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专精特新“功夫” 成就细分行业“巨人”
——玉溪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调查
发布时间:2024-08-13来源:玉溪网

核心阅读:为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我国于2018年底首次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我市着力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持续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7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35户,优质中小企业培育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玉溪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紧扣《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和工业“六基”发展目录,坚持长期深耕细分领域,立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配套能力,成为推动“玉溪制造”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领跑者。

在这里,每一座厂房都演绎着蝶变的精彩,每一台设备都感知着数字的脉动,每一件产品都凝聚着创新的智慧。 

走进玉溪市8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看到它们在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中苦练专精特新“功夫”,在不断攀登前行中成长为细分行业“小巨人”。

回望“小巨人”来时的路,留下的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大力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向新而行的足迹。

专——锁定领域 深耕市场

云南江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7年专注精细磷化工领域,成为磷系阻燃剂系列产品制造的领跑者,是全市最“年长”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贵研工业催化剂(云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研工催”)和贵研资源(易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研资源”)虽说是全市最“年轻”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但也在近10年中聚焦贵金属催化剂和贵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填补多项国内产品空白,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云南澄江华业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6年坚守精细磷化工领域,成为高纯磷酸产品制造的领跑者。云南澄江盘虎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虎化工”)19年深耕精细磷化工领域,成功研发量产电子级磷酸。云南昆钢耐磨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钢耐磨”)15年专注大型磨矿设备专用耐磨材料领域,为国内首家研发量产合金铸造贝氏体大型半自磨机耐磨衬板。云南正成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成工”)13年专注数控机床光机领域,成功研发TOM系列立式加工中心光机。云南太标数控机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标数控”)10年聚焦机床功能套件制造领域,数字化赋能高端精密数控机床铸件制造。

5

云南正成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用于大型零部件加工的龙门加工中心。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 资料图)

为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我国于2018年底首次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到2025年全国将培育1万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规定:坚持专业化发展,企业长期专注深耕产业链某一环节或产品,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3年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不低于70%,近两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不低于5%。企业主导产品原则上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或符合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或属于网络强国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领域。这是入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需要跨过的第一道门槛。

纵观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历程,每一圈年轮的圆心都聚焦《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和工业“六基”发展目录。在每一个成长节点上,都记录下苦练内功、深耕细分市场、领跑行业的坚守与执着。

精——数字赋能 标准赋值

8

 在云南太标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数控恒温检测中心,技术人员正在进行产品检测。

在云南太标集团旗下的太标数控生产车间内,FMS柔性生产线正在奏响数字赋能传统制造蝶变的精彩乐章。云南太标集团运营总监白云珠介绍,2021年9月,企业开始持续实施数字化改造,发展智能制造。通过构建一系列数字化系统,实现了研发设计、经营管理、生产控制、质量检验全流程智能控制。

贵研资源总工程师李勇介绍,企业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等认证,主导或参与制定修编了5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成为国内再生铂族金属行业质量标准建设领跑者。

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规定:坚持精细化发展,企业技术、工艺及产品质量性能国内领先;注重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环节至少有一项核心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取得相关管理体系认证,产品通过发达国家和地区认证,或国际标准协会行业认证。这是入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需要跨过的第二道门槛。

拥抱数字浪潮,扬帆数字蓝海。置身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看到数字让管理者准确把控企业脉动,数字让工程师精准下达技术指令,数字让产线工人高效执行生产任务,数字让每一件产品拥有全生命周期保障。持续实施数字化改造,“小巨人”在万物互联智慧感知的万千气象中,在动力变革与技术迭代的风云际会中催生制造蝶变。

运用先进质量工具和方法,不断提升质量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实施先进标准,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等环节对标达标,积极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构建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提升品牌建设能力;质量提升,标准引领,品牌建设,正不断增强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竞争力。

数字赋能,标准赋值,让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为行业优秀标杆,成为演绎“玉溪制造”精彩故事的主角和推动“玉溪制造”向新而行的主力。

特——练就绝招 确立优势

贵研工催总工程师安霓虹介绍,企业之所以成为我国重要的贵金属催化剂供应商,关键在于立足专攻贵金属催化剂“卡脖子”技术瓶颈,发力填补国产高端贵金属催化剂产品空白。通过突破多项制备核心技术,成功研发并量产脱硫催化剂、脱氢催化剂、加氢催化剂和氧化催化剂系列产品,打破了国外高价垄断和技术壁垒的局面。

与之同步前行的贵研资源,练就了填补国内行业空白的铂族金属分离富集提纯技术“绝招”,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达98%以上,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贵金属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企业,铂族金属循环市场占有率近三年连续保持在30%以上,位列全国第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规定:坚持特色化发展,企业技术和产品有自身独特优势,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并且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面向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自主品牌。在产业链配套上位于关键环节,围绕重点产业链实现关键基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发挥“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重要作用。这是入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需要跨过的第三道门槛。

昆钢耐磨总经理高炳臣介绍,企业通过攻克高硬度、高强度和高冲击韧性大型半自磨机耐磨衬板制造技术瓶颈,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在全国首家研发量产合金铸造贝氏体大型半自磨机耐磨衬板,成为国内矿山关键耐磨材料领域“补短板”产品,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达14.5%。

6

云南澄江盘虎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在磷酸厂检查指导工作。 (企业供图)

盘虎化工党委办主任许鹏辉介绍,企业依托成功研发的硫化物沉淀法,结合热法磷酸生产技术、工业磷酸降锑含量技术及装置,为连续性生产电子级磷酸,大幅提高产品产量和保持产品质量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正成工厂长赵整党介绍,企业研发量产的TOM系列立式加工中心光机以及创新工艺技术,填补了省内数控机床光机行业的空白。2023年,产品销售量超过880台,销售额超过9000万元,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达14%。

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围绕细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聚力攻关苦练“绝招”,立足推动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转化,革新技术工艺打造“拳头”产品,在产业链建设中发挥“补短板”“填空白”作用,成为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主力军。

新——创新驱动 激发动能

贵研资源实现国家和省级实验室首个分支机构落地玉溪。李勇介绍,企业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以及云南贵金属实验室(易门)分中心、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易门分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依托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持续聚集创新资源,打造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开展贵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提升核心竞争力。

由云南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云南俞强投资有限公司和昆明理工大学联合组建的混合制企业昆钢耐磨,充分发挥“国企+民企+高校”的经营体制优势,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成院士工作站、专家基层工作站、省级耐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每年投入超过1000万元的研发经费支撑科技创新,持续提升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确定的创新能力指标:营业收入达亿元以上的企业,近两年研发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3%;营业收入达0.5亿元以上的企业,近两年研发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不低于6%;营业收入不足0.5亿元的企业,同时满足近两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0.8亿元,研发经费投入达0.3亿元以上,研发人员占比达50%以上。企业拥有自建或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的研发机构,拥有2项以上与主导产品相关联的一类知识产权,并且实际运用产生经济效益。这是入列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需要跨过的第四道门槛。

初步统计,全市8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人员占职工总人数比重达22%,年均研发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3.4%。建成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以及院士专家工作站、基层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21个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并常年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展开协同创新合作,取得与核心产品相关联的一类知识产权72项。

回望玉溪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创新成长之路,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塑造价值链,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和新赛道,着力塑造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成为它们共有的特质。

培——政策引导 梯度培育

今年3月至4月,围绕全面做大全市专精特新企业基本盘,实现企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目标,全市各县(市、区)工信部门持续开展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新政解读培训,省、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携手邀请相关高校和机构专家担任辅导员,采取集中和现场辅导方式对企业进行“一对一”精准把脉问诊。

立足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和省相继制定出台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优质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成长送来了阳光雨露。所构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为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和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架设起成长通道。

玉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7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35户,优质中小企业培育数量居全省第二位。2021年至2023年,全市共争取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贷款贴息资金14692.46万元,其中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金11245.92万元、占比76.54%。

参与玉溪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辅导的相关专家认为,实施梯度培育推动中小企业成长,需要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支持服务,细化要素保障,才能营造出优质中小企业成长的良好生态。

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全面落实各级惠企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化解难题,提振信心,增产增效,创新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提升支持服务水平,梳理主导产业、重点产业链企业和特色产品、核心技术,推动上下游衔接,积极开拓市场,增强企业扎根发展的获得感;通过细化要素保障,强化生产要素精准供给,贯通各级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精准适配和精准服务,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专家指出,中小企业需要同时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以及创新发展、产业链配套、主导产品所属领域六块敲门砖,才能跻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列。为此,企业需要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增强在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补短板”“锻长板”的内生动力。

紧扣《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和工业“六基”发展目录,锁定细分发展领域。结合关键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布局创新链条,提升创新力,不断增强知识产权与核心业务的关联性,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塑造细分行业技术领先优势。坚持以数字赋能、标准赋值、品牌建设牵引,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产品更新迭代,打造细分行业产品竞争优势。这是专家开具的玉溪市中小企业成长“良方”,也是全市中小企业练就专精特新“功夫”,成就细分行业“巨人”的“秘笈”。(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雯霖 文/图)

短  评

坚持专精特新发展 培育优质中小企业

□ 雨林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优质中小企业是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在全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狠抓制造业”发展思路,加快发展“两壮两新”产业,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全产业链重塑“玉溪制造”新优势之际,更需要坚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实施梯度培育打造一批优质中小企业。

坚持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强产业链配套功能、主导产品与制造强国战略相契合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和样板。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创新能力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力量。

纵观玉溪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坚持专业化发展,聚焦《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锁定工业“六基”发展目录,长期深耕细分市场;坚持精细化发展,推动数字赋能和标准赋值,催生制造蝶变,提升质量效益,塑造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占有率;坚持特色化发展,攻坚关键核心技术,苦练“绝招”,推动成果转化,打造“拳头”产品,发挥“补短板”“填空白”作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塑造价值链,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和新赛道,着力塑造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成为“小巨人”企业成长的“秘笈”。

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强政策引导,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优化支持服务,增强企业扎根发展的获得感,细化要素保障,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才能营造“小巨人”企业成长的良好生态。



编辑:曾梦琪   审核:陶晓兰   终审:蒋跃

关闭
专题公用底部
  • 玉溪网版权所有
  • 滇ICP备08100907号-1
  • 云新网前审字2013-06号
  •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

  • 中共玉溪市委
  • 玉溪市人民政府
  • 主办
  • 玉溪日报社
  • 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