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丝绸古道上的“极边古镇”、“中国魅力名镇”、著名哲学家艾思奇故居、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全国环境优美镇、著名侨乡……云南省保山腾冲市和顺有许多“名片”。
在数不胜数的“名片”中,生态是一大亮点。“一路沿溪花覆水”“绿柳丛中穿紫燕”……这些颂扬和顺生态环境的诗词让人感受到了和顺厚重的生态文化;“有敢伐者头可斫”的“铁律”,充分展现了和顺对生态的保护意识。
和顺生物多样,湿地与山林珍鸟成群,村庄里四季鲜花开放,巷道里、庭院中花木盆景相映成趣,“人家尽在画图中”。优越的气候加上悠久的生态保护传统,使和顺成为多种动植物和谐共生的乐园,成为世人向往的生态之乡、宜居之地,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云南样板”。
“火山、旷野、窗外,龙潭、湿地、门前”。和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和顺地理环境独特,被黑龙山、来凤山、宝峰山、老龟坡、马鞍山“五山环抱”,有水箐头、酸水沟、龙眼头“三泉交汇”,有大盈江、三合河“两水穿流”。和顺还有大片湿地,满池芬芳,无论细雨蒙蒙、还是晴空万里,都别有一番“短堤杨柳含烟绿,隔岸荷花映日红”的诗意。
山明水秀、清溪绕村、河畔垂柳、夏荷映日、无限旖旎,难怪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对其赞曰:“远山莽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
和顺范围内的生物物种,几乎涵盖了腾冲所有的生物物种。就植物而言,最“普通”的当数香果树,是珍稀的油料作物,和顺人也喜欢将其作为绿化环境的树木来种植,月台上、巷道口常常会种有香果树,甚至有用其来命名的巷道。用树木命名的还有黄果树巷,槐果树巷等。
和顺人喜在河流边、池塘边、山坡上种树,有杨柳、垂柳、云南松、果松、飞松,还有桦桃、樱桃等,乃至于植物活化石银杏树、秃杉、水杉、红豆杉、罗汉松等,随处可见。各月台上还种有榕树、樟树等,尤其是元龙阁大月台上的高山榕和云南樟,被赋予了文化内涵,称之为“包容天下”“彰显个性”。
和顺还有很多从其他地方“舶来”的树种,最具代表性的是赵家月台旁边的“癣树”,中文名字叫“大穗岩豆”,已近百年,传为老华侨赵秀发先生从缅甸带回栽种的。
和顺至今还生长着一些古树群,其中首推张家坡的“千手观音”古樟树群,还有东山脚的“紫薇花古树群”,有数十棵,花开时节,一片姹紫嫣红,蔚为壮观。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和顺二十平方公里范围内,满目青翠、鸟语花香。东侧有一陷河,是生物多样性显著的湿地。陷河水草丰茂,“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野鸭水鸟时常在其间嬉戏。湿地常年有鹭鸶闲住,田埂、树梢、草丛、天空都会出现它们的身影。2020年年初,有摄影爱好者在陷河拍摄到濒临灭绝的鸟类——彩鹮,共有11只“同框”,它们时而慢步、时而将头探入水中觅食、时而与野鸭白鹭嬉戏追逐。湿地东侧路边,有一林杉木,近千只鹭鸶在这里筑巢栖息,被当地人称为“鹭鸶园”。刘萌堂先生在《忆江南》词中写道:“家乡好,最好陷河头,绿柳丛中穿紫燕,红莲塘畔卧青牛,结伴泛孤舟。”
十多年前,在龙潭下修建的野鸭湖,现已有野鸭等十多种、数百只水鸟在此栖息繁衍。
1940年,时任益群中学首任校长兼和顺图书馆馆长的寸树声倡导在大盈江和小河“禁渔”。今天的和顺鱼类资源丰富,漫游和顺水乡,“大鱼独行示闲暇,小鱼群嬉夸敏健”。夏日最适宜在河上泛舟,在万里红荷的映衬中“乐幽鱼群行,赏俊鸟横渡”,岂不乐哉。
清晨的和顺格外清新俊逸,从远处望去,山水相映、云雾氤氲、竹树环合、小桥流水、黛瓦粉墙,“人家尽在画图中”。
和顺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视生态保护,悠久的生态保护传统深入每个村民心中。除了硬核的“护树诗碑”外,以前还有一条“铁律”,即不占用坝子中的农田建盖房屋。亦有采石不破坏风貌、不砍山面子的树做柴的生态保护传统。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推进,随着腾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区的创建,随着和顺景区由“4A”向“5A”的迈进,和顺生态环境和动植物保护更加得到强化,和顺的生态文化将进一步得到弘扬,和顺成为云南乃至全国“生态文明”的样板,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