们深深地抱入怀中。这时,张征的眼角泛起了泪花,多少年来无数次对父亲和母亲的思念之情也在此刻奔涌而出。

张征说:“今年4月4日,杨馆长建议我们把父亲的日记本放到市档案馆收藏,我们一时难以接受,但是看着发黄的页面和日渐模糊的字迹,经我们姐妹商议后,逐渐理解并同意了杨馆长的建议,决定把日记本捐献给玉溪市档案馆保存,认为这是它最好的归宿。”

“这本日记是父亲的遗物,今天它离开了我们,却投入了党的怀抱。”张征说,“玉溪市档案馆是玉溪市委、市政府档案保管的权威机构,我们相信,在这里,父亲的日记本会得到妥善的保管,并能发挥出它的作用。”

张盾烈士生平事迹

据玉溪史志资料记载,张盾,原名张儒珍,1923年生于河北省束鹿县周家营。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张盾随军南下,任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第一大队第一中队队长,他所率领的队员大多来自大学、中学的学生,对这些刚参加革命工作的青年,他都关心备至、体贴入微,深受队员爱戴。

1950年3月,张盾被分配到滇中区(今玉溪市)工作,同月11日任中共通海县委书记。当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组织上分配我到通海任县委书记,责任太大了。脑子里不由得想到,自己是不够资格。假如不是云南干部这样缺,决不会让自己这样干,别的县委书记资格都是很老的,自己可得好好地干,从实际中来充实自己。”

张盾担任通海县委书记以后,仍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与大家一起到大食堂吃饭,下乡坚持步行,亲自起草报告,亲自送生病同志到医院治疗,经常教育大家节约用粮。群众关系很好。

1950年4月18日,通海发生反革命武装暴乱。在情况危急之时,张盾坚守岗位,沉着指挥,很快平息了暴乱,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同年7月30日下午,张盾到二区(今杨广镇)指挥征粮工作,这时金绍云匪部派出以朱炎为首的13名反革命分子(其中4人伪装成解放军),叫嚷着有要事找领导干部商量,来到区政府电话室,其中一个亡命徒抬起小卡宾枪向张盾连开两枪。张盾虽然中弹,仍一只手握住话筒,另一只手欲拔枪反击,但终因身体不支倒了下去。牺牲时年仅27岁。

1951年,通海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将张盾的遗体移葬秀山。

父亲的形象与品格

“父亲牺牲的时候,我和姐姐还在老家。当时,姐姐张伟刚满3岁,我才1岁零4个月,而妹妹张红还未出生,我们的脑海里几乎没有父亲的记忆。”张征说,“父亲在我出生后就离开我们南下了,母亲也在我出生不久后追赶部队随军南下。”

“我们对父亲的认识了解,是从1950年3月7日父亲和母亲南下云南到达玉溪后拍的这张最后的照片,以及父亲的日记、父亲战友的回忆文章中得到的。”张征说,多年来,虽然三姐妹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疼爱,不能亲耳聆听父亲的教诲,但是父亲高大的形象、高尚的品格像阳光雨露,无时无刻不在照耀和滋润着她们,教导着她们。

父亲牺牲后,这本日记一直被母亲珍藏着,直到1964年,张征和姐姐到玉溪上高中后,第一个假期回到家里,母亲才把这本日记郑重地交到姐姐的手里。

“这本日记是父亲在战斗岁月中的真实记录,是父亲在战斗间隙和艰苦行军途中写下的,他凝聚着父亲的心血,留存着父亲的体温和脉动。翻开父亲的日记,里面没有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但处处能看出他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赤子之心,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把它珍藏在身边,它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张征说。

这是一份珍贵的红色档案

“张征女士及家人所捐献的张盾烈士的日记,不仅是一段珍贵的红色记忆,也是一份珍贵的红色档案。”杨长利说,这本日记收入馆内后,馆里收藏的张盾烈士的亲笔手稿数量达到了四份。同时,这也是市档案馆近年来收到的文字信息量最大的一份红色档案。

据杨长利介绍,这本日记记录了张盾同志1946年1月27日至1950年3月11日这段时间中的学习、战斗历程。从日记中可以看出,张盾同志坚持每天学习两小时,经常总结记录成绩、缺点、经验,以此做好工作。他爱学习、会学习,善于开展自我批评,会做群众工作,会做思想政治工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善于团结同志,坚决与敌人作斗争,有坚定的信念,拥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杨长利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把这份珍贵的红色档案保管好,用它来讲好革命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革命先烈的故事,讲好玉溪的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记者  沈建龙  文/图 )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