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改革 开拓创新
大营街社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发布时间:2024-01-02来源:玉溪网

0

俯瞰大营街社区富于滇中民居特色的小楼

社区经济总收入从1978年的98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152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67元增长到2022年的29296元……40余年的勇于改革、开拓创新,让红塔区大营街街道大营街社区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由“五难村”一跃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居民。

勇于探索 兴办企业突破困境

大营街社区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老集镇,在传统单一农业经济条件下,住房难、行路难、吃粮难、吃水难、娶媳妇难等“五难”让社区穷得出了名。穷则思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营街社区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从兴办企业开始破局发展。通过对土地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实行双层经营,大营街社区走出了一条加强农业、发展工业、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之路。

从建起集体所有的芝麻片厂、红砖厂到创办云南玉溪卷烟厂滤嘴棒分厂、云南玉溪水松纸厂,再到铝型材厂、铝箔纸厂、油墨厂、铜材厂、太阳能厂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集体企业相继问世,大营街社区农村经济总收入由1995年的10亿元跃升至2003年的20亿元,经济实现腾飞。然而,社区并未停下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步伐,2019年大营街社区开始打造幸福小镇,着力把乡村建成集休闲宜居、商务会展、旅游购物和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旅游小镇,在优化调整产业空间布局、拓宽居民就业增收渠道和壮大集体经济上迈出了新步伐。目前,幸福小镇一期、二期、三期工程正式投入运营,四期、五期项目也正紧锣密鼓推进中。  

改革开放以来的华丽“蜕变”,让大营街社区从传统农业走向新型工业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1

幸福小镇成为玉溪旅游的新晋“网红”。

深化改革 筑牢共同富裕根基

大营街社区的发展源于创新。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大潮下,社区探索出一条“留优质的集体企业保共同富裕”的改制之路。采用承包经营、租赁、拍卖、转让、股份制、兼并等多种形式,社区深入开展产权制度改革,保留8个骨干集体企业,形成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筑牢了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

聚焦壮大集体经济、带动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目标,社区建设了汇溪公园、玉泉湖等文化生态休闲区,打造了汇龙生态园、映月潭修闲文化中心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逐步形成了以“米线文化节”、汇溪记忆馆等为代表的民俗民间文化,以烤鸭、菌子宴及不同品种米线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温泉康养、休闲度假为主体的休闲文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社区成为玉溪旅游的新地标。

打好生态绿色发展牌,走实乡村旅游发展之路,为推动大营街社区在共同富裕中走在前列注入了强劲动能。

改善民生 发展成果惠及居民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大营街社区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居民贯穿于每个发展阶段和每项政策实施中,真正做大分好“蛋糕”,以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居民出生就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意外险;幼儿入园全免费,初中至大学就读的学生每人每年享有500元至1000元的补助;年满18周岁可到集体企业就业,年满54岁可领取每月363元至990元的退休金;年满18周岁且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可享受退休照顾;年满94岁、99岁可一次性领取5万元、10万元的长寿金;居民每人每年享受6000元的年终分配,参军入伍居民每年按社区人均纯收入的80%享受分配……一个个数字,彰显着大营街社区服务民生的温度和力度。多年来,“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幸福生活新乐章在大营街社区持续奏响。

现在的大营街社区,一幢幢富有滇中传统民居特色的小洋楼错落有致,路旁的行道树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小区居民三三两两聚集在休闲长廊里谈天说笑,一幅乡村振兴、群众幸福的动人画卷正徐徐展开。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诗/文 沈阳/图)



编辑:曾梦琪   审核:刘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