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呼吸就是我们的生命。事实上,人的生命旅程,就依附在这最简单的一呼一吸之间。
资料显示,不吃不喝,人类生命极限为七天左右;而如果不能呼吸,极少有人能挺过三分钟。
失去呼吸的空气,对人类来说只是极端境遇。普遍的情形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看到蓝天白云的日子越来越少,各种因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如影随形。
只有那些在雾霾天气或落尘环境中生活过的人才会真正懂得,生活在蓝天下是何等幸福,能呼吸清新的空气有多么可贵。
2018年6月,国务院提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玉溪由此拉开了蓝天保卫战的序幕,三年行动到目前为止已告一段落,玉溪以高标准要求在保卫战中取得了佳绩。为了让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玉溪大气污染防治的决心不移、措施不变、力度不减,今后将继续唱好“大合唱”、打好“组合拳”,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守护蓝天。
经过多年努力,玉溪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玉溪日报通讯员 潘泉 摄
保卫蓝天任重道远
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春文告诉记者,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和空气。缺水,尚可通过工程进行调度,或通过运输提供补充,而洁净的空气却没有办法大规模调运供给。清新的空气是最无价的生态产品,守护好蓝天,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最普惠的福祉。
20世纪90年代,有国外学者提出环境与经济间存在倒“U”型关系: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过慢时,空气质量处于良好的状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空气污染直线上升;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趋于稳定,环境保护开始受到重视,随之空气质量又逐渐变好。
这一说法早已在众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证实。
通过查阅资料和采访调查,记者发现玉溪空气质量的变化,确实有一条清晰的倒“U”型轨迹:20多年前,空气质量呈恶化趋势;而在20多年后一个时段,空气质量逐步向良好回归。
强力扭转恶化势头,通过治理逐步改善空气质量,玉溪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引导淘汰落后产能。“十三五”以来,玉溪市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24万吨、粗钢产能456万吨、水泥熟料358万吨、平板玻璃454万重量箱、磷酸5万吨、黄磷0.52万吨、焦炭25万吨、石墨电极0.2万吨、铜冶炼5万吨、铁合金1万吨、造纸1.3万吨、石灰1万吨。玉溪中心城区推进“退二进三”工作,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区44户化工、水泥、钢铁等企业先后关停或搬迁。
废气排放不再放任自流。我市先后组织完成对钢铁、水泥等重点排污企业脱硫脱硝治理,对造纸、有色金属冶炼、焦化、化工等10个行业的103户企业进行达标排放评估,并通过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的实施,大力推动企业生产技术和污染防治水平提升,实现污染物减排,逐步减轻企业生产对大气污染带来的损害。
引导企业将大量燃煤锅炉淘汰。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区燃煤锅炉78台、县级城市建成区燃煤锅炉38台全部淘汰。
机动车尾气治理走在全省前列。2017年,我市建成全省第一个机动车排气污染检验信息系统;2018年,我市全面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检验。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共建成机动车排气污染检验机构25家82条检测线,实现全市全覆盖。2019年,建成云南省首个黑烟车智能监控识别系统,对尾气排放超标车辆实施重点监管。
为弄清空气污染源,从而对症下药,实施有效治理,从2014年8月起,玉溪市环境监测站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对玉溪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物来源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解析工作。2017年9月,《玉溪市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物源解析及污染控制对策研究》完成,为大气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精准的决策依据。
自2018年国务院提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起,玉溪就在全省率先开展大气污染物源解析及污染控制对策研究,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能对症下药、科学决策。玉溪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科长张春丽告诉记者,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中,玉溪各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有的放矢,让大气污染治理更加科学有效。
数据显示,与2014年相比,2021年,玉溪中心城区二氧化硫由每立方米25微克降至9微克,二氧化氮由每立方米20微克降至19微克,可吸入颗粒物(PM10)由每立方米41微克降至36微克,细颗粒物(PM2.5)由每立方米23微克降至21微克,一氧化碳由每立方米3.1微克降至1.5微克。
玉溪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然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却不能松懈,毕竟旧的污染源防治尚未克竟全功,新的污染源还在源源不断出现。而且,目前我市的大气污染防治网还算不上强大,稍有懈怠便会让来之不易的蓝天保卫战成果功亏一篑。
为了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玉溪大气污染防治决心不移、措施不变、力度不减,唱好“大合唱”、打好“组合拳”,决心打一场守护蓝天的持久战。
玉溪环球彩印纸盒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挥发性有机物(VOCs)采集设备。
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大气污染防治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有效阻断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物进入空中。如果绿色产业多些,大气污染治理的难度便会小些。近年来,玉溪花大力气调优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推进绿色发展,从根本上减轻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首先,继续优化产业布局。我市以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为先导,合理确定全市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通过“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行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全市1个高新区和10个工业园区均已开展规划环评,园区内新改扩建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环评均满足区域、规划环评要求。
其次,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我市通过产能置换,进一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有序化解过剩产能,继续深化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引导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磷化工等行业的骨干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提升装备水平,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再次,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大力推动铁路货运重点项目、钢铁行业铁路专用线建设和多式联运。目前,玉溪市境内建有玉蒙铁路、玉磨铁路,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玉溪新兴钢铁有限公司建设了铁路专用线,大宗货物运输不再全靠汽车,减少了燃油消耗及机动车尾气排放量。
此外,继续推进“能源革命”,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普及。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全面推进城乡“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引导工业企业利用天然气。目前,玉溪市有天然气企业15家,全市累计建成天然气管网654.91公里,其中,城镇燃气管网465.91公里、天然气支线189公里;建成各类燃气场站22座,通天然气居民用户8万余户、工业用户120户、商业用户304户。
重点企业安装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的废气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实施全天候监测。
源头管控细致入微
从源头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施严格管控,推行清洁生产,这是我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关键。
加强扬尘综合治理。一是深化建筑工地扬尘管控,落实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建立工地管理清单,加强建筑工地监管,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二是加强道路扬尘管控。在城市建成区强化洒水、机械化清扫等防风抑尘、降尘措施,使玉溪中心城区道路冲洗、洒水降尘治理步入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
与自然扬尘相比,治理工业污染物难度更大。
“印刷车间散发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不仅难闻,如果不处理直接排入大气,会凝聚成臭氧。”玉溪市生态环境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胡斌告诉记者,近地面臭氧不仅破坏农田生态系统,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还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2021年7月,玉溪环球彩印纸盒有限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经理石献忠介绍,当设备运行时,生产车间内的废气会被抽取,通过管道集中到燃烧炉进行焚烧处理。然而,通常情况下收集的废气浓度难以达到燃烧条件,必须通过添加柴油助燃。为此,企业每年需投入30多万元对废气进行焚烧处理。
近年来,我市推进包装印刷、制药、工业涂装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20户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单位完成治理。另外,加油站、油库油气回收治理配套设施也相继完成,共建成油库油气回收治理装置2套、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装置220座(套)。
2019年10月,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360平方米烧结机烟气脱硫脱硝EPC工程开工。该项目投资1.5亿元,采用湿法脱硫脱硝工艺,投入使用后每年可减少烟尘384吨、二氧化硫14064吨、氮氧化物1440吨。
为推行清洁生产,我市全力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将辖区钢铁企业全口径纳入改造范围,督促企业编制改造实施方案,明确改造内容、完成时限等。全市涉及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企业9户,涉及改造任务114项;全市开展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焦化、铸造等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排查,建立无组织排放清单和管理台账,对物料(含废渣)运输、装卸、储存、转移和工艺过程等无组织排放实施深度治理,共完成23户企业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工业炉窑管理清单,完成治理任务48项;将“散乱污”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通过开展拉网式排查,共完成治理任务153户项。
2017年9月,玉溪市环境监测站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完成的《玉溪市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物源解析及控制对策研究》中PM2.5污染源构成。
严管巧管保卫蓝天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当然得用好用足执法这个“利器”和“重器”。
近年来,我市致力于监测方式现代化建设,一是加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站点监测网络建设,全市建成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14个,实现了玉溪中心城区、县(市、区)监测站点全覆盖;二是强化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建设,在全市72家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废气在线自动监测设备205台(套),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
“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群众利益,百姓眼里容不了沙子。”陪同记者到企业采访的玉溪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李鑫告诉记者,真正的“天眼”是广大群众,执法支队近年来查处的企业逃避监管、违规偷排废气等案件,大多数线索来自群众举报。
近年来,我市坚持铁拳治污、铁腕执法,聚焦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行业和重点问题,加大生态环境违法查处力度,始终对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终极力量。一方面,通过严格执法,倒逼企业和业主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治理污染,要以法律为武器,用法治力量保卫蓝天。另一方面,通过大量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唤起了群众保卫环境、维护自身生态权益的意识。
大气污染防治,除了严管,还需要巧管。
李春文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探索,生态环境部门对玉溪大气变化的一些规律有了深刻认识,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抓住关键时间点发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春节期间管好烟花爆竹燃放,3、4月间臭氧容易超标,要在前期集中治理二氧化物和氮化物超标排放问题(如汽车尾气排放),10月份细颗粒物(PM2.5)常常上升,要从钢铁、水泥等行业达标排放,道路、工地扬尘,以及垃圾、秸秆焚烧等环节加以治理。
另外,对重要区域实施重点监管,好钢用在刀刃上。例如,红塔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内建筑工地、企业数量众多,机动车保有量大、过境车辆多,空气质量监管和治理难度大。于是,红塔区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继续针对当前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区域、领域,组织相关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倒逼企业、业主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同时,突出抓好建筑施工、道路运输、裸露地扬尘污染防治,巩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秸秆禁烧、燃煤锅炉淘汰等治理成果,持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玉溪市生态环境局红塔分局自然生态防治股股长王涛介绍,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红塔区空气质量监测指标在全省州(市)中的排名稳步上升。
大气污染治理是一场长期的攻坚战,经过多年努力,玉溪大气污染治理不断向纵深推进,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但是,无论是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是着眼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玉溪有决心和能力守护好蓝天白云,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定生 文/图)
短 评
守护蓝天需要唤起更多公众参与
□ 汪启
长期以来,环保工作较为注重从技术和政府管控的角度来治理环境,在驱动企业自主践行方面相对不足,而在唤起社会公众参与方面的工作更需要加强。
首先,让广大群众做环境保护的监督员。目前,除一些污染受害者外,广大群众参与环保的意识不强。群众广泛参与,如同天眼高悬,由于污染源分散,生态环境部门很难及时发现问题,而那些违规排放的“猫腻”却很难逃过群众的眼睛。
其次,让广大群众做环境保护的践行者,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改良烹调技艺,倡导低油烟、低污染、低能耗的饮食结构;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再次,让广大群众做环境保护的宣传员,推广环境友好型消费品,引导普通消费者的选择购买行为,并利用消费市场取向对生产的影响力,向生产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淘汰落后产品。
守护蓝天,需要唤起更多公众的参与热情。毕竟,每减少一点污染物,我们的天空便多蓝一分。
编辑:刘玉霞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