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废旧轮胎美化变花盆、村道大清扫、绿植全覆盖等活动,何家村面貌焕然一新。
从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到宽敞整洁的兰英步道,从书写着孙兰英、王旦东英勇事迹的灯牌到“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的宣传展板,在易门县小街乡小街村委会何家村,红色文化氛围分外浓厚。
近年来,何家村立足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突出党建引领,以“红色项目”刷新村庄“颜值”,以“红色治理”筑牢治理根基,以“红色支部”引领发展航向,积极打造特色生态宜居村庄,持续点亮乡村振兴梦。 擦亮生态宜居新底色
每天晚上,群众王建英都会和丈夫沿着兰英步道,到孙兰英烈士纪念馆广场散步。热闹的广场上,有的群众伴着音乐跳起广场舞,有的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唠唠家常。“多亏政府为我们修了进村的道路,过去路窄得小车都进不来,又全是土路,下雨天完全没办法走。现在修了宽阔的水泥路,村内墙面统一刷成红色,建成休闲的小花园,家家户户门前种上花草,我们村变得像景区一样,日子别提有多舒适了。”提起村子这些年的变化,王建英打开了话匣子。 以建设宜居宜业的红色美丽村庄为契机,何家村将红色资源、红色旅游与田园风光有机结合,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去年,兰英步道建成,进一步提升了村庄主干道绿化美化水平。通过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废旧轮胎美化变花盆、村道大清扫、绿植全覆盖等活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拆临拆违工作启动以来,何家村866平方米危旧闲房火速变身为一个个小菜园,长势喜人的蔬菜为村里增添了一抹亮色。 “村里越变越美,群众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步增强。现在大家都能自觉爱护村内环境,我们每月组织一次党员干部群众集中大清扫活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也很高,文明实践已蔚然成风。”何家村小组组长王云周感慨道。 筑牢基层治理新根基
以党组织为依托,何家村设立1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和2名网格员,不定期对社情民意、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进行巡查摸排并及时上报处理。以季度为周期,评选出环境保护、睦邻家和、公益奉献、乡风文明、自治守法的“五美”家庭,并上榜公示。通过“红黑榜”“党员示范户”评比、制定“党员示范承诺”等举措,建立“党员巡护、村民自护、网格管护、村委维护”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评比让民族团结一家亲、村规民约、‘四会一队’等制度切实落实到村庄管理和村民生产生活中,有力夯实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根基。”小街村党总支副书记范云周介绍。 此外,何家村的“村党总支+网格+红色驿站+红色广播”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群众随时随地能听到党的政策,学习党的理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浸润作用,着力推动红色思政课进支部、进小组、进家庭,大力滋养文明新风尚,村民的文明素质得到大幅提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妇女之家、农家书屋的德育优势,实现家庭和美、邻里和睦、村组和谐的美好愿景。“过去,村庄群众时不时会出现争吵,随着基层治理格局持续完善,何家村已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正应了那句话,‘远亲不如近邻’。”谈及村庄今日的和谐景象,王云周眼中盈满笑意。 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何家村耕地面积较少,过去以种植烤烟、玉米、冬早蔬菜和畜禽养殖为主,群众收益较低。2021年,在小街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何家村开始探索种植金丝皇菊、贡菊等高效经济作物。去年,金丝皇菊实现亩产干花80公斤,亩产值达8000元,在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同时,也为村庄注入了产业致富活力。 “何家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较多,在家务农劳动力年龄偏大,种植菊花市场行情好、经济价值高、需投入的劳力较少,适宜在何家村推广种植。此外,在以何家村为代表的孙兰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附近种植菊花,也为下步发展观光农业、助推红色文旅与生态农业融合发展打下基础,将有效赋能乡村振兴。”小街乡党委副书记周晓华介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现在的何家村处处生机勃勃,户户干劲十足。“我们村这几年铺了路,装了路灯,墙面也美化了,到处干干净净,村子更宜居了。相信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群众秀光选对村庄未来发展信心满满。(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诗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