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舞为媒架起连心桥 奏响民族团结新乐章
——元江县羊街乡烧灰箐小组文艺队成立小记
发布时间:2023-08-23来源:玉溪网

大家一起跳起了棕扇舞。

8月2日,在元江县羊街乡党舵村委会烧灰箐小组,寨子公房前的广场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这天是寨子文艺队成立的日子,拉祜族妇女王芬和姐妹们身着华丽的民族服装,迎来了一群“贵客”,他们是来自附近哈尼族村寨的文艺队队长,同样身着民族服饰,但手里多了哈尼族特有的棕扇。

这群来自各村寨的哈尼族同胞还有一个独特的身份,那就是拉祜族同胞的棕扇舞老师。老师们到来后,哈尼族棕扇舞的现场教学便开始了。老师在前排一字排开,学生们在老师身后列队,伴随着音乐响起,手持棕扇踏着鼓点的节拍在队伍前翩翩起舞,学生们略显生硬地模仿着老师的动作,试图跟上节奏。一套完整的动作下来后,老师们又分散到学生的队伍中手把手逐一指导。

烧灰箐小组是羊街乡唯一的拉祜族村寨,全村共53户、196人。一直以来,寨子里能歌善舞的拉祜族妇女喜欢在农闲时节载歌载舞,但一直没有自己的文艺队,像王芬这样的文艺骨干只能加入离村寨数公里外哈尼族聚居的伙浦新村文艺队,在伙浦新村文艺队队长李背波的带领下,参加乡上各类节庆活动的文艺演出。

“周边村寨都成立了自己的文艺队,我们一直没有自己的文艺队,成立文艺队让我们有了更好的交流舞台。”王芬告诉记者,“我们会学习哈尼族的棕扇舞,他们也会向我们学习芦笙舞,不同民族在一起通过舞蹈交流,让大家都觉得很快乐。”

少数民族间的交融,歌舞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老师们耐心的传授,终于让王芬和姐妹们掌握了基本要领。大家休息片刻之后,互换了身份。王芬和她的拉祜族同胞跳起了芦笙舞,刚才作为老师的哈尼族同胞跟着拉祜族同胞学起了芦笙舞,伴随着芦笙的节奏,大家围成一圈欢快地起舞。

虽是不同的民族,但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长期以来,哈尼族与拉祜族早已在频繁的交往中和睦融融。“自我记事以来,我们坡头村和烧灰箐村相处得非常融洽,不论是生产生活大家都会相互帮忙,比如说哪家婚丧嫁娶,大家都会主动帮忙。”党舵村党总支副书记李才顺告诉记者,从老一辈到他们这一代,拉祜族同胞和周边的哈尼族同胞一直都是互帮互助、共建家园,就像一家人一样。

李才顺告诉记者,村里的文艺队在乡村的建设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村里的文艺队是一支极具凝聚力的队伍,除了丰富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乡村治理、发展生产、开展慰问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作用。”

说到文艺队的作用,作为队长的李背波在一旁补充道:“文艺队通过民族歌舞将大家聚到一起,唱跳过程中能够凝聚人心,不但可以编排文艺节目宣传政策,还可以组织群众为村里做义务工。”

“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寨子的文艺队终于成立了,非常感谢哈尼族同胞。”王芬高兴地说,“我们将排练拉祜族的芦笙舞、扫地歌等歌舞,同时也会加入哈尼族的传统舞蹈。”寨子有了自己的文艺队,一方面将丰富寨子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可参与到寨子的建设发展中。同时,要继续和周边的哈尼族村寨积极交流,不断促进民族间的和谐发展,形成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暮色四合,公房里丰盛的菜肴陆续上桌,宾客们一边尝着美食一边饮着拉祜族同胞自家酿制的美酒。席间,王芬带领拉祜族同胞唱起了祝酒歌,在美妙的歌声中,欢声笑语回荡在这个山间的寨子。(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长青  高乾恒  文/图)

编辑:陶晓兰   审核:攸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