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报告点个赞 |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听完报告,他们更有力量
发布时间:2022-10-18来源:云南发布
10月16日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北京开幕

二十大报告为中国未来发展

指明了方向

也让全国人民为之振奋


云南网推出独家策划

《我给报告点个赞》

一起看看报告中

这些掷地有声的“金句”

如何激励云岭各族儿女

接续奋斗、勇往直前

👇👇👇

相量:为沿边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自贸经验”

图片

  这十年,春潮涌动,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从“1”扩容到“21”,覆盖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从190项减至27项,开放创新的中国正澎湃出发展的热流。2019年8月30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云南也进入了“自贸时代”。3年“花开满园硕果丰”,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立足沿边跨境特色,围绕159项改革试点任务,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了276项制度创新成果,全面发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作用。

  “我要给报告中出现的高频词‘创新’‘开放’点个赞。”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制度创新部制度创新科科长相量说,作为一名自贸试验区的建设者和制度创新工作的谋划者,内心油然升起一股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中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同时也感受到肩负职责使命的重要性。

图片

相量 受访者供图

  自贸试验区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高地,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其核心就是“制度创新”。相量说:“自贸试验区就是要在制度创新上处理好‘破’和‘立’的关系,既要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自贸精神,敢于突破各种规则规制的限制,主动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又要坚持守正创新,围绕创新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做好制度创新的风险管控工作,实现依法定制。”

图片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生命线”。挂牌三年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不断注入“生命力”,141项改革试点任务100%实施,形成了商事确认、先建后验、跨境淘电、绿电凭证、一户百币、区区联动、跨境职教、生态铁路、国企出海等涉及简政放权、“双碳”经济、金融创新、跨区合作、中老铁路、南向开放等新经验、新做法。

  下一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将继续聚焦主业主责,积极融入和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把握中老铁路通车、RCEP落地生效、共建磨憨国际口岸城市等重大战略机遇,以南向开放为重点方向和突破口,探索沿边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打造“省会城市+沿边口岸”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硬联通”“软联通”和“心联通”。

图片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在‘十四五’期间,依托自贸试验区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平台,先行先试,守正创新,为沿边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自贸经验’。”相量自信地说,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国际通用规则,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建设“沿边、跨境”特色更加鲜明、自主开放程度更大的开放平台。

窦红宇:书写山乡巨变,从驻村开始

图片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5年间,云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全面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正在曲靖市会泽县马路乡荒田村驻村的作家窦红宇,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里关于乡村振兴的论述后,觉得每一句都深入人心。

  “报告里关于乡村振兴的每一个字,都体现了我们基层党员在边远农村做着的每一件实事。”

  窦红宇,中国作协会员,云南省作协长篇小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一年前,他主动向单位申请驻村。身为一名作家,他希望能够有更多了解中国农村的机会,不仅是了解,更希望能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参与者。

  他随同曲靖日报社两位同事一起,从曲靖出发坐了将近6个小时的车,才到达荒田村。

图片

窦红宇 受访者供图

  马路乡是会泽有名的“四大梁子”之一(大海梁子、火红梁子、驾车梁子、马路梁子),地处于此的荒田村没有一处是平地。这儿的大山,一头接着昭通鲁甸,一头接着贵州威宁。

  脱了贫的荒田村,再也没有泥泞的乡间小路,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水泥铺设的道路。村里也盖起了冲水厕所,每家每户吃穿不愁。孩子们的食堂,有是标准的、现代化的,提供的一日三餐都是营养餐。

  在驻村日记里,窦红宇这样写道:

  “漂亮的学校,漂亮的食堂,漂亮的宿舍……在这里,我们再也看不见那些每天走十几里山路奔跑着来上学的孩子们。我们再也看不见孩子们从书包里掏出一个洋芋,就当一顿午饭的情景了。”

  大山里的巨变,正在滇东北大地上演着。在与马路乡接壤的迤车镇,高速公路横穿而过,高铁站也正在红红火火建设着。

图片

窦红宇 受访者供图

  要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让村民共享数字经济的红利,用文化与精神为乡村铸魂……离驻村结束还有7个多月,他也在思考中国作协给会员们的倡议——书写山乡巨变,究竟如何入笔。

  书写伟大的时代,从乡村振兴开始,从驻村开始。“投身于伟大的乡村振兴工作,让自己的人生轨迹因融入国家宏伟战略而变得更有意义,于我而言,这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我就住在村里的小学。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孩子们都去乡里上寄宿制的设备师资更好的学校了,但我依然每天能想象得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那双眼睛。每天,我都希望能为他们种下梦想。乡村的未来,在这些孩子身上!”

董永山:敢于担当 助民于危难

图片

  面对地震、洪涝、干旱、火灾等各类灾害,总有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闻警即动、冲锋在前,在灾害事故处置应对中当先锋、打头阵、挑重担,历经血与火的考验,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积极贡献。他们就是消防救援人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曲靖市消防救援支队紫云路特勤站一级消防长董永山表示,这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实践说明我们党是给人民办实事,为人民谋幸福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的好。

图片

董永山 受访者供图

  对于董永山来说,自1993年12月入伍以来,他一直奋战在灭火救援一线。29年来,他用青春和热血、坚守与奉献,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和大爱。救援战斗中,董永山总是“逆行”的“尖兵”。曾深入满目疮痍、余震不断的鲁甸地震灾区一线争分夺秒抢救生命,也曾从熊熊烈火中抢出即将爆炸的煤气罐,冲入火场救出被困群众,还曾孤胆涉险深入50米天坑溶洞勇救被困老人……他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优秀士兵4次。曾获“云岭楷模”“云岭消防突出贡献奖”,全国“十大杰出消防卫士”“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

  对此,董永山表示,每每灾难来临,自己进行救援时也是游走于生死两极、命悬一线之间,但是看到人民群众信任的目光,总有一种豪情让他义无反顾,“为人民而战、向胜利而行!”

图片

董永山 受访者供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这让他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一名消防员,我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苦练过硬本领,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董永山表示,接下来,自己将敢于担当,用忠诚践行党员誓言;无私奉献,用行动书写竭诚为民的男儿本色。继续在各类“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自己的一切。

沧源县老支书:尽心尽力护好民族团结之花

图片

  十年来,云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守好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集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绘就了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的最美画卷。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下班坝村便是这幅最美画卷中的点睛之笔——美丽佤乡,绿水青山,遍地芬芳。10月16日上午,在下班坝村感恩纪念广场大榕树下,老支书们精神矍铄,认真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畅谈佤乡巨大变化,憧憬家乡美好未来。

  “乡村更美丽,群众更富裕,生活更丰富”

  2021年6月,来自沧源县班洪、班老乡边境村的10位老支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阿佤山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佤族群众的幸福生活。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沧源县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这10位老支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有的任职长达30余年。他们是阿佤人民实现“千年跨越”的亲历者、见证者,是边疆繁荣稳定的践行者、引领者。

  曾经,他们用奋斗的汗水,为民服务、建设家乡。现在,他们牢记嘱托、薪火相传,接续培养一颗颗爱党爱国的不变初心。老支书胡德学说,“我们每个月都要轮流值班,到设于班洪乡的宣讲站,常态化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

图片

老支书胡德学 沧源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老支书不老,新征程常新。老支书陈忠华今年67岁,只要有时间,他还会跟着联防队去巡边。从159号界碑到160号界碑,21公里的边界线,陈忠华已经走了40多年。他说:“守好了边,是为了我们的小家,更是为了国家。我们不仅要带领群众发展致富,更要守护好国家的每一寸土地。”

  最近一年来,老支书赵三木嘎觉得村子里的人居环境提升了,环境卫生变好了,村民们都在房前屋后种花种草,这让他感到无比开心。早年,他还在任时,为激励村民利用好当地气候资源种好橡胶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带领本村佤族群众,从临沧市永德县引来10户汉族群众落户帕浪村。

  “我们村各民族不分彼此,大家的目标就是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老支书赵三木嘎自豪地说,全村各族群众齐心发展橡胶产业,家家户户致富忙。

“继续发挥余热,争做一辈子好支书”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听了报告,老支书陈忠华颇有感触地说:“1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大地处处发生着惊天动地的变化,作为一名党员,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也将继续努力,跟大家一起,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图片

陈忠华(左)与赵三木嘎(右)两位老支书 沧源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老支书维护好民族团结,带领各族村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故事,激励着云岭大地各族儿女。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发挥余热,用苦干实干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老支书胡德学说:“我们将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老支书赵三木嘎说:“我将争做一辈子的好支书。”老支书陈忠华说:“长期以来,佤山各族人民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因,深深植根于各自的血液中。未来,我们将继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统筹:刘晓颖 锁华媛

策划:张成 吴珺 李星佺 期俊军 李洁 杨萍

撰文:杨萍 期俊军 彭锡 牟燕红

设计:蔡陈晨 余思婷



编辑:刘燕   审核:杨雪

关闭
专题公用底部
  • 玉溪网版权所有
  • 滇ICP备08100907号-1
  • 云新网前审字2013-06号
  •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

  • 中共玉溪市委
  • 玉溪市人民政府
  • 主办
  • 玉溪日报社
  • 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