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湖”保护治理进入攻坚期,如何实现从末端粗放治理向源头精准治理,从单纯污染治理向保护和发展并重,从单一的生态工程提升向集生态、水利、民生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转变,玉溪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三湖”保护治理工作专题会议精神,总结多年治湖经验教训,以湖泊保护治理统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从实际出发探索实施“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提升湖泊保护治理效能,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提升”——
今年2月,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调研抚仙湖保护治理时强调,要加强调蓄带调度管理。2月24日省委玉溪“三湖”保护治理专题会议和2月27日省政府“三湖”湖外农业用水循环工程建设专题会议强调,实施湖外农业用水循环工程很有必要,省级部门要全力支持。玉溪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探索“三湖”保护治理新路径。
“五位一体”工程项目火热推进
调蓄带和湿地腾空、清淤、晒塘,水库坝塘连通扩容、防渗加固,抽提泵站新建、改建,输水管道连通、完善……玉溪“三湖”流域一派干劲十足的繁忙景象,“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通过泵站抽提调蓄带蓄水,江川区小井坝水库水量明显增加,将有效改善周边农田用水紧缺问题。记者 曾永洪 陈苏欣 摄
在江川区前卫镇下大河咀村,前卫泵站已于5月6日通水试运行,其设计最大日抽水量为6.2万立方米。星云湖西片区调蓄带内的水经前卫泵站抽提到小井坝水库,再经二级泵站到达老关坝水库,灌溉周边1.5万亩农田。
目前,我市“三湖”流域已建成抽提泵站28座,为“五位一体”工程抽提、调蓄、灌溉等功能的发挥打牢了基础。 记者 曾永洪 陈苏欣 摄
泵站前的展板把星云湖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和清水入湖模式呈现得更为直观,该工程计划在安化、前卫、庙湾、雄关建设4个抽提泵站,配套管网44.5千米、沉砂池16个。2024年项目完成后,可将调蓄带蓄水抽提至江城镇、前卫镇、安化乡等各乡(镇)的47座水库坝塘调蓄利用,可灌溉6.4万亩农田。“‘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的实施将统筹湖泊保护和生产功能,实现调蓄带蓄水低提高用,有效截住入湖污染负荷,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水利部门工作30余年的江川区水利局河(湖)长制工作股高级工程师杭应贵说。
通海县九龙街道的鸡脖子水库防渗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这个库容为103万立方米的小(一)型水库现已完成边坡整形,土方开挖和淤泥混填等工作。在距其3公里左右的红旗河入湖口,长河泵站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我们正在做的是杞麓湖南岸调蓄带连通和红旗河初期雨水调度优化应急项目,通过清淤扩容和管网连通,杞麓湖调蓄带已具备120万立方米初期雨水的收纳能力。4月以来,项目进度明显加快,长河泵站预计7月上旬能全部完工。”负责施工的中交生态环保院片区连通负责人咸义告诉记者。
据了解,通海县“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计划推进大板桥、窑冲河、鸡脖子3座水库防渗处理,新建抽提泵站3座及配套管网13.4千米,2024年项目建成后,可将调蓄带蓄水抽提至大板桥、窑冲河、鸡脖子等水库调蓄利用,覆盖坝区灌溉面积0.86万亩。
在澄江市,抚仙湖“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1号泵站已于今年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累计抽水25.74万立方米。这些调蓄带蓄水经泵站抽提至浑水塘高位水池和新村水库坝塘,覆盖2.07万亩农林用水。
随着工程项目的不断提速,“三湖”流域拦截设施不断完善,抽提能力不断提升,水库坝塘不断扩容,用水范围不断扩大……“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闭环体系雏形初现。
实施“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是破解湖泊保护治理之困的现实需要,是把握湖泊保护治理规律、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目标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必然选择。
我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会议精神,全力推动中央和省部署要求落地落实。市委书记王力率先垂范、靠前指挥,用脚步丈量“三湖”流域库塘湿地、入湖河道、农田村庄等重点区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分析研究,统筹湖泊与调蓄带、河道和湿地的关系,以减少入湖污染负荷为核心,探索实施集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用水灌溉、高效节水水利、高标准农田改造引水、高效林业发展用水的“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构建拦截、抽提、调蓄、灌溉、管理五个体系,有效截住入湖污染负荷并循环利用,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提升”。
精准发力破痼疾开新局
今年5月,玉溪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通过实地看、随机问、集体议等方式,对“三湖”保护治理相关情况进行调研,形成《关于实施三湖“五位一体”灌区工程调研情况的报告》。报告中提到,“三湖”水资源缺乏,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加之“三湖”流域截污治污系统不健全,流域内部分河道存在雨污混流现象,河道及调蓄带水质达不到入湖标准,调蓄带容量有限,雨季来临时有些污染物随初期雨水汇入湖中,导致湖体污染日趋加剧。
为切实解决长期困扰“三湖”保护治理中截污治污不彻底、调蓄带“藏污纳垢、零存整取”等突出问题,构建与“三湖”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资源承载能力、湖泊保护治理要求相适应的湖外水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体系,我市坚持源头治理不动摇,按照“截得住、控得实、用得好”的要求,探索实施了“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
将调蓄带抽空、清淤、晒塘,保证初期雨水和农田退水“截得住、控得实、用得好”,是“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科学高效发挥作用的第一步。图为清淤后的抚仙湖北岸调蓄带。记者 李江 摄
简单而言,“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将依托“三湖”调蓄带的拦截作用,建设完善拦截基础设施,把农田尾水、初期雨水、散漏污水、回用中水从源头、过程、末端多级拦截后引入调蓄带,截住入湖污染负荷,实现清污分流、清水入湖。同时,建设抽提泵站和输水管网,根据调蓄带水位情况、降雨情况和农业生产用水需要,在旱季将调蓄带蓄水抽提到高位调蓄池和没有出水水源的水库坝塘,回用于农业生产和城市绿化灌溉,在雨季及时将截流水调度到山区坝塘和高位调蓄池调蓄利用。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市“三湖”流域已建成总长59.42公里、库容278.3万立方米的调蓄带及28座抽提泵站、552座农灌水库坝塘、13座污水处理厂、28座高位调蓄池,建成高标准农田41.3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12.21万亩,有较好的拦截、抽提、调蓄、净化和灌溉基础。在此基础上,我市又初步包装出“五位一体”工程子项目74个、总投资98亿元,现已建28个,完成投资16.4亿元;在建24个,完成投资2.54亿元。
作为杞麓湖主要入湖河道,通海县万家大沟已完成清淤、泵站改造、管网连通等综合整治工作。目前改造后的泵站每小时可抽水8000立方米,抽水能力翻了一番,较好地解决初期雨水和农田退水容纳不下的问题。在通海县副县长龙发亮看来,“原来的调蓄带只关注了截污的问题,没有关注截留的水如何调和用的问题,也未考虑雨水集中时,调蓄带容纳不下的问题,而‘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将以水源、提水、蓄水、输水、用水、清水入湖、水质综合改善、抗旱防洪应急八大类工程项目为支撑,彻底解决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问题。”
澄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蹇云则把“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形象地称之为湖泊保护治理的2.0版,他认为:“‘五位一体’工程将实现‘拦截、抽提、调蓄、灌溉、管理’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全闭环,切实解决水从哪里来、如何管、怎么用、剩余的水到哪里去的问题,真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赢’。”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实施“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后,可大大降低入湖污染物总量,经初步测算,可削减化学需氧量931.99吨/年、总氮169.81吨/年、总磷30.24吨/年、氨氮186.53吨/年;中水利用率达40%以上。每年可置换抚仙湖径流区清水水源1312万立方米入湖。可覆盖7.61万亩耕地及7.12万亩林地灌溉面积,新增耕地指标收益17604万元,作物增产经济效益为117881.02万元。此外,项目在强调流域健康水循环的同时,优化水资源配置,推行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增强群众节水意识,为澄江进一步探索高原湖泊保护与发展新模式打下更加坚实有力的基础。
实施“五位一体”工程后,江川区雄关乡新建了泵站和高位水池,预计每年可从星云湖调蓄带调水110万立方米,满足约1.2万亩的农田灌溉,惠及群众5000余人。记者 曾永洪 陈苏欣 摄
常年缺水的江川区雄关乡是“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的直接受益者,通过修建高位水池和泵站,该乡每年预计可从星云湖调蓄带调水110万立方米,满足约1.2万亩的农田灌溉,惠及群众5000余人。
因地制宜作为 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共赢
“‘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通过实施灌区水利设施改造、农田高效节水设施建设、调蓄带连通工程、水资源提蓄工程等措施,破解了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构建了‘扩、连、储、调、用’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水网。同时建立了用水权分配、农业水价制定、资本引入、调度运行管理等机制,提高了社会资本参与‘三湖’保护治理项目的积极性,降低群众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节约水资源。项目的实施最终将会实现流域用水模式新转变,用水保障能力大提升,政府、社会资本‘双盈利’,群众生活更幸福的目标,成为玉溪在‘三湖’保护治理中经济、社会、生态共赢治理的新样板。”玉溪市水利局副局长王燕说。
在灌溉体系建设中,“三湖”又因地制宜,各有侧重。抚仙湖探索划分“农业小区”网格,杞麓湖建设南岸高效节水示范灌区,星云湖建设现代化高水平灌区。
在澄江绿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谢春海在手机上轻轻一点,被划分为7个片区的165亩蓝莓便可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实现精准滴灌。通过该系统,3分半钟就可完成1个片区的滴灌,真正实现蓝莓需要多少水就浇多少水,同时也节水、节肥、节约劳动力。
澄江市探索划分“农业小区”网格,推广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精准用水、精准施肥,减少入湖污染负荷。图为澄江市右所镇右所社区兜底寺小组,烟农在建有水肥一体化设备的烟田里劳作。资料图
据了解,澄江市在凤麓、龙街、右所3个镇(街道)推广1.2万亩农业水肥一体化灌溉,探索将已流转的5.8万亩坝区耕地划分为“农业小区”网格,配套建设20个中心机房、11.3千米用水管网、25个生物净化塘等基础设施。通过把调蓄带蓄水引入“农业小区”后实现网格用水小循环,剩余尾水回收引入调蓄带后进入湖外用水大循环。“每个中心机房投资100万元,灌溉面积600亩,目前已建成中心机房10座,正在建10座。7月底全部完工后将更好地帮助群众实现精准用水、精准施肥,提升农作物品质。”澄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瑞光说。
据介绍,杞麓湖虽然水利条件好,但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东西两岸水资源匮乏,南岸水资源较多,村组用水长期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为打破村组格局,进一步优化配置流域水资源,通海县规划实施7个土地整治项目、4.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项目、7.7万亩节水灌溉配套项目、0.3万亩烟区提升项目,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着力打造杞麓湖南岸高效节水示范灌区,造福人民。
为建设星云湖现代化高水平灌区,江川区统筹抓好土地整治。积极推进土地开发利用,加快实施前卫镇、安化乡、江城镇等6个土地整治项目,不断延伸用水覆盖面,确保调蓄带蓄水用得掉。目前,已完成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编制,正在抓紧筹集资金,今年9月底前可开工建设。同时,计划在受水区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的实施,将让星云湖流域的6个乡(镇、街道)、48个村(居)委会的21万人受益,径流区生态环境将极大改善,星云湖水质将逐年提升,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重要意义。”江川区副区长史伟说。
在“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如火如荼推进之时,记者发现,调蓄带能否完全承载汛期雨水,调蓄带的水质状况是否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如何推进,工程项目如何实现可持续,如何破解工程管理运行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备受关注。
记者了解到,在“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市“湖泊革命”指挥部制定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总体框架,印发工程规划方案编制指导意见,要求抓实系统谋划、以供定需、时空分布、项目支撑、调蓄能力、水价改革、管理运行七项重点,把以供定需作为核心,算清水资源供需平衡账,实现供水能力与生产用水相匹配;把时空分布作为关键,防控初期雨水、调控汛期雨水、低水高用、调蓄使用;把项目支撑作为基础,确保资金有保障、项目能实施、工作有实效;把水价改革作为动力,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设计量收费体系,促进水资源高效节约利用,为水资源循环利用提供持续动力。
“玉溪将进一步做好编规划、建系统、构闭环、抓项目、强管理、算好账、保运行各项工作,全力推进‘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建设,精准防控初期雨水,有效调控汛期雨水,防止雨水携污入湖,推动清污分流、清水入湖。”玉溪市湖泊管理局局长宋成杰表示。(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向文 李文雯)
短评
坚定不移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践行者
□ 文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16字治水方针,为新时代治水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长期以来,玉溪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16字治水方针”,在“三湖”保护治理中,不断探索实践,积累和沉淀了好的经验,也留下深刻的教训。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节约集约“三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统筹生态保护和生产功能,有效解决调蓄带“藏污纳垢、零存整取”问题,我市以减少入湖污染负荷为核心,进一步优化配置水资源,一湖一策探索实施“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
“五位一体”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是玉溪市立足新发展阶段,统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经过实地调研,凝聚各方共识,形成新的治湖思路。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良好氛围。
行百里者半九十,湖泊保护治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各县(市、区)要深刻领会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湖泊革命”的坚定决心,扛实责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认真对照反思湖泊保护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水质改善是硬道理、措施有效是硬道理”,加强系统科学谋划,统筹推动保护治理重大项目、重要措施落地落实。要时刻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强统筹协调,相互协作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坚持把湖泊保护治理从“部门分散治”提升到“党委政府统一治”,构建省级支持、市级统筹、部门牵头、县级落实的同题共答责任体系,形成合力,有效推动项目实施;要精准谋划项目,围绕“截得住、控得实、用得好”的目标,算清投资成本、运行成本、生态效益等工作账,精准谋划、实事求是包装项目,最大限度争取各级支持。
编辑:刘玉霞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