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殖的原生态蜂蜜色泽金黄富有营养。
峨山县甸中镇镜湖村地处高鲁山自然保护区,国土面积25.5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3.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7.6%,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镜湖村充分结合当地林地多、耕地少的实际,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利用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因地制宜带领村民发展林下养蜂、核桃种植等特色产业,不断丰富林下经济业态,有效带动农户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林下养蜂“酿”出甜蜜生活
5月19日,走进镜湖村新富小组,掩映在青山绿水下的小村庄,随处可见农户用木桩自制的蜂窝。村民李学仁一大早便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进行一年一次的取蜜工作。只见李学仁熟练地点燃熏炉,打开蜂箱,在烟雾的影响下,成群结队的蜜蜂飞出蜂箱,李学仁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块块饱含蜂蜜的蜂巢放入桶中,色泽金黄、甜香四溢的蜂蜜让人垂涎欲滴。
“去年养了50箱左右的蜜蜂,有5000多元的收入,今年养了30箱蜜蜂,眼下到了采收的时间,由于天气比较干,今年的收成不如去年好,不过林下养蜂省工省力,明年我准备扩大养殖数量。”李学仁介绍,早些年,自己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加之腿有残疾,生活较为困难,但他一直坚信勤劳致富,在当地村干部的关心支持下,他大力发展林下蜜蜂、山羊等养殖业,如今每年也有5万多元的收入,靠自己的双手让日子越过越好。
眼下正是镜湖村蜂蜜收获的时节,同村的李加宽也在忙着取蜜,今年60岁的他,养蜂已有40年。“以前,我们养蜂是在村子周边或者土坯房上养,现在基本都是林下养蜂了,成本更低,蜜蜂会自己‘分家’,不需要怎么管理,而且高鲁山的生态环境很好,产出的蜂蜜品质也非常好。”李加宽告诉记者,去年他养了100多箱蜜蜂,产了约200公斤蜂蜜,有2万多元的收入。
成立专业合作社助农拓销路
“依托高鲁山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镜湖村很适合养蜂,村民们养蜂的经验也比较丰富,这些年大力发展林下养蜂,随着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为了更好地帮助村民销售蜂蜜和其他农产品,我们于2022年成立了峨山绿湖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统购统销方式,为农户提供便利。”镜湖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卫明介绍,镜湖村采用传统的养殖方法,产出的蜂蜜纯天然无添加,口感纯正且富有营养,保存时间长,非常受消费者的喜爱,合作社成立以后,与市、县总工会等单位合作打开了销路。
“以前卖蜂蜜除了亲戚朋友等熟人买一些,剩下的就是自己拿到集市上卖,费时费力,价格也不稳定,还经常卖不完。从去年开始由合作社统一收购,价格稳定,且全部都能卖出去,对我们来说很省时省力。”李学仁说。
朱卫明介绍,目前,镜湖村共有312户人家,其中有60多户发展林下养蜂,为壮大镜湖村林下蜜蜂养殖产业,村委会组织带领村民到新平县建兴乡考察学习,进一步提升农户们的养殖积极性。下一步将注册商标,想方设法拓宽销路,继续动员农户扩大养殖规模。
多元种植养殖丰富林下经济业态
5月的镜湖村,3000多亩核桃树郁郁葱葱,硕果挂满枝头,600多亩茶树飘香,随处可见黑山羊在林间游荡,不仅擦亮生态底色,更为农户带来增收希望。“近年来,我们大力发展核桃种植、山羊养殖等,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合作社成立以后,对农户种植的核桃、茶叶进行统一收购,茶叶经过加工后压制成茶饼,和蜂蜜一起包装成礼盒销售。”朱卫明说。
林地种植核桃、茶叶,养殖蜜蜂、山羊,耕地种植蔬菜、烤烟等,镜湖村摸索出了一条既能保护绿水青山,又能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路子。“去年,镜湖村人均纯收入达14000多元,未来我们会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丰富和壮大林下经济,走可持续、可发展、能增收的路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朱卫明说。(记者 宋蝶 文/图)
编辑:刘玉霞 审核:攸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