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网首页>>专题>>20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表

我爱这方水土这方人——记元江县咪哩乡大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玉溪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民警吕超

发布时间:2021-07-15

深夜走访农户。
深夜走访农户。

元江县咪哩乡大新村,距乡政府14公里,距县城34公里,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支撑不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以山区农业为主,是元江县两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20年3月1日,一个年轻人怀揣组织的一纸文书,告别3个月大的女儿,驾车3个多小时来到了大山深处的大新村,接过驻村扶贫的接力棒,将自己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这个年轻人就是玉溪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民警吕超。

□ 三木 文/图

用心用情服务群众

驻村第一晚,睡在村委会咯吱作响的木板床上,吕超辗转反侧,几近失眠。没了城市的喧嚣,村庄的夜色似乎比城里来得更早些,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剩下的只有树林里无尽的虫鸣,和刚到村子里的陌生感、孤独感。和少数民族群众语言交流不通怎么办?伙食差吃不惯怎么办?听说隔三岔五停水没办法洗漱又怎么办?妻子一个人会不会照顾不了年幼的女儿?一连串的问题困惑了吕超一整夜。

第二天早起跑步时,吕超遇到了准备下地干活的村民,用哈尼族语言简单地向他打招呼;遇到背着书包三五成群去上学的孩子们,礼貌地对他说“叔叔好”;遇到在做早饭的大娘,热情地拿出红薯硬要塞给他……眼前的一幕幕和想象中的好像不大一样,吕超心里悄悄地想。

这时,他看到一位大爷坐在自家门前的小凳上,拿着玉米,颤巍巍地往嘴里送,嘴角不时流下口水。吕超和老人进行简单交流,老人很吃力地手嘴并用比画着。在向老人的老伴询问情况后得知,大爷叫汪增文,是建档立卡贫困户,76岁,家里就他和老伴两人。大爷早年在工地上干活,落下了一身病,两年前中风后,双下肢基本失去了行动能力,现在吃饭、睡觉都要人照顾,家里三个女儿嫁人的嫁人、外出的外出,一年回家来看望老人两三次,家里全靠同样年迈的汪大妈一个人,每天种地挣取微薄的收入,还要辛苦操持大爷的生活。汪大妈告诉吕超,因为残疾证迟迟没有办下来,汪大爷的残疾人救助金至今无法兑现。

了解到汪大爷家的基本情况后,吕超心里很着急,每月上百元的补助对汪大爷这样的家庭来说,能缓解很大压力。他赶忙联系当地残联和医疗机构,弄清办理流程和具体事项。得知需要汪大爷本人到医疗机构检测证明后才能办理,吕超立即和一同驻村的队员商量,陪老人到医院做检查。可汪大爷家离村委会将近一里地,怎么把汪大爷挪到车里,这是一个难题。吕超没有犹豫,俯下身子:“来,大爷,我背你!”就这样,一里地的距离,吕超和同事一个背、一个扶,足足挪了半个小时,终于将汪大爷背上了车。到了县城,吕超和同事再次背起老人,办理证件照、拍CT、找医生做各项检查、到残联交材料。当残联的同志告诉汪大妈,手续已经完善,几天后就可以来拿残疾证时,汪大妈激动地握着吕超的手说:“小吕,感谢啊!要不是你们,我老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残疾证。”

晚上,吕超脑海里浮现的都是汪大爷感激地对着自己直点头的画面……明天该从哪里开展工作?该最先去走访哪些困难群众?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村民摆脱贫困?吕超牵挂得更多的,已从自己的小家变成了大新村这个大家。

走村串户融入群众

为了能尽快走进贫困群众心里,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吕超先从村组干部口中了解每户村民的情况,打通与群众沟通的基础桥梁,之后就是日复一日地走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次次走访,他与村内有微信的贫困户成了微信好友,提醒贫困户有困难随时联系。不到一个月,吕超对大新村的人口数、危改户、低保户、兜底户,以及村容村貌、种植养殖等情况摸了个遍。一年来,他先后走访贫困户1000余户次,行程千余公里,与贫困群众深深融在一起,从城里的白嫩小伙变成了小麦肤色的“村伙”,以至每次回去看望家人,妻子见到门外的他,第一句话总是心疼地说:“你看你,又让大新太阳晒黑一个色号了。”

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吕超第一时间赶赴大新村,与村组干部及当地群众一起,设置疫情防控监测站,张贴防控标语,24小时对村庄及过往车辆、进村人员进行消毒、实名登记、测量体温,对3户湖北返乡家庭实时监控、居家隔离,将全体村民按网格化管理动态监测,对有疑似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入户测量体温,确保村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3月份,因受疫情影响,部分贫困人口无法复产复工。艰难时刻,吕超和驻村队员一起,逐家逐户走访贫困户,动员有劳动力的村民尽快外出务工,有计划开展春耕生产的进行详细记录,对有就业意愿又一时找不到合适工作的贫困户推送县域内招聘广告。在驻村队员的共同努力下,疫情期间累计向上级争取并发放防疫口罩100个、消毒液100公斤、石灰粉200公斤,动员外出务工143户345人,有序开展春耕生产110户,达到了抓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的目标。

精准施策帮助群众

驻村一年多,吕超实地走访建档立卡户生猪养殖、红桃种植等情况,确保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精准到位。通过组织种植、养殖等各类培训,提高建档立卡户发展生产的技能,对于生产中遇到困难的农户,积极联系相关部门给予帮助。

通过实地考察研讨,吕超发现大新村的气候和海拔非常适合种植柑橘,于是制定了柑橘种植计划报上级部门。在挂包帮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为大新村建档立卡户发放了柑橘苗,并组织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同时,狠抓危房改造、人居环境提升等项目,认真普查各小组符合文件要求的C、D级危房户,动员他们进行危房改造。一部分危房户,由于思念观念等原因,不愿意对自己的危房进行改造,吕超和村组干部一起悉心劝导,告诉他们这是党和国家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居住安全的好政策。通过反复做工作,贫困户新房建起来了,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一次,村里文艺队邀请驻村工作队观看自编自演的哈尼族舞蹈,看到红红的篝火映在村民脸上,也映在了村民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里,吕超发自内心地笑了。

回想起大新村这一年的变化,村组干部金云批感触颇多:“砖房代替土房,大新村彻底告别了‘三无’时代,村民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还买了电视和冰箱。通过电视,老百姓每天都能听到党的声音,感谢党的好政策和帮助我们的好干部!”

今年5月,吕超结束驻村扶贫工作回到单位,一年多的坚守,让他对大新这方水土有许多不舍,对脱贫攻坚也有了新的认识。面对这个从陌生到熟悉的地方,吕超用自己的努力为村里的建设贡献微薄力量,虽然过程很艰辛、很劳累,还偶尔被人误解,但他明白,只要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群众就会为你点赞,他相信这方水土一定会越来越好。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