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网首页>>专题>>2022>>玉溪英杰录>>新闻

玉溪英杰录|金汉鼎:拳拳报国心 殷殷桑梓情

发布时间:2023-09-18来源:玉溪日报

编者按:

1928年的党家庄抗日阻击战并非一次重大战役,但在云南地方史中,却是滇军抗日的第一战,一战即打出了云南儿郎的威名。由于此战发生于日军大肆屠杀我同胞的“济南惨案”之后第五日,因而更有特殊的纪念意义。今天是“九一八”事变92周年纪念日,勿忘国耻、铭记历史,指挥党家庄一役的玉溪籍爱国将领金汉鼎、抗日英烈唐淮源精神永存,值得后人永远缅怀。

□  记者  顾世丹

在辛亥革命、护国战争、靖国战争中,玉溪市江川区人金汉鼎与开国元勋朱德在无数战斗中相互支援、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他又掩护朱德脱险,资助其赴欧洲学习。在动荡的时局中,他回到家乡兴办学校,发展教育,培养人才……1967年,为中国革命和家乡教育作出贡献的金汉鼎因病在北京逝世后,骨灰放入八宝山革命公墓。2021年,他在江川的故居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而他的事迹也被后人所传颂。

金汉鼎肖像。

金汉鼎肖像。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

1891年,金汉鼎出生在江川星云湖畔的一个小村庄,家中排行第六。其父金纯泰虽是一名地道的庄稼人,却很通达。

金汉鼎故居外景。

金汉鼎故居外景。

那时,金纯泰看金汉鼎聪明过人,便倾全力将其送入私塾读书,希望他将来能够凭借学识,谋一个好营生。进入私塾后的金汉鼎刻苦用功,经常得到私塾老师的表扬。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年少的金汉鼎在动荡的国内时局中变得日趋成熟,并萌发了报效国家的想法。

1909年,18岁的金汉鼎怀揣着习武报国的心愿,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与朱德和唐淮源等同编在丙班二队,成为同窗。入校后的他们有着相同的报国志向,且在时事政务方面的观点保持一致,很快,朱德与金汉鼎便成了志趣相投的好友。而金汉鼎也在教官李根源、李鸿祥、罗佩金和同学朱德的影响下,加入了同盟会,成为革命党人。

此时,金汉鼎的内心已被日益高涨的革命思潮所洗礼。在报国愿景的驱使下,金汉鼎愈发勤奋,在讲武堂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和朱德等人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得到李根源等教官的器重。

1911年10月30日,云南重九起义爆发,金汉鼎与朱德等人投身其中,经过激烈战斗,最终取得胜利,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其后,他们又一道投入辛亥革命的历史洪流中。

护国护法,掩护朱德

辛亥革命取得胜利后,结束了数千年封建帝制的中国本该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但在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云南以一省之力,在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领导下,共举护国义旗出兵讨袁。

护国军由3个军组成,金汉鼎、朱德随第一军总司令蔡锷入川。护国军中,军以下设梯团,梯团下为支队。随军入川的朱德,在第三梯团第六支队任队长。而金汉鼎则留在了第一梯团第二支队任连长,转战于四川叙府、纳溪、泸州之间。两人在军中都以骁勇善战而著称。

随着讨袁浪潮高涨,南方很多省份都宣告独立,全国其他省份也积极响应,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起义取得了胜利。

1916年7月初,蔡锷离川赴日就医,护国军内部矛盾滋生,川、滇两军争斗爆发,川军倾全力进攻眉山,滇军主力部队陷入重围。为突出重围,经商议后,朱德率部为前卫,扫清道路。而金汉鼎则率部为后卫,担任掩护,使部队安全撤退。金汉鼎先撤到岷江后,再退到三江镇,与朱德会合,并驻荣县休整。

随着时局的变化,1917年7月,北洋军阀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下简称《临时约法》),推翻国会。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军政府,宣布维护《临时约法》。云南省督军唐继尧于7月3日向全国发出通电,赞成护法。而朱德、金汉鼎所部也被合编到了靖国军第二军下辖的两个旅,朱德为十三旅旅长,金汉鼎为十四旅旅长。他们再次并肩作战。  

时间来到1921年秋,顾品珍主滇后准备率军北伐,并委任金汉鼎代理滇军总司令。金汉鼎于1922年1月16日举行就职仪式,2月28日代理云南省省长。同年2月,唐继尧返滇复辟,顾品珍战死。当唐继尧掌控云南大权后,金汉鼎与朱德、唐淮源等离滇入川,后到上海。之后,朱德赴欧洲学习,寻求共产主义理想,并得到金汉鼎资助。而金汉鼎本人则受孙中山之托南下,准备整顿滇军讨伐叛变的陈炯明。但因有事耽搁,滇军大权旁落,金汉鼎只得辗转到香港闲居。

在香港期间,金汉鼎时刻关注着内地的局势。1926年,国民政府出兵北伐,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热潮让金汉鼎看到了希望。他由香港赶到江西,筹款招兵2000余人后,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6师,金汉鼎任师长,并参与攻克南昌的战斗。1927年春,金汉鼎部被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金汉鼎任军长兼警备司令,驻九江。

也正是这年,金汉鼎与朱德再次重逢。在南昌,他与朱德忆起重九起义、护国起义、“倒唐”(迫使唐继尧下台的政变)等往事不胜感慨。而朱德则向金汉鼎讲述了德国留学期间的见闻、体会,并指出: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革命只有共产党领导才能成功,想利用一个军阀去打倒另一个军阀,中国革命是永远不会成功的。在他们相逢的这段时间里,朱德还经常向金汉鼎细谈革命道理。

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南昌陷入白色恐怖之中。为让朱德等人脱险,金汉鼎亲自护送他们到庐山暂避,并派人到南昌将朱德夫人和女儿接到庐山,直到他们平安离开九江。同年8月,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撤离南昌时,路经第九军防地,金汉鼎未加阻拦。蒋介石对此极为不满,撤销了第九军番号,金汉鼎被降为师长。虽多次与朱德指挥的红军对峙,但金汉鼎明白,自己与朱德是金兰之交,因此对红军没有恶意,每到围剿红军时他都会“放水”。蒋介石不满他的作为,再次将他降为旅长。不久,金汉鼎又被解除旅长职务,调任中央军事参议院高级参议员。

眷怀桑梓,发展教育

金汉鼎遭蒋介石打压后,在“倒唐”运动后主政云南的龙云开始复兴云南教育,以响应云南群众普遍要求创办中学的意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金汉鼎以“眷怀桑梓”之心,下定了为地方办实事,发展教育的决心。其间,他曾风趣地说:“我外出做事20多年,带出去的家乡人成千上万,培养出来的寥寥无几,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化不开……”

为发展家乡教育,金汉鼎在江川创办了江华私立铸民中学(以下简称“铸民中学”)。1933年,铸民中学经省教育厅批准建校后,组成了校董会,金汉鼎任董事长,以维新镇(今江川区伏家营)大龙潭村旁的大成殿为校舍,继而扩建新教室教学。

1934年铸民中学首招师范班,次年改为普通初中,1942年招收高中学生,直到1949年,铸民中学共招收过17个班。铸民中学办学期间,金汉鼎从昆明各高等学校聘请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到校任教,对发展地方文化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江川、华宁及邻县培养了很多人才。其中,有不少人考入大专院校继续深造,成为各条战线上的建设人才。

1951年,原江川县立初级中学迁入该校校址后,两校合并为江川一中,并延续至今。

阻击日军,不畏强敌

金汉鼎创办铸民中学时正值民族危难时期,此时的他虽已被蒋介石撤职远离前线,但他仍出任军事委员会军风纪巡察团主任委员,并负责三、四战区军纪工作,在宁波、金华等地查处了多起军队违纪事件。

乍一看,金汉鼎似乎没有直接上前线抗击日寇,其实不然,早在1928年,金汉鼎便率部与日军正面交锋。

时间回到1928年4月,那时北伐战争进入第三阶段,北伐军分别从津浦路、京汉路、正太路进攻奉、鲁两系军阀的联军。而早在1928年3月初,江西右翼总指挥朱培德接到一个命令:组织一个军沿津浦线协同友军北伐。他与第三军军长王均商量后,决定从他统辖的两个军各抽出一部分部队,组成一个军,打第三军的番号,由金汉鼎任军长、唐淮源任副军长。4月,按照部署分工,第三军向北挺进。

1928年5月4日,在距离济南约20里的白马寺,金汉鼎和唐淮源接到了蒋介石的命令,不准进入济南,转泰安待命。而不准进济南的直接原因,就是北伐军向北推进,日本害怕其在中国北方,尤其是山东的利益受到侵犯。所以,日本人插了一脚进来,企图干涉中国的内部事务。5月8日,接到命令的金汉鼎只得依令行事,渡齐河再北进。当他们到党家庄时,却遭到了驻华日军的干涉,并向金汉鼎部发起了进攻。金汉鼎率部占据有利地形后,打击来犯之敌。金汉鼎拨通了蒋介石的电话,向他汇报战况,蒋介石却让第三军不准抵抗,后撤至崮山警戒。金汉鼎一听,怒火中带着云南人特有的牛劲,顶撞道:“要退也要打一仗再退,否则将蒙受重大损失。”蒋介石拗不过他,准许第三军到晚间八点再后撤。

激战中,日军动用了步兵、骑兵和炮兵攻击,密集的炮火向第三军的阵地打来,但始终没能突破防线。晚上八点,金汉鼎才遵从司令部命令率部撤出阵地。

这次战斗,击毙、击伤日军近百人,缴获步枪、刺刀、马刀、钢盔、日记本多件,第三军也付出了阵亡9人、伤70余人的代价。这是滇军与日军的第一次正式交手,也是十年后滇军无数次重大战役的预演。

抗战胜利后,金汉鼎辞去了高参职务移居昆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金汉鼎认清形势,在担任省参议会议员期间,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谴责蒋介石发动内战,支持进步舆论。

1949年9月,云南省主席卢汉迫于蒋介石的压力,搞“九九整肃”,金汉鼎避居江川。云南解放后,金汉鼎返回昆明,陈赓和宋任穷曾到家中看望他,之后他受邀随北上参观团到北京参观。同年11月,金汉鼎受到朱德接见。

1954年,金汉鼎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当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1967年,他因病在北京逝世,骨灰存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记录历史,撰文传世

金汉鼎逝世后,家乡人民并没有忘记他。当地有关部门在保护其故居的同时,将他的生平事迹整理成册,载入地方文献之中,成为江川地方史的一部分,使人们能深入地了解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的江川人。

金汉鼎戎装照。

金汉鼎戎装照。

翻阅文献,其实金汉鼎所留下的不仅是地方文献中那些有关革命的历史记录,他还为人们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回溯过往,1959年,全国政协三届一次会议闭幕当天,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周恩来同志特地为年龄60岁以上的政协委员举办茶话会,发表了倡导开展文史资料工作的讲话。此后,金汉鼎撰写了《云南护国战役亲历记》《唐继尧图川和顾品珍倒唐的经过》《1944年天河口民变纪实》和《党家庄阻击战》等,为人们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为缅怀这位为中国革命和家乡教育作出贡献的革命先驱,2021年金汉鼎故居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而这样的保护,不仅是人们对这位革命先驱的缅怀和尊重,更是对历史的铭记。

(本文图片均由江川区文管所提供)



编辑:刘玉霞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