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我仿佛闻到了肉香菜美的味道,仿佛听到了炮竹声声炸响,感受到了岁月辞旧迎新的欢乐乐章。春节寓意着中国人的美好希望,凝聚着家家户户团圆的幸福美满,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祥瑞气息。
黄俊 摄
我留恋儿时过年的美好时光。六十年前我的家乡义广哨,杞麓湖东岸一个秀丽的小乡村。虽然乡亲们的日子还不算富裕,但朴实淳朴的乡风、民风,带着浓郁的乡情。进了腊月二十五,年味越来越浓。父亲和我到杨广街上买肉,办理年货。母亲和姐妹们则在家里缝制新衣裳,磨面打沙糕,蒸(捂)甜白酒,炸酥肉,准备好好过个年。春节来临时,我们村里家家都要打扫卫生,街道干净,屋里屋外焕然一新,气氛才祥和,生活才有进步,有希望。我们家也一样,我和两姐姐一起帮着母亲掸灰尘、槎洗门头、窗子,把家具摆放整洁有序,贴上红红火火的春联,尽管是老房子,但一家乐哉悠哉。当夜幕降临时,母亲点上一盏香油灯敬供在正堂上。这灯把屋内映照通明透亮,也照亮了我们一家的生活。 “大人爱栽田,小娃爱过年”。孩提时代的我,每逢春节到来时总是穿着母亲帮我缝制的新衣裳新裤子,奔跑在村里,看老先生书写春联的神态潇洒,听鞭炮噼里啪啦响彻云天。吃过年饭,村里的宣传队在场院里开始演出,全村人围坐在一起,就像现在的春节联欢晚会一样热闹;大年初一,在两个姐姐的带领下,我们到城里爬秀山,观高台。春节在我心里流淌着美妙的旋律,闪烁着诗的梦想。
卢贵谦 摄
卢贵谦 摄 在我五岁开始记事时,跟随着父亲、母亲和两个姐姐一道跨进村里的宋氏祠堂,参加生产队集体伙食团举办的春节大聚餐。我们二队的在西厢食堂办伙食,三、四队则办在东厢,聚餐时全村父老聚集在院子里把盏敬酒,互相祝福,浓浓的乡音、亲情和友情笼罩在大院里。我读小学后,每逢过春节,父亲总是要看我的成绩通知单,见我分数高,成绩好,他脸上乐开了花,发给我五块压岁钱作为奖励,并买鞭炮给我放。
当年大伙食堂全村老少聚在这里欢乐过大年 徐永明摄
父老乡亲欢聚吃年饭 徐永明摄 在以后的年月里,每逢除夕这天,母亲主菜做饭,五个姐妹帮忙,办理一桌丰盛的八大碗菜肴,那香味直钻鼻孔,让人垂涎欲滴。母亲摆上供,敬上香,焚烧金银财宝报答祖先,叩头行礼之后,喜庆的鞭炮声中,一家围在一起吃年饭,喝年酒,感受过年特有的滋味。吃完年饭,稍坐片刻后,走到门外,鞭炮声声,街上热闹异常,欢声笑语荡漾在村边、路头、大街小巷。人们穿着新衣服兴高采烈地走到街上,新年的祝福真诚,热情,喜气……
全家相聚团圆饭 徐永明摄 大年初一早上,放鞭炮,吃粑粑饵块、汤圆、 卷粉、甜白酒等甜食,意味着新的一年甜甜蜜蜜。晚上全村老少聚集在祠堂大院里,看花灯文艺演出,喜气洋洋,不亦乐乎。从大年初一直到正月十五,年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过完结束。
正月初一通海观高台 徐永明摄 如今,我已年近古稀,我们的祖国已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的伟大征程,我的家乡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经济振兴展现新画面,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天天都能品尝过年的味道。我自年轻时就一直喜爱摄影摄像,用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下身边发生的点滴变化,今非昔比,画面中过往和今朝,成为我对家乡深深的爱恋。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回归春节文化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春节是民族的根,春节是老百姓的魂,在这里亲情得到慰藉,梦想开始起航,春节为我们谱写生活的温暖诗篇。(通讯员 徐永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