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永留大地红色精神融入血脉——寻访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马克昌故居
发布时间:2021-07-01

  “老讲解员”可存有正在为社区党员上课。

1931年4月29日,一个年仅25岁的共产党员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枪杀。面对丧心病狂的刽子手,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展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他就是出生于通海县河西镇汉邑村的马克昌烈士。    

25岁的马克昌为了党的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英名与山河永存。如今,斯人已逝,但他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被当地人广为传颂,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砥砺前行。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汉邑村,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沿着弯曲的小道找到马克昌故居。百年前,马克昌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与家人告别,走向革命的最前线。

在马克昌故居墙上发现的“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英雄事迹激荡人心

马克昌家境殷实,从小勤奋好学。小学时期在通海求学,1924年春,随经商的父亲到昆明,考入五四时期受新思潮影响较大、学生运动发展较快的成德中学,在这里他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9年,云南地方军阀各派系之间相互倾轧。7月11日,昆明城内北门街火药库发生爆炸事件。惨祸发生后,中共云南地下党立即成立由党员团员和进步青年组成的“七一一青年救济团”。马克昌作为救济团成员,积极参与到发放救灾物品、烧水做饭、募捐棺木安葬死者等行动中。同时在灾民中开展宣传活动,揭露云南地方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组织灾民与地方反动当局进行斗争。

1929年10月,云南地方反动当局与国民党中央派来的“慰问委员”王伯龄密谋策划,以慰问灾民为幌子,在云南讲武堂进行反共宣讲,把火药库爆炸事件转嫁给共产党,以此转移人民的斗争目标。为揭穿其阴谋,马克昌等人在会场上散发传单,高呼革命口号,揭露国民党的反共阴谋。

此后,国民党以惨祸是“共产党乘机暴动”所造成的为借口,大规模搜捕共产党员。按组织的指示,马克昌等一批党员团员、进步学生、革命群众被迫撤离昆明。马克昌回到汉邑村,白天下地和农民一起干活,夜晚在群众中宣传革命道理,团结了一批进步青年。1929年,马克昌根据地下党组织的指示,与年仅20岁的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告别后,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家乡,于1929年底到达上海。    

马克昌找到共产党在上海的组织后,在组织的安排下,与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在江湾一带开展革命工作。1930年,马克昌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上海市江湾区委书记,组织领导江湾一带的革命工作。    

1930年12月9日,马克昌参加“关于纪念广州暴动三周年”筹备会后回寓所时,被潜伏的国民党军警逮捕。被抓时,马克昌身上带有“关于纪念广州暴动三周年”的示威游行路线图,被搜身的瞬间他紧急将图纸塞进嘴里,但因被军警卡住喉咙未能咽下。马克昌在被押往上海市公安局龙华监狱羁押20天后,国民党当局以所谓“组织暴动案”首要分子的名义将其押往南京,囚禁在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在审讯中,马克昌严守党的机密,面对坐“老虎凳”、上电刑等种种酷刑,坚贞不屈。为保护同案难友,他把军警在寓所搜出的革命传单和进步书刊,都说成是自己的。    

1931年4月29日,马克昌被国民党反动派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判处死刑。刑场上,他拒喝“倒头酒”,拒吃“倒头馍”,高唱《国际歌》,高呼“共产党万岁”。临刑时,马克昌因不愿看到同案难友在自己面前倒下,要求首先处决自己。之后他连饮数弹,嘴巴被打烂了,手还在挥动着。牺牲时年仅25岁,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昌的遗骨被葬于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2 (1)

故居一角的百年古井。

坚定意志激励人心

马克昌故居里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讲解员”,名为可存有,他向记者提起汉邑村流传的两个小故事:其一是马克昌在昆明求学期间,每逢假期便会回到汉邑村,在村里组织“青年同乐会”,以唱歌、讲故事等形式将革命进步思想传播给有志青年,号召更多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扩大革命阵地。其二是马克昌每天早上都会到村子周边跑步,不管外面是什么天气,他都身穿短衣短裤,光脚跑步,最开始有些人不理解,觉得他“不正常”,后来才知道他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

马克昌出身富裕家庭,却一身浩然正气,这与他的家庭有极大关系。据传,其父是一位极其厚道的商人。马克昌少年时,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被国民党判处死刑前,马克昌还将自己仅有的钱钞、衣物、药品送给同监难友,并向看守要来纸笔,写下许多小标语,在赶赴刑场的路上散发,为革命事业尽自己最后的力量。

英雄事迹,激荡人心。提起马克昌,从学龄儿童到耄耋老人,从普通群众到党员干部,都对他的事迹耳熟能详。“我知道!我知道!马克昌烈士是我们汉邑村的人,1931年牺牲于南京,他的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在汉邑小学,提起马克昌的事迹和精神时,六年级学生杨艺娜争抢着说道。    

多年来,汉邑小学充分运用马克昌的事迹,多角度、全方位扩大马克昌精神的影响范围。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走进马克昌故居,聆听马克昌的故事,学习马克昌的精神;运用每周一“国旗下的讲话”时间,宣传马克昌的故事及精神;组织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学生走进马克昌故居,录制马克昌事迹小视频在学校播放。

汉邑小学教师郭艳红说:“学校举办类似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成长。在学习上,他们受革命精神的影响,明白坚持的意义;在生活上,学会团结和奉献。”    

“我在资料中看到,马克昌烈士牺牲时口中还喊着‘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他的大无畏精神激励着我,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希望以后可以为国争光!”六年级学生马凯说起马克昌时,眼中闪耀着坚定的光。

革命精神故乡传扬

“在汉邑村人的心中,马克昌是离我们很近又很远的一个英雄,为了革命事业,他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汉邑村人要坚定学习他的精神并传扬下去。”汉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旃朝林说道。    

马克昌故居位于汉邑村的中间位置,是一座典型的“一颗印”式建筑。从2014年开始,这座百年建筑共经历了5次修复,如今走进这座院子,青石地面、数不清的柱子和精美的房檐雕花,依稀可见曾经的大气与奢华。    

“村党总支要求每个支部每个月必须到马克昌故居至少学习一次,今年以来,江川区、红塔区等地的党员干部也多次到这里参观学习。”旃朝林介绍。    

汉邑村党员干部认为,马克昌精神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基层干部群众,日常所做都是最普通、最琐碎的工作,远远不及此高度。在多年工作中,他们继承和发扬马克昌的光荣传统,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启发了民众智慧,传播了红色文化,在群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也慢慢意识到,马克昌精神不仅是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也是工作时敬业奉献、生活中与人为善,更是无愧于心、无愧于人的一件件小事。 

近年来,汉邑村人居环境整治、灾后重建、乡村振兴、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工作均得以顺利推进。2018年“8·13”“8·14”地震中,汉邑村受灾房屋达500余座,截至目前已完成重建约80%。今年以来,汉邑村的160名党员在党总支的引领下,率先垂范,按时按质参与每周、每月、每季度的义务劳动,积极承担起网格长、网格员的责任,形成村庄保洁长效机制,努力打造清新美丽的家园。

马克昌精神,让汉邑村人深感自信与自豪。10多年前,家族后人马运堂出差时特意前往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瞻仰这位家族英雄。据他回忆,纪念馆内,设有马克昌的照片及他的英雄事迹等,特别是他从云南到上海以后的革命工作,记录得非常翔实。    

马运堂说:“我是马家人,马克昌烈士算是我的叔叔辈,小时候就一直听家里的老人讲他的故事,知道自己的家族里有这么一位英雄,我感到非常自豪。”    

在马克昌故居侧门外,有一个小广场,广场上,五星红旗飘扬着。每当有人前来马克昌故居参观时,便会在此重温入党誓词,学习马克昌精神。    

下一步,汉邑村将围绕马克昌烈士的英雄事迹,打造一系列红色景观,传扬马克昌革命精神。同时,建强基层党组织,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村庄红色文化内涵和红色旅游服务能力,推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改善村容村貌,打响汉邑村的“红色名片”。

记者手记

感悟先烈身上信仰的力量

□  何超

一个人,有了信仰,就有了奋勇前行的动力和披荆斩棘的勇气。年轻的共产党员马克昌面对死亡,长啸当歌,一身正气,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马克昌的事迹,让人充满敬意,一个25岁的年轻生命,胸怀大志于革命,立场坚定是非明确,不幸被捕后,在狱中受尽酷刑却坚贞不屈,用钢铁般的意志坚守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马克昌的一生是短暂的,但绽放出的却是灿烂夺目的光芒。

是什么给了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如此坚定的意志?是什么让正值青年的他献出生命亦无怨无悔?我想是信仰的力量。如果没有信仰,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没有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他如何能顶得住各种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有无数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赴汤蹈火、视死如归,他们为了彻底推翻黑暗的旧制度,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将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政治信仰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高于人生苦难,高于自身生死。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重温马克昌革命先烈的事迹,更应该铭记和学习,学习他们的信念和忠诚,学习他们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为了美好的生活,在奋斗之路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让红色印记永远留在大地,让红色精神融入民族血脉,成为人民群众奋力奔向美好生活的“精神内核”。    

如今的汉邑村,田地里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我想是马克昌的精神,是英雄的力量和信仰,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奋勇向前,创造美好生活。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