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路上的迭所村
发布时间:2022-08-29来源:玉溪网

峨山县大龙潭乡迭所村地处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曾经存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发展思路不清等问题,导致迭所村贫困发生率高,在脱贫攻坚期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为摆脱贫困,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迭所村建立了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5年共投入项目资金4136.57万元,脱贫攻坚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19年末,迭所村建档立卡户93户299人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实现清零。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迭所村,而今正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村庄风貌、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及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在这里越走越宽阔。

产业调整助力乡村振兴    

初秋时节,迭所村委会河口村民小组种植的水稻、甘蔗、玉米像一块块镶嵌在大地上的绿宝石,眺望远处,错落有致的民居与风光旖旎的田园交相辉映,绿油油的庄稼与远山近树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要是你们一个多月后再来,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大自然的调色板会将这里的田野变成一片金黄。”迭所村团总支副书记李晟有对记者说,“现在我们这里没有一块地是撂荒的,大家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

据迭所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方春富介绍,迭所村地处绿汁江流域,近年来,利用干热河谷的自然优势,按照“平坝蔬菜、半山水果、山顶畜烟”的发展思路,做强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迭所村现有耕地面积3785亩,人均耕地面积2.6亩,主要经济作物以烤烟和冬早蔬菜、水果为主,其中种植三华李1661亩、核桃2000亩,种植豌豆、四季豆、番茄、辣子、小瓜、洋葱、青玉米冬早蔬菜2500余亩。养殖业方面,主要以生猪、山地鸡、稻田鱼等为主,通过土地流转引进了一家牛蛙养殖企业。

4 副本

大塔克冲小组的牛蛙养殖基地。

“2019年,我们经过考察,发现这里的气候、水质等条件都适合牛蛙养殖,于是便分批流转土地建设牛蛙养殖基地,截至目前,共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用于牛蛙养殖。”迭所村委会大塔克冲小组的牛蛙养殖基地负责人方世杰告诉记者,“养出来的牛蛙销路基本不愁,市场需求量很大。”    

“这里的气温在22摄氏度至30摄氏度之间,温度比沿海地区低,牛蛙生长得慢一些,可以延后上市,价格会更高一点儿。”基地的技术工人杨龙飞告诉记者,他是从福建漳州过来的,对于养殖牛蛙来说,这边的气候条件和沿海地区相比各有优势,产量虽会低一些,但价格会更高,只要用心做好管理,养出来的牛蛙品质也是非常好的。

“去年,产量是200多吨,售价约25元每公斤,有400多万元的收入。”方世杰说,现在喜欢吃牛蛙的人越来越多,市场行情很好。在方世杰的带动下,迭所村已有不少村民开始养殖牛蛙,并形成了“公司+养殖户”的模式,公司从种苗、饲料、技术、销路等全程提供服务,为养殖户解决了后顾之忧,充分带动村民养殖积极性,让大家一起致富。

0 副本

“公司+养殖户”的模式,让大家一起致富。

据方春富介绍,迭所村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统筹作用,持续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在全乡率先完成村办公司——峨山县象程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与挂牌,积极探索公司运营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盘活固定资产攀枝花蔬菜交易市场,辐射绿汁江领域农副产品交易需求,扩大蔬菜产销规模,扩宽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同时,采取群众下单公司买单的方式刺激公司发力,使公司服务项目更加贴近群众需求。

多元保障铺平发展道路

“以前都是泥巴路,下雨天非常不方便,现在铺上了砂石,比以前好多了,明年还要铺成水泥路,到时候就更方便了。”迭所村委会大平田小组村民柏汝学说。对于这些年村子里的变化,他深有感触,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他和村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的泥巴路不见了,完善的灌溉设施让种地省力也更加节水,自来水管网改造让家家户户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要想发展好产业,就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年来,我们这里实施的道路建设、水利灌溉等工程为产业发展铺平了道路。”方春富说。据介绍,在脱贫攻坚期间,迭所村共投资1648.3万元扶贫资金修建机耕路25.737公里,其中进村硬化道路5条、投资1305.3万元,铺设机耕砂石路4条、投资201万元,农开工程投资142万元,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在水利灌溉工程方面,累计项目投资1345.36万元,实施迭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农业灌溉工程,建设6条农业灌溉沟渠三面光沟全长32.393公里。此外,投资366万元进行了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安装一户一表,解决了全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让村民在发展农业种植上得到了实惠,而农技、就业技能培训以及就业指导等工作的持续开展,更是为当地村民拓展了致富技能。

3 副本

在迭所村进行的农业技能培训。    

“化学预防主要使用代森猛锌加多抗霉菌加腐殖酸……”8月5日,在迭所村委会二楼,来自昆明立新职业培训学校的老师正在给村民开展蔬菜田间管理培训,课堂上,村民们聚精会神地听讲,认真做好笔记,遇到不懂的地方,积极向老师请教,为期8天的课程,大约有60位村民参加。“我们培训的课程内容很多很丰富,包括农机操作、农药配比等实用技术,让村民不仅学到更多生产知识,还通过学习能有效避免机械误操造成人员受伤。”李晟有告诉记者。    

据介绍,为提升种植户的技能水平,迭所村大力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提升村民种植蔬菜、水果、烤烟的技术水平;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组织贫困户参加县、乡及就业部门组织的养老护理、厨师、电焊技能、经营管理、微耕机修理、家政等培训;提供就业信息,积极宣传外出务工的岗位信息,组织引导村民外出就业;对全村92人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400余万元,用于发展生产和创业。    

方春富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发展蔬菜种植,目前,正在实施攀枝花蔬菜交易市场建设项目,预计今年底完工,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以迭所村为中心的农副产品交易条件。

回乡青年注入年轻活力 

1 副本

村民们正在帮柏增伟割韭菜。

“这样的天气不用等到太阳落山,现在就可以下地了。”一场雨后,太阳躲在云彩背后,空气清爽宜人,在90后小伙柏增伟的召唤下,迭所村委会大平田小组的10多名村民手持镰刀,来到柏增伟的韭菜地里唰唰唰地开始割韭菜,3吨的订单量在镰刀不停地挥舞间很快就完成了,忙着装袋的柏增伟干劲十足。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迭所村委会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这些利好吸引了像柏增伟这样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从出门在外的打工人到回乡创业的青年人才,柏增伟依靠家乡的田地闯出了一番天地,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年轻的活力,广袤乡村回馈他们以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2 副本

返乡创业的柏增伟(右一)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年轻的活力。

作为返乡创业的年轻人,柏增伟有着年轻人独有的优势: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在外打拼的经验,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芒果地套种韭菜就是他返乡创业的首次尝试。“我们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条件好,水资源丰富,种植芒果有很好的前景。”柏增伟告诉记者,“由于我的芒果树种得稀疏,我就萌发了套种的想法,近年来,我们这里发展起来的韭菜种植很有前景,所以就决定套种。”   

今年,柏增伟的芒果开始试挂果,加上套种韭菜的收入,一年每亩可以实现过万元的收入,此外,加上果树种植,在柏增伟看来,这比在外打工强多了。“家中有四五十亩土地,目前,种植了20多亩烤烟、11亩韭菜,韭菜年产30吨左右,还有芒果、洋葱、豌豆等作物,一年毛收入在20万元左右。”柏增伟告诉记者。      

同柏增伟一样的返乡青年还有李晟有,他2017年返乡创业,栽种了10多亩的三华李,每年也有10多万元的收入。“村里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尤其是水利、交通越来越方便,我很看好这里的种植业发展,未来肯定大有可为。”李晟有告诉记者。    

在李晟有看来,现在迭所的农业发展前景很好,当地也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出不少适应当地种植的经济作物,作为年轻人只要肯干,回到家乡种地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近年来在不断增加,大家都看好这片热土,随着种植观念的转变,种植作物不再停留在原来的‘老三样’——玉米、烤烟、水稻,开始尝试多元化种植,带来的经济收入也大大增加,回乡创业的吸引力来也越来越强。”李晟有说。    

看着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干劲十足,方春富十分高兴,他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十余名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这些年轻人以发展种植业为主,他们的返乡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村上也在努力为他们做好创业服务。    

而今,已经融入乡村生活的李晟有深深爱上了这个曾经想离开的地方,对比乡村十年的发展,李晟有感触颇深:“在玉溪,幸福看得见、摸得着。这十年,随着各地党委、政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村庄水电路网配套样样全,产业兴旺、蓬勃发展,人们不愁吃、不愁穿,原来的贫穷村落变成了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长青  宋蝶)

【短 评】激活发展新动能 谱写振兴新篇章

□  何蕾   

初秋,峨山县大龙潭乡迭所村一派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行走在这里,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尽情铺展开来。从省级贫困村到贫困发生率实现清零,再到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大龙潭乡迭所村用实践不断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第一要务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需要优化农业结构布局。迭所村的实践给出了答卷,结合自然优势,按照“平坝蔬菜、半山水果、山顶畜烟”的发展思路,做强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有了明确的思路就有了发展方向,迭所村大胆实践,打破“老三样”种植类型,将经济作物拓展到韭菜、豌豆、四季豆、番茄、辣子、小瓜、洋葱、青玉米等冬早蔬菜,并结合当地气候优势,发展水果种植,因地制宜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丰富了当地农户的增收致富渠道。同时,大胆尝试特色养殖,引进牛蛙养殖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并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透过迭所村农业、畜牧业大力发展的背后可以看到,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产业振兴的保障,产业要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首先,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发展产业的重要保障。路,一头连着群众生活,一头连着当地产业发展,只有努力疏通“毛细血管”,才能畅通产业的发展之路。其次,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加强乡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各地水利发展水平和水资源禀赋不同,各地应针对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认真调查,了解目前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加快推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迭所村的返乡青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迭所村的柏增伟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返乡创业年轻人的优势,即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在外打拼的经验,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柏增伟的返乡创业,用大胆的创新思维打破固有的种植模式,探索出芒果套种韭菜的尝试,并获得成功。年轻人返乡创业,拓展了乡村产业,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迭所村吸引青年返乡的最大利好就是人少地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那么在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地方,我们如何吸引有能力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这需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在自然禀赋不足的地方需要当地政府在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支持、完善人才服务返乡激励机制等方面做好文章。



编辑:刘燕   审核:

关闭
专题公用底部
  • 玉溪网版权所有
  • 滇ICP备08100907号-1
  • 云新网前审字2013-06号
  •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

  • 中共玉溪市委
  • 玉溪市人民政府
  • 主办
  • 玉溪日报社
  • 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