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近8年来,云南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扛牢“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政治责任,持续改善和巩固生态环境质量,坚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确保一江碧水出云南,为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云南力量。
严格制度 扛牢上游责任
长江经济带横跨11个省市,养育了全国超过4成的人口,承载着超过4成的经济总量。长江上游河段金沙江绵延1560公里,流经云南7个州(市),生态地位和区位条件突出,肩负使命重大。
从长远看,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根本上依赖于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平衡好生态与发展的关系,是作为上游省份的云南必须交出的答卷。
多年来,云南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高位推动、科学谋划长江经济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保制度,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修复,以生态环保之实促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之稳。
从省级层面成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高规格推动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研究出台我省“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制定“八大行动”实施方案、共抓大保护指导意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等;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坚决把最需要管住的岸线、河段、区域管住,禁止产能严重过剩、污染物排放量大、环境风险突出的产业转移输入。
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修复,全力守好生态底线。截至目前,国家历年移交我省的88个生态环境问题已整改完成72个,全省累计自查发现问题302个,已完成整改282个;扎实推进长江十年禁渔,通过建设智能监控系统、设立监测点位、组建协助巡护队伍,严厉打击整治违法捕捞、转运、销售等行为;全面打响“湖泊革命”攻坚战,由省委常委担任九大高原湖泊省级湖长,出台“一湖一策”方案,采取退、减、调、治、管五大措施,生态保护核心区面积增加到之前的2.8倍,保护治理工作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再到全域联治的转变。
抚仙湖 星云湖 杨洪龙 摄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产业发展孕育了肥沃土壤,更为经济腾飞增添了绿色动力。
当前,我省正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力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绿色硅铝、光伏、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快速发展,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步伐加快,粗钢等高耗能企业产能清理整顿持续推进。同时,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支持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等科技创新,共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8户。以普洱、澄江、水富、屏边为试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启动抚仙湖流域、杞麓湖流域、绿春县、西畴县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试点,努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通道。
一项项制度的出台,搭建起云南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一次次重拳出击,“老大难”问题逐一破解,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逐渐转变;一个个项目落地,保护与发展互促共进,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之路越走越宽。
共治共享 以大保护推动大发展
发源于昭通市镇雄县的赤水河,流经云贵川3省4市16个县(市、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长江上游众多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场所,生态意义重要、经济价值巨大。
保护赤水河,是云贵川3省的共同目标。近年来,云南制定出台了赤水河流域(云南段)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制定细化年度工作方案,从制度层面为赤水河保驾护航;每年以新建10个重点项目,巩固提升10个重点项目实施“双十”工程,盯住治污不放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流域提升人居环境,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要求,努力将赤水河打造成为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典范、流域内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经过不懈努力,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干支流自然流态全面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鱼种类从2020年的36种增加到如今的42种,保护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必须以系统思维从全局谋划,形成共抓大保护的合力,才能在联动共建中实现发展共荣共享。
为守护好一江碧水,云南与重庆、四川、贵州3省市建立了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在推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旅游宣传推广协作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云南、四川两省开展联合巡湖、协商推进共抓泸沽湖保护治理,率先建立跨省湖泊湖长高层次议事协调平台,实现“泸沽湖水质稳定保持I类”的共治目标。不断完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已开展省内横向生态补偿7次,与贵州、四川签订第二轮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协议,为持续推动赤水河流域保护提供后续资金支持。云南、四川加强跨省联动执法,共同查处金沙江、泸沽湖生态环境违法问题,与四川、贵州、广西、西藏4省区协调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处置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
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活力迸发,正在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云南将继续保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力,以时不我待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担当,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云南贡献。(云南日报记者 段晓瑞)
编辑:陶晓兰 高倩 审核:攸莉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