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云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系列解读之二
发布时间:2023-09-25来源:云南网

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体、洁净的土壤既是群众关切、社会关注,又是发展之基、治污之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打好10个标志性战役,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提升到91.6%,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1.5%。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向优向好,滇池、星云湖摘掉了劣Ⅴ类“帽子”,泸沽湖(云南部分)被评为首批全国9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之一。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7%,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2022年,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7%,居全国首位。

污染防治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过去10年,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和巨大成效。同时,生态环境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整治污染存量、遏制污染增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的任务依然艰巨。

对标对表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深入分析“云南亮点是气、焦点是水、难点是土”这一省情的基础上,以打造美丽中国的重要视窗为目标,明确云南污染防治攻坚思路:在“持续和深入”上下更大功夫,集中力量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这三场硬仗,让七彩云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我省将重点巩固空气质量全国领先的优势,让蓝天白云、清新空气始终成为云南的标配。要强化农业秸秆焚烧、工业废气等治理,严格落实文明施工规定,减少建筑工地扬尘,加快钢铁、水泥、焦化行业等超低排放改造,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下大力气解决噪声、油烟、恶臭等问题,推进跨境大气污染防治。到2025年,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8%以上。

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我省将聚焦九大高原湖泊、六大水系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推进保好水、治差水、护饮水行动,严格河(湖)长制,建设美丽河(湖),促进“人水和谐”。到2025年,全省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2%以上,劣Ⅴ类水体基本消除。

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我省把工作重心放在源头防控治理土壤污染。加强危险废物、尾矿库、化学品、重金属“一废一库一品一重”的治理和管控,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治,鼓励多用农家肥、有机肥,转变大水大肥大药的种植方式。到2025年,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进一步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明确的目标要求。全省各州(市)要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聚焦水、土、气环境质量提升,重实干、求实效,持续发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将持续巩固大气污染防治“西双版纳经验”,通过“强措施、控内源”,不断完善体制机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整治扬尘污染,有效治理“三烟”,精准管控“三气”。大理白族自治州围绕“两城一区 三个走在前”的战略目标定位,以生态为立州之本,坚持保护第一、绿色优先,持续推进绿色革命,统筹推进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和城乡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守护好大理的绿水青山。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把高山坝区和“三江四河”作为主战场,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一批标志性战役,持续整治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让美丽德宏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成为各族人民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进一步强调了污染防治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作用。在“持续和深入”上下更大功夫,集中力量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这三场硬仗,意味着要坚持与创新,在已有基础上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更周密的安排、更灵活的打法,进一步深化攻坚策略,拓展攻坚路径,创新攻坚机制,取得攻坚实效。

云报全媒体记者 胡晓蓉



编辑:刘燕   审核:杨雪

关闭
专题公用底部
  • 玉溪网版权所有
  • 滇ICP备08100907号-1
  • 云新网前审字2013-06号
  •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

  • 中共玉溪市委
  • 玉溪市人民政府
  • 主办
  • 玉溪日报社
  • 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