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宁永强中药材种植生物基地,企业董事长毛永生(图右)和技术人员检查种苗生长情况。
在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中,如何破解药粮和药林争地矛盾?如何构建企业与农民的共同利益链?在不久前华宁县举办的邦城杯·华宁县第二届众创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华宁永强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宁永强”)提出的“核桃林果药生态复合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方案给出了破解之道。
华宁永强参赛选手马婷婷介绍,应用复合经营模式推广林下中药材种植,可以发展林下经济,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有效化解土地非粮化和非林化矛盾。
成立于2013年的华宁永强是一家以经营中药材种苗、发展中药材种植、开展中药材收购粗加工和销售为主的企业。华宁永强先后在华宁县宁州街道那果村三棵树建立380亩核桃林下中药材种植核心示范基地,在新平县建兴乡建立300亩核桃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推广基地,集成了核桃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标准,探索出了一条林药共生的高效复合经营发展路子。
随着林药共生发展模式的推广,华宁永强先后在华宁县青龙镇、通红甸乡推广天门冬、滇黄精、白芨林药复合经营,与新平县建兴乡签订5万亩白芨林下种植协议并展开大面积种植。同时,这一创新发展模式还延伸到了红河州、曲靖市等地。
走进华宁永强位于宁州街道右所社区的种苗生产基地,一排排大棚内高约一厘米的白芨直播苗如绿色地毯铺满苗床。公司董事长毛永生介绍,目前公司建成50亩种苗生产基地,每年产出白芨直播苗5000万株,可满足5000亩大田移栽需求;产出天门冬种苗20万株,可满足6000亩大田移栽需求;产出滇黄精种苗150万株,可满足150亩大田移栽需求。同时,购进烘干设备,拥有中药材粗加工能力。
种苗和粗加工基地的建立,为企业在“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基础上,探索“种苗+技术”入股和“保底价格”收购的经营模式,以及企业与药农的共同利益链提供了有力保障。
毛永生介绍,所谓“种苗+技术”入股,就是企业向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双方共同开展中药材种植,所得收益按企业三成、农户七成分配。所谓“保底价格”收购,就是当中药材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格时,企业按合同价格收购农户种植的中药材,如果中药材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时,企业按市场价格收购农户种植的中药材。
按现在市场价格保守估算,白芨平均亩产1吨,两年收益3万元,农户年均收益超过1万元,企业年均收益0.45万元。滇黄精平均亩产5吨,两年收益7.5万元,农户年均收益2.6万元,企业年均收益1.1万元。天门冬平均亩产6吨,三年收益3万元,农户年均收益0.7万元,企业年均收益0.3万元。
毛永生认为,在此经营模式下,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把农户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确保企业以最小的投资快速扩大种植规模。
截至目前,华宁永强在市内带动1100户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6000余亩,在市外带动500余户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2000余亩。去年,企业支付农户中药材收购款超过1800万元,经粗加工后销售中药材产品收益2100万元。(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雯霖 )
编辑:陶晓兰 审核:攸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