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政协委员杨钰尼:推动非遗与青年“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4-02-27来源:云南网

非遗进校园

参加非遗创新发展研讨,开展非遗美育进校园,与民间老艺人、非遗传承人学习交流,以及在各级各类展演活动中推荐哈尼梯田、展现梯田非遗魅力……过去一年,全国政协委员、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校长杨钰尼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满满当当。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更好联系和服务所在界别的群众,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回顾第一年的履职历程,杨钰尼说,自己努力将专业优势与履职尽责有机融合,通过学习探索,不仅得到了成长,履职能力也在一次次走访和调研中有效加强。

“最为骄傲的就是在履职实践中,我们将年轻人喜欢的街舞、现代舞等元素与各民族非遗传统文化精髓创编在一起,让古老的非遗活起来、潮起来,让一件件活化石可体验、可传承,有效促进了年轻人与非遗的‘双向奔赴’。”杨钰尼说,今后将致力于青少年非遗美育教学,为非遗传承注入更多青春力量。

2015年,还在上大一的杨钰尼就创办了红河县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开展多声部民歌、乐作舞、哈尼儿歌、器乐、手工艺等教学。“哈尼梯田的保护绝不仅限于景观的保护,四季生产调、红河乐作舞、哈尼多声部、梯田耕作技艺等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样重要。”杨钰尼说,抓好青少年的文化艺术培训,支持和鼓励更多人了解、参与、从事非遗传承,不仅可以为他们走出大山提供更多可能,也极大地增强了年轻人对于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以文化艺术传承中心为阵地,8年来,杨钰尼团队累计培训学员3000余名,越来越多的学员凭借歌舞艺术走出大山。同时,她还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美育进校园、歌舞进校园等活动,利用寒暑假期为返乡大学生提供就业实践,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来自哈尼梯田的非遗魅力。

在充分的实践与调研基础上,今年,杨钰尼将针对哈尼梯田保护利用中存在的民族语言失存、民族节庆简化、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等问题建言,希望通过建立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鼓励、引导原住民开展好民族文化传承,加强对民族节庆、民俗活动、歌舞服饰等传统文化的研究,强化梯田非遗的推介、利用等方式,推动哈尼梯田非遗系统性保护,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云南网记者 黄翘楚



编辑:刘燕   审核:刘燕   终审:蒋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