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网首页>>专题>>2022>>玉溪英杰录>>新闻

玉溪英杰录 | 革命烈士马克昌的理想与人生

发布时间:2022-02-21来源:玉溪日报

1931年4月29日,在南京国民党反动派的刑场上,年仅25岁的马克昌英勇就义,将自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党的革命事业。

如今,英雄已逝,但他的英姿,仍屹立在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他的忠骨,埋葬在革命烈士陵园;他的精神,让一代代后人永远铭记!

省城求学,接受革命思潮洗礼

1906年11月6日,马克昌出生在河西县汉邑村(今属通海县)一个农商兼营的殷实家庭。河西是一个山川秀丽、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马克昌早年就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成长。

少年时期,马克昌在家乡的私塾读书。1924年,马克昌跟随经商的父亲到昆明,考入私立的成德中学。当时的成德中学,受“五四”时期新思潮、新文化影响较深,师生思想进步,学生运动蓬勃发展。

成德中学的求学时光,彻底改变了马克昌的人生轨迹。他生性好学、刻苦努力,一直成绩优良,在师生和学校地下党员的影响和教育下,他的思想进步较快,确立了投身革命的终身理想。

1925年,马克昌考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省师”)。当时,昆明有个叫“青年读书会”的社团,刚开始,会员只是把各种书刊集中起来,每晚聚在一起读书、交流学习心得。后来,随着进步学生聂耳、艾思奇、雷同等人的加入,读书会便发展成为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组织。马克昌经成德中学同学张淑良介绍,也参加了读书会。

1928年12月15日,马克昌在昆明参加运动会1500米田径赛获奖后留影。 (资料图)

1928年12月15日,马克昌在昆明参加运动会1500米田径赛获奖后留影。 (资料图)

早在16岁时,马克昌就与14岁的同乡姑娘向自芳结了婚,虽然是父母包办,但马克昌受新思想的影响,一直很尊重妻子。当时,还在昆明求学的他,每到放假回家就帮着妻子分担家务,结婚3年后,还征得家人的同意把妻子接到昆明同住。在昆明时,马克昌买来课本和字典,每天上学之余,就教妻子识字。在家里,夫妻二人一个教得仔细,一个学得认真,夫唱妇随,琴瑟和鸣;在外面,马克昌开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宣传革命思想。

受“青年读书会”的影响,马克昌每逢假期回到家乡,除了帮妻子分担家务,到田地里做农活,还把有志青年组织起来,给他们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督促他们进步。为了能有个好身体奉献革命,无论严寒酷暑,每天清晨,马克昌都身穿背心和短裤,光着脚,到沙沟里、碎石路上跑步。遇到有人询问,马克昌总是说:“我要练就一双铁脚板,将来才好走路。”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锻炼身体,同时也磨炼了自己的意志。

马克昌的行为,为思想保守的家人所不容,父亲命他退学经商,但他意志坚定,不但没有听命于父亲,还于192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后,马克昌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党团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中。

与敌抗争,历尽艰险远赴上海

1929年7月11日,正值夏天,这一天,昆明发生了令人悲痛的“七一一”火药库爆炸事件。大约下午三四点钟,一声巨响传来,天空中冒起了一团黑烟,遮了半边天。街道上到处是惊慌逃窜的人群,呼喊声、呼救声响成一片,昆明陷入了一片混乱。

马克昌、聂耳等人在混乱结束之后才了解到,原来是北门街江南会馆的火药库爆炸了。而爆炸事件的发生,源于军阀混战。

1927年开始,云南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历经反复夺权后,军阀龙云逐渐占据了优势地位,形式上统一了云南全省。

1929年7月,军阀胡若愚、张汝骥部队为了夺取云南政权,由四川进军,逼近昆明。为了守城,龙云把之前储备在城外的大批火药迁入城内的北门街江南会馆存放。为了搬运火药,他们动用了大量牛车,搬运途中,因牛车晃动,部分火药漏撒在沿途的路面上,路面上的火药又被牛车木轮来回碾压,导致火药燃烧,引发了这场严重的爆炸事故。

爆炸发生在城内的居民区,致使近千人遇难,上万人受伤,受损房屋不计其数,数以万计的居民无家可归。

此时,中共地下党成立了“七一一”青年救济团参与救灾,救济团的主要成员便是省师共青团员和进步学生。马克昌、聂耳、李国柱、刘希禹等人都参加了救灾。他们为灾民发放救灾物品、烧水、做饭、募捐棺木安葬死者,还捐出家里的财物购买药品医治灾民。在救灾的同时,马克昌、聂耳等人向群众宣传揭露事故的真相:军阀混战带来了这场大灾难。之后,他们又组织灾民与地方当局斗争。

与此同时,龙云政府决定将安置在土主庙、关帝庙和文庙三处的灾民集中到土主庙统一管理,强迫灾民转移,引起了灾民强烈不满。于是,灾民也开始起来斗争。

龙云政府却以为这是“七一一”青年救济团鼓动灾民起来反抗政府的结果,于是开始逮捕、迫害救济团成员,说他们是“共产党”。针对有威信的学生领袖,他们不敢公开逮捕,而采取尾随跟踪、暗中抓人的办法。消息传开后,赶来援救的进步学生和灾民包围了警察二署,双方僵持不下。龙云政府迫于压力,最后只好放人。

1929年10月,云南地方当局与国民党中央政府派来的“慰问委员”王柏龄密谋转移斗争目标,在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召开名为慰问实为反共的大会,意图将“七一一”火药库爆炸事件的祸水引向共产党。为了揭露敌人的阴谋,马克昌、刘希禹等人参加了冲击会场的斗争。他们在敌人演讲的时候高呼革命口号,无所畏惧地在会场上发传单,戳穿了敌人的反共阴谋。

恼羞成怒的反动当局,不仅将没能逃离的群众扣留枪杀,还大肆抓捕革命志士。这段时期,白色恐怖笼罩着昆明。马克昌等人因参与革命行动被秘密监视。因此,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马克昌与一位湖南籍同志一起离开昆明回到家乡通海。

回到家乡正值秋收时节,马克昌便与湖南籍同志一起挽起袖子下田干活,他们在割谷子、挑稻草的时候,也不忘向家乡群众宣传“共产党来了分田分地给穷人”的革命思想。

中秋节当天,马克昌在家里组织“中秋节青年同乐会”,邀请村中的青年一起唱歌、跳舞、讲故事,宣传革命道理。

不久,白色恐怖蔓延到了通海。中秋节过后,马克昌与湖南籍同志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出发前往上海。马克昌义无反顾离家投身革命的行径,再次遭到了家人反对,但他以坚定的意志,以几乎与家人决裂的态度,勇往直前。

临行前,马克昌与湖南籍同志留影,照片上的马克昌和朋友,赤着脚、穿着短裤、背着挎包,俨然一副准备长途跋涉的模样。

他们走后不久,有消息传到通海,说马克昌用完了路费后,便在途中给人打工攒路费,生了癞疮,满身脓肿,没钱医治,被人扔在一间破屋里等死。马克昌的弟弟听到消息后,带上钱和药品前去救治。病治好后,马克昌又重新出发,辗转广州和香港,终于在1930年到达了上海。

马克昌抵达上海后,往老家寄回一张与战友的合影和一封信,照片背后写有八句话,最后一句是:“我们过着又寒又冷的冬天,我们的生命永远向前。”由此可见,马克昌对革命事业充满了信心。

光荣入党,组织革命斗争被捕

在上海,马克昌一面寻找党组织,一面继续参加革命活动。之后,云南籍的同志刘希禹、陈仲模也先后到达上海。两人都是马克昌在昆明参加革命活动时的战友,他们在革命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确立了一起投身革命的理想。

刘希禹(后改名刘希雨)为人诚挚热情、正直勇敢,读书时期爱好读革命书刊。受革命思潮和当下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双重影响,他积极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陈仲模(原名陈凯)与马克昌一样,受成德中学进步思想的熏陶,思想觉悟迅速提高,积极参与到革命活动中。

马克昌(前排左一)与友人合影。(资料图)

马克昌(前排左一)与友人合影。(资料图)

在上海期间,马克昌、刘希禹、陈仲模三人找到组织不久,就一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马克昌担任中共江湾区区委书记,刘希禹任中共江湾街道支部书记。在江湾一带,他们广泛开展革命工作,组织领导了一系列革命斗争。

1930年11月17日,中共江南省委发出通告,要求上海各区委召开筹备会,动员工人、学生和革命群众积极参加纪念广州起义三周年活动。同时,印发传单,呼吁“大家一致罢工、罢课、罢耕、罢操、参加南京路大示威”。马克昌等中共地下党的负责人连日奔走于各个高等学校,动员革命师生投入活动。在他们的感召下,江湾一带许多大学的进步师生纷纷走出学校,到工厂、农村联络广大工农群众参加活动。不断高涨的革命形势,引起了敌人的密切注意。

1930年12月9日,马克昌在参加完纪念广州起义三周年活动筹备会返回寓所时,被国民党特务跟踪。在被捕的瞬间,马克昌迅速将身上携带的纪念广州起义三周年示威游行路线图塞进嘴里,不料被特务卡住喉咙,没能咽下。

与马克昌同时被捕的,除了刘希禹、陈仲模外,还有刘瑞天、刘辉炜、傅历时等9人(其中7人为云南人)。被捕后,他们被反动军警押往上海市公安总局拘留所羁押。12月28日,马克昌等人与先期被捕的20名革命志士一起被反动派以“组织暴动罪”从上海押解到南京小营子陆军监狱,1931年3月又转到南京江东门外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

大义凛然,高呼口号壮烈牺牲

在狱中,马克昌、刘希禹和陈仲模没有气馁,他们心怀“对于革命者,坐牢就是最好的学习和休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持学习和锻炼,随时准备着出狱后再次投身革命。不仅如此,马克昌等人还时刻关心同监难友,鼓励他们要相信共产党,要相信革命必胜,要做好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准备。

审讯中,面对敌人的“老虎凳”、电刑等酷刑,马克昌以钢铁般的意志,坚贞不屈地同敌人抗争,严守党的秘密。因为敌人在他们的住所搜出了一批革命传单和革命书刊,为保护同案难友,争取难友轻判和无罪释放,马克昌一个人承担了全部责任,主动表明革命传单和革命书刊都是他的。

1931年4月29日,反动派依据所谓的“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宣判马克昌、刘希禹、陈仲模三人死刑。宣判后,三人镇定自若地将各自的钞票、衣物、药品、书籍等送给同监难友,以视死如归的决心在就义前写下了壮烈而深情的遗书。走出监房时,三人拖着脚镣,边走边与难友点头诀别。看到哭泣的刘辉炜时,马克昌坚定地对他说:“哭什么,刑满出狱后,继续革命!”然后便昂首挺胸,义无反顾地走上刑场。

在刑场上,马克昌拒喝“倒头酒”,拒吃“倒头馍”,因为不愿看到两个战友在自己的面前倒下,马克昌要求首先枪毙他。临刑时,马克昌慷慨激昂地高唱《国际歌》,同刘希禹、陈仲模一起高呼:“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等革命口号。敌人残暴地对他开枪,马克昌连中数弹,嘴巴被打烂了,手还在挥动……随后,刘希禹、陈仲模也英勇就义。

牺牲时,马克昌年仅25岁,刘希禹年仅22岁,陈仲模年仅20岁,都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三位年轻战友的壮烈牺牲,让狱中难友没有一个不流下悲愤的眼泪。

女承父志,英雄正气代代传扬

马克昌牺牲后,他的父亲怕他的死连累家人,便对他的妻女封锁了消息。向自芳带着女儿马丽佳,苦等了十余年。到了1947年,马丽佳辗转得知父亲牺牲的消息后,也不敢把这个噩耗告知母亲。

直到1949年,因为祖父不同意她上大学,冲动的马丽佳才将父亲牺牲的消息告知了母亲向自芳。为了继承父亲的遗志,她留下一封信,悄悄前往新平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滇中独立团。

1950年,马丽佳从玉溪军分区转业回到家乡,在通海县河西中学任教,陪伴在母亲向自芳身旁。

1972年5月,马克昌烈士的遗孀向自芳(左二)、女儿马丽佳(左三)在雨花台烈士陵园留影。 (资料图)

1972年5月,马克昌烈士的遗孀向自芳(左二)、女儿马丽佳(左三)在雨花台烈士陵园留影。 (资料图)

在短暂的一生中,马克昌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残暴统治,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奋斗不息。最后,在刑场上面对全副武装的敌人,他宁死不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革命战士雄伟悲壮的正气歌,大义凛然地倒在反动派的屠刀下,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慷慨就义。

马克昌的精神,是视死如归,是坚定不移,是英勇不屈;他身上展现出的,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风华正茂的他,以铮铮铁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不能不使人肃然起敬。

50年后,马克昌的难友张沈川回忆说:“马克昌同志视死如归、从容就义的大无畏精神,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和教育。他的革命英雄形象,直到现在还经常呈现在我的眼前。”

为了革命事业,马克昌妻女守望了近20年,同样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她们的精神,同样值得铭记和学习。(记者何超)

史料提供、文本审阅:玉溪市委史志办


编辑:刘玉霞 王雪峰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