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患者当亲人
早上7点,易门县绿汁镇腊品村的村医魏新贵准时来到村卫生室。在这个离县城70公里的地方,他做村医已经有二十多年,守护着上千名村民的健康,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贵”。
“老贵,这两天我的脚又开始疼了,感觉风湿老毛病又犯了。”77岁的潘从英拄着拐棍,颤颤巍巍地走入接诊室。
“之前开的药要记得吃呢,早上要多穿一点,我先来帮您量下血压。”魏新贵一边搀扶着她坐下,一边耐心地询问她的症状。
腊品村有191名留守老人,大部分患有高血压且没有通信和交通工具,看病除了走路到村卫生室外,基本上都是靠魏新贵定期上门走访。
从开始做村医起,魏新贵就知道他面对的不仅仅是患者,更是自己身边至亲的人。
接过“接力棒”
“从小我就在腊品村魏家小组长大,那时还没专门的卫生室,村委会旁边70平方米的民房是我家,也是村里唯一看病的地方。”魏新贵说,因为家庭困难,他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农闲之余就跟在父亲身边默默学医。
1996年,21岁的魏新贵决心成为村医,和父亲并肩守护村民的健康。1997年,魏新贵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腊品村魏家小组的第一名党员。1998年,魏新贵的父亲获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父亲救死扶伤的身影、妻子加入成为村医、村民的信任和需求……这些都让魏新贵更加坚定了坚守下去的决心。
一天傍晚,一名留守老人身体不适,在前来看病的路上晕了过去,醒来后坚持走到村卫生室门口,随后瘫坐在地,近乎休克。魏新贵见状立马将老人搀扶到室内,并电话联系了易门县疾控中心请求指导,通过挂水恢复血容量,稳住了老人的生命体征。
慢慢地,魏新贵认识到自己的医技是有限的,仅凭父亲口口相传的土方子还不能够很好地服务村民。于是,他不断努力,2004年到玉溪卫校卫生保健专业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2年的学业。
在政府的帮助下,腊品村建起一间标准化卫生室,从医40多年的父亲将村医的“接力棒”交给了魏新贵。
2018年,魏新贵通过省级专业考试,获得了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证书。
村民心中的“热心人”
二十多年来,魏新贵跋山涉水、挨家挨户走访调查,了解各小组村民的健康状况,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并用心做好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跟踪治疗上门服务等工作,得到了村民的好评。
“24小时随叫随到是常态,半夜出诊是家常便饭,雨季出诊遭遇泥石流滑坡也不足为奇。”魏新贵打趣地说。
“帮困难群众垫付医药费、主动上门服务、疫情期间被感染也坚守岗位……魏新贵的这些善举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腊品村村民武家亮说。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腊品村脱贫摘帽,村里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通过魏新贵,村里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普惠,“舍得”看病的人多了,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在村民心中,魏新贵不仅是健康的“守护人”,也是一个“热心人”。他当选腊品村魏家小组党支部书记、组长,肩负起村里卫生整治、矛盾调解、发展生产等工作。
“党和国家给了我们更好的生活条件,我将不断提高医技水平,在村医这条路上实现自己更大的人生价值。”谈到未来的计划,魏新贵眼神里多了一份坚定。(记者 施宇)
编辑:刘玉霞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