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小组的宣传栏,展示了村庄变化的过程。
汽车能开到家门口了,鸡鹅鸭被圈养起来了,空地被建成小花园了……7月下旬,记者走访峨山县部分乡村后发现,通过规划引领、拆建并举等措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逐步显现出成效,一批村庄持续变美变好。
夏日午后,记者来到峨山县岔河乡河外村委会路口村民小组,入眼便是宽阔的马路、干净的村道,几位年长的村民坐在村口的老树下闲聊,小孩与狗在林荫道上奔跑。村中随处可见小花坛、绿地、大树,房屋外墙统一刷成了淡黄色,墙上有手绘的民族风壁画,曾经老旧的村庄早已焕然一新。
60岁的村民龙万林在县城工作了几十年,已由农村人变为城里人。村庄变美后,他果断从城里搬回村里,还花了5万元翻新老宅。“推开门能看见山和田,村道干干净净,垃圾统一收集,人老了就喜欢回到村里住。”龙万林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路口村民小组的巨变得益于“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峨山县岔河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俊刚介绍,近两年来,按照市委部署的闲置畜圈必拆、临时建筑必拆、危旧空闲房必拆、废弃烤房必拆、违法建筑必拆、残垣断壁必拆的“六必拆”要求,岔河乡排查出约千宗危房闲房,一拆就拆出了5万多平方米空地。
与此同时,岔河乡按照“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部署要求,开展了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此次规划秉持重塑空间、合理布局、产业发展的原则,集中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合理布局种植、加工、居住、养殖等区域,打通环村路,扩宽村内道路,布局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增加休闲娱乐场地和公共停车区。
据自然资源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时,编制组综合分析农村居民点区位、交通、人口、资源条件、产业基础、设施基础、发展趋势等因素,按照《云南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修订版)》要求,合理确定村庄分类、分型,统筹谋划村庄发展。回乡干部、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多次踏勘、听意见,根据村庄特点和村民生活习惯,对村子进行合理规划,形成合理动线,利用拆出来的空地建小花园,增加绿植、停车位,打造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美丽村庄。
王俊刚介绍,有规划引领,村庄建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该乡建立了“乡党委牵头+村党总支引导+村委会承诺+村集体管理+村民自治”联动机制,建立村规民约,形成村民自觉拆、合力建、参与管的浓厚氛围,一批村庄通过规划、建设、管理持续变美变绿变干净。(记者 白诚颖 滕舒琪 文/图)
编辑:刘玉霞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