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记者在抚海湾湿地公园感受玉溪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5月26日,“‘转作风 看发展’媒体基层调研行”活动走进澄江市,多家中央驻滇媒体及省、市主流媒体记者进基地、入场馆、到村庄,调研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研学及文创产品开发、民宿及相关旅游业发展情况,实地感受“玉溪之变”。
眼下正是蓝莓成熟上市季节,在云蓝蓝莓庄园,一颗颗蓝紫色的果实挂满枝头,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蓝莓的品种是靠进口还是自主研发?农业设施化改造一亩要投入多少钱?……”在云蓝蓝莓庄园,媒体记者一行与蓝莓庄园负责人交流,了解蓝莓产业发展情况。
一颗“小浆果”如何做成“大产业”?据介绍,云蓝蓝莓庄园依托蓝莓基地,大力发展蓝莓生态种植,形成集蓝莓种植、采摘、观光、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链;在探索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之路的同时,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澄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并以蓝莓为媒,融合当地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协同发展,实现农业与“三产”有机融合。
云蓝蓝莓庄园形成了集种植、采摘、观光、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链。
云蓝蓝莓庄园只是澄江市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澄江市按照“与其拿钱来治理农田产生的污染,不如拿钱来减少农田的污染”的要求,推动农业生产方式革命,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农业标准化基地、加快流转土地精细化经营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
坐落于抚海湾花海中的澄江市规划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澄江的生动实践为主题、以抚仙湖保护和绿色发展为主线,通过5个不同的单元,采用沉浸式体验、造型墙、实物展示、投影、数字影片、互动桌面等方式,为广大游客展现澄江市近年来在生态环保、城市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所做的各项重点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在这里,媒体记者一行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了解当地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听完介绍后,媒体记者一行走进抚海湾湿地公园,切身感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玉溪实践。
当天,媒体记者一行还走进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调研主题研学及文创产品开发情况。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馆藏标本约6万余件,配合100多个古生物高仿真模型和200多个古生物原创科普视频,以“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样性”为主要脉络,系统讲述宏大的地球生命演化故事。博物馆配套建设附属设施,包括球幕影院、游客接待中心、科研中心、研学中心、专家楼、文化创意中心等,也为开展科普研学活动做足了充分准备。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累计接待参观研学人数达150余万人次。
该博物馆自2020年8月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以来,累计参观研学人数达150余万人次,开展了300余次种类多样的科普研学活动。2023年1月至今,参观研学人数突破30万人次,创收160余万元,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赏,先后获得“中国科普研学联盟十佳品牌”“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云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殊荣。此外,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启动澄江化石的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创作了澄江化石绝版木刻、陶器、瓷器、文具、织物等一系列工艺产品,把澄江化石微小的个体形象变成了身边触手可及的文化符号,切实讲好澄江化石故事,做响澄江化石地世界品牌。
一幢幢各具风格的民宿矗立在蓝天碧水间,“漂亮!惬意!美好!”参观完小湾村的民宿后,记者们不约而同地为该村打造特色民宿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做法点赞。
小湾村带动了特色民宿游。
在坚守抚仙湖生态环保底线的前提下,小湾村与周边的湖光山色和太阳山度假区项目形成有机联动,大力实施特色民宿示范村项目,创新打造民宿度假、生态观光、文化创意、民俗记忆、乡愁美食等五类健康生活产品,推进“乡村+文化旅游”有机融合。2017年小湾村发展特色民宿旅游以来,实现了农田变乐园、民房变民宿、村庄变景区,从一个落后的农耕渔村转变为澄江市旅游发展的典型代表之一,2020年被评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记者 季永鹏 李冉 文/图)
编辑:刘玉霞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