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云南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改革“关键一招”破局开路,一批“老大难”“硬骨头”问题逐个击破,一批探索性、突破性的制度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改革样板相继涌现,全省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协同联动、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改革红利加速释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本报记者 黄兴能 摄
省级层面出台各类改革方案
3400多个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
276项制度创新成果
全省县(市、区)建成205个
“公安自助便民服务超市”
96%涉企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
97%的事项网上办
全省129个县(市、区)政协
在1376个乡镇(街道)设立协商议事室
凝心聚力 书写改革新答卷
在全国率先开展电力市场化改革,绿色能源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提速增效,企业群众烦心事逐渐破解;与贵州、四川携手开展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3省共护一江清水向东流。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美好画卷在云岭大地跃然舒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全省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万亿元、2万亿元新台阶,正在迈向3万亿元大关,在全国的排位前进了6位,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全国前列,质量效益、规模速度均实现双跃升。
成绩的背后,改革功不可没。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定不移推进各领域改革,召开省委深改委会议55次,省级层面出台各类改革方案3400多个,连续7年省级领导领衔推进重大改革任务,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云岭大地落地见效。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
我省将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全过程,成立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下设省委改革办,成立9个省级深化改革专项小组和15个改革专题组,建立健全省、州(市)、县三级改革工作体制机制,形成了省委深改委牵头抓总、专项小组和专题组积极推动、改革办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以问题为导向,项目化、清单化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事项,加大对改革目标任务的落实和督查力度,连续7年对16个州(市)和70多个省直单位开展考评,连续9年累计对中央、省委部署的346个重大改革事项进行督察评估,不断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十年来,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工作方案和改革举措,加快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民族自治地方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持续增强。创建1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3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5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数量居全国前列。
生态高颜值不断刷新,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巩固。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建成全国唯一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打造河(湖)长制升级版、创新跨省湖泊保护治理机制,九大高原湖泊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转变,健全林长制运行制度机制,建成1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6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开放新优势更加凸显,开放合作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国际大通道建设持续加快,中老铁路通车,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实现集装箱运输零的突破,口岸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缩短至0.22小时,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46项制度创新成果成为全国首创,各类开放平台不断完善,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往来更加紧密。
疫苗生产车间 供图
多点突破 解新题开新局
96%涉企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97%的事项网上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市场主体登记所有事项可“跨省通办”“全国通办”……随着我省“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一系列为政府“瘦身”、为企业“松绑”的政策渐次落地,激活创新创业的一池春水。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有市场主体446.1万户,净增35.12万户,同比增长16.22%,净增速排全国第五位,超过“十三五”期间年均26.18万户净增数,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
聚焦妨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弊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环节、百姓关切的重点领域,我省找准关键点、挺进深水区、啃下“硬骨头”,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以改革破解难题、激发发展活力。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发展动能加快转换。我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制定数字云南建设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一部手机”系列产品站上行业制高点,5G技术实现工业自动化物流等场景应用,发布全国首个区块链溯源商品码“孔雀码”和区块链电子冠名发票;能源体制改革步伐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全国领先,绿色硅、绿色铝建成产能规模居全国前列;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在全国率先建立覆盖四级财政、全业务类型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体系,建成全国首家非税收入电子化收缴综合业务平台;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金融业跻身千亿级支柱产业,地方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成效凸显,开创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走出去”全国先例,企业上市挂牌步伐进一步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有力,整合重组省属企业和州(市)国企,云投集团上榜世界500强;科技体制改革活力显现,建成贵金属、特色植物提取等首批云南实验室和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
农业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十项精准扶贫行动,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全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和“万企兴万村”行动,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互促互进;加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43个乡镇列入国家产业强镇,118个村镇入围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数量居全国第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和土地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省13034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5万元。
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大局,开放型经济不断向高质量发展。十年来,我省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加快,开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贸易和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平台体系,与周边国家合作进一步深化,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跨境电商成为促进外贸转型和增长的新动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276项制度创新成果,实际到位外资和新设市场主体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入滇发展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134家,与9个国家构建12个多双边合作机制,友城数量增长至105对。
党的建设制度和纪律监察体制改革蹄疾步稳,党的肌体增添活力。率先在全国出台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和达标创建办法,打造“万名党员进党校”等特色品牌,完善“筑巢引凤”聚才体制机制;实现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全覆盖,创新“1+3+N+X”跨区域跨部门审查调查联动机制,实现对行使公权力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
云南惠科(河口)产业园生产车间 本报通讯员 马熙腾 摄
以人为本 改革红利全民共享
群众期盼什么,改革就推进什么。我省对照改革获得感“清单”,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一桩桩民生“小事”成为改革发力点,一步步提升民生温度,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更加坚定了群众拥护改革、支持改革的信心。
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有序推进,治理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全面完成16个州(市)立法规范制定工作,出台全国首个省级政府立法工作规定;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全省129个县(市、区)政协在1376个乡镇(街道)设立协商议事室,“协商在基层”成为云南品牌。
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织密民生保障网。全省宣传文化系统机构改革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完成,中考体育100分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129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率先在全国实施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先行试点全国城市医联体建设,同步实施城乡居民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率先与西南片区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
社会体制改革多点突破,边疆治理能力持续提升。被评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立体化边境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规范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实现五级全覆盖,在全省县(市、区)建成205个“公安自助便民服务超市”,率先在全国推出省内异地办理临时居民身份证,解决95万无户口人员落户难题,率先实施社会救助资金整合使用,每年平均有430万困难群众得到经常性生活救助。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当前,我省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公平护航,都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向最难处发力、向最关键处挺进。迈向新征程,我省将更加精准地谋划推动改革,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难题、解新题,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为全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声音
十年来,我省坚持用改革为“三个定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不断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走深走实、农业农村改革纵深实施、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稳步前行、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提质增效、社会体制改革多点突破、党的建设制度和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蹄疾步稳,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徐畅江
聚焦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云南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之力调整失衡的供需结构,推进简政放权,彻底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理清政府、市场、社会关系,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陆晓龙
以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目标,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主攻方向,云南在体制机制改革、开放型经济发展保稳提质、多领域深化周边合作、开放窗口和平台建设、贸易和通关便利化改革等重点领域合力攻坚,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开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对外开放呈现出“宏观成势、中观成局、微观成型”的良好开放辐射态势。
——省商务厅副厅长李翌
全省国资系统先后实施国企改革攻坚战和两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显著提升,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健全,国有企业在我省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省国资委副主任刘成志
云报客户端记者:段晓瑞 王思佳
编辑:陶晓兰 审核:攸莉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