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梅
4月24日,我市开展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进乡镇专项活动。(详见4月27日本报第二版相关报道)
“菜篮子、米袋子、果盆子”事关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农药的使用又事关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消费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蔬菜、水果等食用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成为影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至为关键的一环。
常言道,“安全是生产出来的。”食用农产品农残超标问题一般发生在种植、养殖环节。因此,从事种植、养殖行业生产者的自律和行业的自律,是农残不超标最有效的保证。这两者的自律是一种“防范型”的约束方式,生产者有了良好的社会责任,行业有了成熟的信用体系,农残不超标才有保证。生产者只有自律并不够,还要结合自身生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绿色防控、健康养殖、科学用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防止生产过程中因不懂、不会等原因导致的农残超标。
安全不仅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农残治理亦是如此。农药是农业的重要投入品,其质量好坏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有关部门不仅要加强农药生产方面管理,让农产品生产者“有药用”“有好药用”“有放心药用”;还要规范农药使用,落实“禁用药物不能用、常规药物不乱用”。在流通环节,要持续加大抽检力度,同时发布食用农产品农残抽检结果,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充分发挥震慑警示作用;畅通投诉举报途径,发动群众积极举报食用农产品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只有相关各方用心用力从源头上切实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消除质量安全隐患,杜绝农残超标食用农产品摆上餐桌,才能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编辑:王雪峰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