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让花腰傣民族文化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10-22来源:玉溪网

巍巍哀牢山,滔滔红河水,浪漫花腰傣。

新平县是我国境内最大的花腰傣聚居地,有“花腰傣之乡”的美称。“中国花腰傣文化旅游目的地”是其三大发展定位之一,“风情花腰傣”是其四张文旅名片之一。近年来,新平积极发挥花腰傣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花腰傣刺绣、土陶、织锦、竹编、箩卡叠、古法红糖等民族民间非遗产品的制作技艺和染齿文身、系红线、照电筒、赶花街等民族民间非遗民俗文化,着力做好“非遗+”文章,将花腰傣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乡村振兴等有机融合,让花腰傣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焕发新活力。

花腰傣刺绣后继有人

10月9日,在新平县戛洒镇平寨社区的一个花腰傣服饰制作工作室,新平花腰傣手工艺品开发协会会长刀向梅正用剪刀修剪刚绣好的花腰傣绣品上残留的线头。

“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以开发、制作、销售、租赁花腰傣刺绣产品为主,获取一定收入的同时进一步传承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刀向梅说,“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我们引进了一台绣花机,目前工作室共有12名员工。”

L_1728874953091339531

 刀向梅用剪刀修剪花腰傣绣品上的线头。

在政府引导下,工作室把花腰傣刺绣与时尚潮流紧密结合,设计出抱枕、钱包、杯垫等文创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在工作室的带动下,戛洒当地有400多名花腰傣妇女重拾花腰傣刺绣制作技艺,在农闲时参与花腰傣刺绣制作,让她们在家里守着民族文化也有经济收入。

“现在我们主推花腰傣服饰租赁业务,方便游客打卡拍照。”刀向梅介绍,通过开发花腰傣传统刺绣文化产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刺绣团队,大家共同传承发展好花腰傣服饰文化的同时还增加了收入,带动了旅游发展,促进了文旅融合。

花腰傣相传为古滇国贵族后裔,是我国少有的以服饰命名的少数民族:妇女腰部束一条长长的花腰带,上面绣有绚丽斑斓的精美图案,挂满艳丽闪亮的樱穗、银泡、银铃,因此得名“花腰傣”。

“男人看田边,女人看花边”。服饰文化是花腰傣文化的璀璨篇章,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艺术,写在身上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和民族生活情趣。

据了解,花腰傣男性服饰较为简单,多为对襟上衣和打褶裤搭配形式,而女性服饰则雍容华贵、多姿多彩,有“花腰霓裳”之称。具体来讲有“头顶太阳、腰挂彩虹、脚踏江河”的特点:头顶的竹笠帽,不正戴,向侧前方倾斜,仿若头顶有太阳;腰部皆以织锦腰带和银饰缠裹,错落地系三四条围腰,腰间呈现层层色阶,律动着耀眼的色彩,远望宛若彩虹缠腰;裙子以筒裙为主,都是叠穿,露出的裙摆花边像是波纹起伏的溪流。

传承保护花腰傣土陶文化

平寨社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花腰傣村寨,也是花腰傣民族文化在戛洒镇的主要传承地,除刀向梅的花腰傣服饰制作工作室外,国家AAA级景区花腰田间民俗文化村也位于该社区。花腰傣土陶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刀正富的工作室便位于景区内的一座土掌房中。

水壶、茶具、锅具、花瓶、笔筒、烟灰缸……工作室的货架上摆满了制作好的花腰傣土陶产品,刀正富则聚精会神地在手动拉坯机上制作陶壶盖。

花腰傣土陶历史悠久,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刀正富重拾这份技艺并推出更多旅游产品。

“花腰傣祖先发明了用于制作生活用具的花腰傣土陶制作技艺,是先辈智慧的结晶和民族文化的瑰宝。”刀正富说,“花腰傣土陶制作出的产品有独特的优势,比如陶锅相比铁锅、铝锅受热均匀,煮出的饭、做好的菜味道更香;陶壶装水,微量元素会渗入水中,水会变甜;陶盆装食物,因透气性好,能延长保质期……”

“花腰傣土陶制作很讲究步骤:晒干的黏土用木杵反复舂捣成细粉后,加水和成泥团,在手动拉坯机上制作成型,再阴干、暴晒,最后用稻草烧制。”刀正富介绍,因花腰傣土陶是纯手工制作,所以生产速度较慢,他一天能生产陶罐之类的大件3个,陶杯之类的小件6个,产品时常供不应求,收入比种地翻了好多倍。

3

    刀正富正在制作陶壶盖。

在刀正富的带动下,戛洒本地有100多名花腰傣群众加入了土陶制作队伍。“我们把这项手艺继承下来,生产更多带有泥土芬芳的旅游产品,更好地促进旅游发展。”刀正富说,“下一步,我们将着重生产精细小巧,更易携带,实用性、观赏性兼具的花腰傣土陶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非遗+”让民族文化走得更远

刀向梅和刀正富在花腰傣刺绣、土陶方面的实践,是新平县推动花腰傣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的写照。在“非遗+阵地”方面,新平县积极探索花腰傣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化利用,搭建集保护、传承、展示、传播为一体的文化宣传平台,制定管理办法,强化考核及结果运用,规范管理非遗传承人队伍,定期组织开展传承传习、培训实践等活动。

在“非遗+文旅线路”方面,探索花腰傣非遗项目与旅游开发互动机制,推出“非遗”旅游线路,举办以花腰傣服饰文化节为代表的各类非遗文化展示活动,让游客沉浸式感受花腰傣非遗的魅力与风采。

在“非遗+产品开发”方面,培育扶持一批非遗工坊,开发创新非遗产品,带动周边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瑞铭 文/图)



编辑:曾梦琪   审核:陶晓兰   终审:蒋跃

关闭